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大学作家的文化记忆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北京:成长宴竟经验与故乡影像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 县。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 湾。 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 来。在北京念小学、中学,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 科学校。乙 毕业后,到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 编辑、图书馆馆员。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回到台 湾
作家的文化记忆 1896 1920 1987 2006 1.北京:—成—长童之地年经验与故乡影像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 县。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 湾。 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 来。在北京念小学、中学,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 科学校。 毕业后,到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 编辑、图书馆馆员。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回到台 湾
上游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北京:情感上的第二故乡 林海音在北京生活长达20多年,童年,少女,直 到成为妇人,最美好的生命都在这里度过,像树 生根一样,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这座古城。生 活的足迹都在北京城南。椿树胡同,新帘子胡同 ,虎坊桥,都是城南风光。日 这里的风俗物事和人情世相,她都非常熟悉,呼 吸之间似乎都是北平四季的各种气味。北平,被 O TONG UN 作家视为第二故乡
1896 1920 1987 2006 2.北京:情感上的第二故乡 林海音在北京生活长达20多年,童年,少女,直 到成为妇人,最美好的生命都在这里度过,像树 生根一样,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这座古城。生 活的足迹都在北京城南。椿树胡同,新帘子胡同 ,虎坊桥,都是城南风光。 这里的风俗物事和人情世相,她都非常熟悉,呼 吸之间似乎都是北平四季的各种气味。北平,被 作家视为第二故乡
上游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3.文学写作:对北京的记忆与想象 虽然是台籍女作家,但如同四五卡年代入台的很 多大陆作家二样,其创作深受大陆生活的影响 她的创作,就像台湾作家白先勇那样,少有意识 形态的干扰。在50年代“反共文学”甚嚣尘上时 ,仍然保留着对文学自由想象的追求,且有着浓 郁的怀旧色彩。 她的作品,大多是对于大陆的记忆,尤其是北京 生活的记忆。 《城南旧事》是这一情感记忆的集 中表达
1896 1920 1987 2006 3.文学写作:对北京的记忆与想象 虽然是台籍女作家,但如同四五十年代入台的很 多大陆作家一样,其创作深受大陆生活的影响 她的创作,就像台湾作家白先勇那样,少有意识 形态的干扰。在50年代“反共文学”甚嚣尘上时 ,仍然保留着对文学自由想象的追求,且有着浓 郁的怀旧色彩。 她的作品,大多是对于大陆的记忆,尤其是北京 生活的记忆。《城南旧事》是这一情感记忆的集 中表达
上游充通大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从1957年起,陆续在《自由中国》、《联合报》 《文学杂志》发表了回忆北京童年的小说,这 一系列小说后来结集成《城南旧事》,1960年由 台中光启出版社出版。目 较之同时代的女作家琦君、张秀亚,《城南旧事 》在台湾的出版并没有引起较大注意 到了80年代,《城南旧事》获得广泛的影响力, 开E∥LO TONC1INN
1896 1920 1987 2006 从1957年起,陆续在《自由中国》、《联合报》 、《文学杂志》发表了回忆北京童年的小说,这 一系列小说后来结集成《城南旧事》,1960年由 台中光启出版社出版。 较之同时代的女作家琦君、张秀亚,《城南旧事 》在台湾的出版并没有引起较大注意。 到了80年代,《城南旧事》获得广泛的影响力, 并经久不衰
上游充通大绑国人的集体记忆 1896 1920 1987 2006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80年代的9宠搭镜文化寻根与怀旧 《城南旧事》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在80年代。 有很多因素,如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文化氛 围等。80年代,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开始缓和,台 湾作家也开始受到关注 ©80年代的大陆文化语境“伤痕-反思-寻根”,经 历了文革创伤,渴望真善美的回归。所谓寻根是 一种文化的寻根,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怀旧情绪 JIAO TONG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1896 1920 1987 2006 1.80年—代—的 8文 0年化语代境的文化寻根与怀旧 《城南旧事》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在80年代。 有很多因素,如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文化氛 围等。80年代,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开始缓和,台 湾作家也开始受到关注。 80年代的大陆文化语境“伤痕-反思-寻根” ,经 历了文革创伤,渴望真善美的回归。所谓寻根是 一种文化的寻根,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怀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