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O常用的调查方法 1、跟班作业; 3、请专人介绍 2、开调查会; 4、询问; 5、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 6、查阅资料。 O ●需求分析表示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SA):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5方 设计人员首先需要把任何一个系统都理解为一个大的功能模块,然后 将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按照某种原则分解为若于子功能,再将每个子功 能继续分解,直到把系统的工作过程表达清楚为止 例图:P83—图4.2
●常用的调查方法 1、跟班作业; 2、开调查会; 3、请专人介绍; 4、询问; 5、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 6、查阅资料。 ●需求分析表示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SA):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设计人员首先需要把任何一个系统都理解为一个大的功能模块,然后 将处理功能的具体内容按照某种原则分解为若干子功能,再将每个子功 能继续分解,直到把系统的工作过程表达清楚为止。 例图:P83—图4.2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三、需注分析表方法 1、数据流图(DFD) 表示现行系统的信息流动和加工处理等详细情况。 2、数据字典(DD 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 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1)数据项:不可再分的单位,表中的列 数据项名,含义说明,别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它 数据项的关系} 5方 (2数据结构:表 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 (3)数据流:要处理的数据(操作) 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组成} (4)数据存储:数据结构保存的地方 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组成,数据具 存取方式 (5)处理过程
三、需注分析表方法 1、数据流图(DFD) 表示现行系统的信息流动和加工处理等详细情况。 2、数据字典(DD) 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 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⑴数据项:不可再分的单位,表中的列 {数据项名,含义说明,别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它 数据项的关系} ⑵数据结构:表 {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 ⑶数据流:要处理的数据(操作) {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组成} ⑷数据存储:数据结构保存的地方 {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组成,数据量, 存取方式} ⑸处理过程 {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输出,处理}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3概念结构设计 一、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结构的过程。它是 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二、特点 1、真实反映现实世界及事物之间联系。 2、图形表达,简单易懂; 3、定义严格,易更改; 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概念结构设计的工具 4、易于向关系等数据模型转换。 1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对象或抽象概念。一 矩形中写出实体名;实体型 2.属性:实体的特征。 椭圆中写出属性名 单值属性、多值属性、导出属性、主键、属性的值域 3联系:各实体间的相互关系 倍。菱形中写出联系,并在连线之间写出;约束(1:1,1:N,M:
4.3 概念结构设计 一、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结构的过程。它是 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二、特点 1、真实反映现实世界及事物之间联系。 2、图形表达,简单易懂; 3、定义严格,易更改; 4、易于向关系等数据模型转换。 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概念结构设计的工具 ⒈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对象或抽象概念。 矩形中写出实体名;实体型 ⒉属性:实体的特征。 椭圆中写出属性名 单值属性、多值属性、导出属性、主键、属性的值域 ⒊联系:各实体间的相互关系。 菱形中写出联系,并在连线之间写出;约束(1:1,1:N,M:N)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四、概念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方法: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混合策略需求分析自顶向下,概念结构设 计底向上。 2自底向上方法的步骤: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ER图)设计; )数据抽象与局部BR图设 集成局部视图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 抽象,设计各个局部R图。 5方
四、概念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⒈方法: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混合策略需求分析自顶向下,概念结构设 计底向上。 ⒉自底向上方法的步骤: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E—R图)设计; 集成局部视图。 ⑴数据抽象与局部E—R图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 抽象,设计各个局部E—R图。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2)集成局部视图 视图集成一般采用逐步积累的方式,也可一次集成。 ▲集成步骤如下 ①合并分BR图,生成初步ER图 (消除属性、命名、结构部突) ②修改与重构,生成基本BR图。 (消除不必要的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 ▲集成后的概念结构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内部必须具有一致性,即不能存在互相 矛盾的表达; ②准确反映原来的每个视图结构; ③能满足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所有要求
⑵集成局部视图 视图集成一般采用逐步积累的方式,也可一次集成。 ▲集成步骤如下: ①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 (消除属性、命名、结构部突) ② 修改与重构,生成基本E—R图。 (消除不必要的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 ▲集成后的概念结构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内部必须具有一致性,即不能存在互相 矛盾的表达; ②准确反映原来的每个视图结构; ③能满足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所有要求。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