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引导课 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计算机科学 即有关计算的相对更抽象化、逻辑化和数学化 ( 的问题),有一个概括了解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 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或 研发领域 计算思维的粗略解释: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概念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的思维活动 2
课 程 简 介 •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 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引导课 – 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计算机科学 (即有关计算的相对更抽象化、逻辑化和数学化 的问题),有一个概括了解 –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 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或 研发领域 计算思维的粗略解释: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概念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的思维活动 2
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简介 围绕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体系中的模型理论、程序 理论和计算理论,安排10次讲座而不是讲课 目标:达到对每讲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 依据下面的思路,大体按程序理论、模型理论、 计算理论和围绕这些理论的一些热点安排讲座 1.从大家较熟的内容或与《程序设计》课程相关 的内容开始,逐步转到大家不熟悉的内容 2.从涉及面较窄的内容到涉及多领域的内容 3.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为主线 4.用实例来启发,用有待解决的问题来激励
课 程 简 介 • 课程内容简介 – 围绕计算机科学的理论体系中的模型理论、程序 理论和计算理论,安排10次讲座而不是讲课 目标:达到对每讲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 – 依据下面的思路,大体按程序理论、模型理论、 计算理论和围绕这些理论的一些热点安排讲座 1. 从大家较熟的内容或与《程序设计》课程相关 的内容开始,逐步转到大家不熟悉的内容 2. 从涉及面较窄的内容到涉及多领域的内容 3.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为主线 4. 用实例来启发,用有待解决的问题来激励 3
课程简介 课程考察方式 每个同学针对前九个讲座所介绍的某个领域,写 一篇读书报告,第18周周六(12月31日)晚12点 为提交截止时间。发送到yiyunc@ustc.edu.cn 有宏观概述和具体问题探讨,不强求全面深刻 ·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不要抄书和他人论文 ● 仿照学术论文格式,欢迎但不要求有创新见解 分成通过和未通过两种,预计10~20%通不过 一课堂点名两次,缺课且报告质量低则一定通不过 向相关领域的老师推荐优秀报告,帮大家争取及 早进入相关老师实验室的机会
课 程 简 介 • 课程考察方式 – 每个同学针对前九个讲座所介绍的某个领域,写 一篇读书报告,第18周周六(12月31日)晚12点 为提交截止时间。发送到yiyun@ustc.edu.cn • 有宏观概述和具体问题探讨,不强求全面深刻 • 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不要抄书和他人论文 • 仿照学术论文格式,欢迎但不要求有创新见解 – 分成通过和未通过两种, 预计10~20%通不过 – 课堂点名两次,缺课且报告质量低则一定通不过 – 向相关领域的老师推荐优秀报告,帮大家争取及 早进入相关老师实验室的机会 4
课程简介 教材与参考书 -无合适教材,课件http:staff.ustc.edu.cn/~yiyun/ 一部分讲座会给出相关的参考书 5
课 程 简 介 • 教材与参考书 – 无合适教材, 课件http://staff.ustc.edu.cn/~yiyun/ – 部分讲座会给出相关的参考书 5
课程简介 ·十次讲座的题目 一代数等式理论的自动定理证明 (面向高中背景) 对程序进行推理的逻辑 (程序理论) 程序设计语言类型系统 (程序理论) 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程序理论) 经典计算的计算模型 (模型理论) 计算复杂性和算法分析 (计算理论)》 面向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程序优化 (计算理论) 一多核体系结构与并行编程模型 (模型理论) 新型计算模型和顺序交互的数学(模型理论) 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综合应用)
课 程 简 介 • 十次讲座的题目 – 代数等式理论的自动定理证明(面向高中背景) – 对程序进行推理的逻辑 (程序理论) – 程序设计语言类型系统 (程序理论) – 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程序理论) – 经典计算的计算模型 (模型理论) – 计算复杂性和算法分析 (计算理论) – 面向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程序优化(计算理论) – 多核体系结构与并行编程模型 (模型理论) – 新型计算模型和顺序交互的数学(模型理论) – 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综合应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