《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 必修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48 分.3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土木、物理、电信、经管、旅游等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土木、物理、电信、经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 础课。概率论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概率论通 过对简单随机事件的研究,逐步进入复杂随机现象规律的研究,是研究复杂随机 现象的有效方法和工具。数理统计学也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怎样有效 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为 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它也一直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乃至其 他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6学时) 教学内容 事件及运算 1.2 概率定义及性质 1.3 等可能概型 1.4条件概率及全概率公式 1.5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要求 1.掌握事件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其性质。 2.会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贝努利概型求概率。 3.掌握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及应用。 4.掌握事件的独立性。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 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学时) 教学内容 2.1 维随机变量定义及分布函数 2.2离散型随机变量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 94 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掌握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
2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总 学 时:48 讲授学时:48 学 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土木、物理、电信、经管、旅游等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土木、物理、电信、经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 础课。概率论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概率论通 过对简单随机事件的研究,逐步进入复杂随机现象规律的研究,是研究复杂随机 现象的有效方法和工具。数理统计学也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怎样有效 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为 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它也一直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乃至其 他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6 学时) 教学内容: 1.1 随机事件及运算 1.2 概率定义及性质 1.3 等可能概型 1.4 条件概率及全概率公式 1.5 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要求: 1.掌握事件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其性质。 2.会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贝努利概型求概率。 3.掌握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及应用。 4.掌握事件的独立性。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 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一维随机变量定义及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 2.4 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掌握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
3.熟悉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 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学时) 教学内容: 3.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及性质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 一维连续型随机恋 34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列与边缘分布列及其性质。 2.掌握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函数与边缘密度函数及其性质。 3.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及条件分布。 4.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互相独立性。 授课方式: 讲授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6学时) 教学内容: 4.1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4.2贿机变量的方差 4.3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教学要求: 1.学握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性质。 2.掌握随机变量的方差及其性质。 3.掌握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2学时) 教学内容: 5.1大数定律 5.2中心极限定理 数学要求 理解大数定律 2.会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4学时) 数学内 总体、样本和统计量 6.2 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6.3抽样分布及分位点 教学要求: 1.了解总体与随机样本,熟悉常用的统计量 2.理解X分布、1分布及F分布。 3.熟悉单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及了解双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 授课方式:讲授
27 3.熟悉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 学时) 教学内容: 3.1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及性质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 3.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 3.4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列与边缘分布列及其性质。 2.掌握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函数与边缘密度函数及其性质。 3.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及条件分布。 4.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互相独立性。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6 学时) 教学内容: 4.1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4.2 随机变量的方差 4.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教学要求: 1.掌握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性质。 2.掌握随机变量的方差及其性质。 3.掌握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2 学时) 教学内容: 5.1 大数定律 5.2 中心极限定理 教学要求: 1.理解大数定律。 2.会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4 学时) 教学内容: 6.1 总体、样本和统计量 6.2 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6.3 抽样分布及分位点 教学要求: 1.了解总体与随机样本,熟悉常用的统计量。 2.理解 2 分布、t 分布及 F 分布。 3.熟悉单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及了解双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8学时) 教学内容 71 区间 7.2 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7.3 假设检验 74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教学要求: ,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2.理解置信区 单侧置信区间和(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 3.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掌握关于正态总体均值及方差的假设检验。 4.了解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之间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参数的点估计及其优良性(6学时) 教学内容: 8.1 矩估计法 8.2极大似然估计法 8.3估计量优良性的评定标准 教学要求: 1.掌握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法。 2.理解参数估计的无偏性、有效性 、一致性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作业、出席情况和期末考试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 算,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结20%。其中:作业和出勤各10%」 (2)期末成绩80%。在期末考试时学生可带计算器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冯敬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1]王松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王艳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步辅导,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撰写人:王艳芳 审核人:梁平 课程负责人:王艳芳 28
28 第七章: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8 学时) 教学内容: 7.1 置信区间 7.2 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7.3 假设检验 7.4 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教学要求: 1.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2.理解置信区间、单侧置信区间和(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 3.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掌握关于正态总体均值及方差的假设检验。 4.了解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之间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参数的点估计及其优良性(6 学时) 教学内容: 8.1 矩估计法 8.2 极大似然估计法 8.3 估计量优良性的评定标准 教学要求: 1.掌握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法。 2.理解参数估计的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作业、出席情况和期末考试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 算,分配比例如下: ⑴平时成绩 20%。其中:作业和出勤各 10%。 ⑵期末成绩 80%。在期末考试时学生可带计算器。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冯敬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1]王松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王艳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步辅导.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撰 写 人:王艳芳 审 核 人:梁 平 课程负责人:王艳芳
《C/C+语言程序设计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C/C+Programming 总学时:128(两个学期完成64+64) #授学时.64(32+32) 上机学时:64(32+32) 分:6(3+3》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以C 和C+为载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程序设计能力。本课程的任务 是:掌握并运用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数组的概念及用法,掌握内、外部变量,动、静态 ”握函数调用方法:了解指针概念及用法 了解位运算的概念和方 法: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的概念及使用方法:了解文件的概念与用法:并会运用 以上相关知识进行程序设计。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了解类和对象 的概念、对象的赋值和运算、继承性和派生性、多态性和虚函数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学期 第一章:C语言概述(2学时) 教学内容: 1.1C语言简介 1.2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1,3C语言的语法 1.4 程序设计与算法 1.5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了解C语言特点,理解C程序的特性,掌握C语言的书写要求和方法。 2.了解ai 函数以及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 3.掌握C程序的上机运行步骤 4.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性,掌握算法的表示,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 基本思想。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二章:基本程序设计(4学时) 教学内容 2.1数据类型 2.2常量及其类型 2.3变量及其类型
29 《C/C++语言程序设计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C/C++ Programming 总 学 时:128(两个学期完成 64+64) 讲授学时:64(32+32) 上机学时:64(32+32) 学 分:6(3+3)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以 C 和 C++为载体,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程序设计能力。本课程的任务 是:掌握并运用 C 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数组的概念及用法,掌握内、外部变量,动、静态 变量等概念,掌握函数调用方法;了解指针概念及用法;了解位运算的概念和方 法;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的概念及使用方法;了解文件的概念与用法;并会运用 以上相关知识进行程序设计。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了解类和对象 的概念、对象的赋值和运算、继承性和派生性、多态性和虚函数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学期 第一章:C 语言概述(2 学时) 教学内容: 1.1 C 语言简介 1.2 C 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1.3 C 语言的语法 1.4 程序设计与算法 1.5 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了解 C 语言特点,理解 C 程序的特性,掌握 C 语言的书写要求和方法。 2.了解 main 函数以及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 3.掌握 C 程序的上机运行步骤。 4.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性,掌握算法的表示,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 基本思想。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二章:基本程序设计(4 学时) 教学内容: 2.1 数据类型 2.2 常量及其类型 2.3 变量及其类型
2.4运算符和表达式 2.5粉据的输入/输什 06 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的含义。 2.了解C语言标识符的组成要求,了解在C语言中所有的变量遵循“先定义, 后使用”的原则。 3.掌握各类数值型数据的混合运算规则。掌握各类运算符和表达式概念与应 用。 4.熟练掌握常用的输入输出函数如scanf和printf的使用。 授课方式:讲授十程序调试与演示 第三章:程序控制结构(10学时) 教学内容: 质序结 3.2 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 3.3分支结构 3.4循环结构 3.5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会运用顺序结构设计程疗 2.学会运用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编写条件表达式,学会运用if/switch语句 编写分支结构程序。 3.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及循环嵌套形式,掌 握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的使用。学会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授课方式: 讲授+程序调试与演示 第四章:数组(⑧学时) 教学内容: 4.1数组的概念 4.2 一维数组 4.3多维数组 4.4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4.5 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 2.熟练掌握字符数组的初始化、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和字符串处理函数 结合相关常用算法, 学会运用数组编程。 授课方式:讲授+程序调试与演示 第五章:函数(8学时) 教学内容: 5.1概 5.2 函数间的数据传递 5.3 标准库函数 5.4数组与函数 5.5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 30
30 2.4 运算符和表达式 2.5 数据的输入/输出 2.6 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了解 C 语言的数据类型的含义。 2.了解 C 语言标识符的组成要求,了解在 C 语言中所有的变量遵循“先定义, 后使用”的原则。 3.掌握各类数值型数据的混合运算规则。掌握各类运算符和表达式概念与应 用。 4.熟练掌握常用的输入输出函数如 scanf 和 printf 的使用。 授课方式:讲授+程序调试与演示 第三章:程序控制结构(10 学时) 教学内容: 3.1 顺序结构 3.2 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 3.3 分支结构 3.4 循环结构 3.5 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学会运用顺序结构设计程序 2.学会运用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编写条件表达式,学会运用 if/switch 语句 编写分支结构程序。 3.熟练掌握 while 语句、do-while、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及循环嵌套形式,掌 握 break 语句、continue 语句的使用。学会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授课方式:讲授+程序调试与演示 第四章:数组(8 学时) 教学内容: 4.1 数组的概念 4.2 一维数组 4.3 多维数组 4.4 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4.5 典型例题精解 教学要求: 1.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 2.熟练掌握字符数组的初始化、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和字符串处理函数。 3.结合相关常用算法,学会运用数组编程。 授课方式:讲授+程序调试与演示 第五章:函数(8 学时) 教学内容: 5.1 概述 5.2 函数间的数据传递 5.3 标准库函数 5.4 数组与函数 5.5 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