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案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 ①高倍镜的使用 ②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③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重点: ①高倍镜的使用 ②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难点 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看”一知识经纬 細胞 根椐胞内有无以膜为界限的細胞核分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结构 结构 核〖纽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体現 具有县有 样性 差异性(相似趁体现↓性 细胞学说的建立 肉眼观察 微观察 L器官水平」组织水平」 [细晚水平 维里][世夏」[虎克和列文虎[施莱叠和施」[尔肖 修正 细胞学说 细胞是个有机本」「紐是一个相对立的单位」新可以从老细腕中产 导”一自主预习 、使用高倍镜的步骤1.首先在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 移 2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并轻轻转动_准焦螺旋调焦,直到看清 楚材料为止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案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 ①高倍镜的使用 ②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③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重点: ①高倍镜的使用 ②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难点: 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看”—知识经纬 “导”—自主预习 一、使用高倍镜的步骤 1.首先在 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 ,移 至 。2.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并轻轻转动 准焦螺旋调焦,直到看清 楚材料为止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为界限的细胞核 2.(1)真核生物:由构成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其DNA分子主要分 布在 (2)原核生物:由_构成的生物,如细菌和蓝藻等,其中为自养生物,而绝 大多数细菌为异养生物,其DNA分子主要分布的区域叫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或物质,如细胞膜 、细胞学说 建立:19世纪由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所构成。(2) 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 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细胞中产生。 3.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明确了 是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单位,揭示 了生物的 “导”一自主预习参考答案 低要放大的物象视野中央2转换器细二、1.核膜2.(1)真核 细胞 染色体(2)原核细胞蓝藻拟核3.细胞质DNA 三、1.施莱登和施旺2.(1)动植物细胞产物(2)独立(3)老3.细胞统 性 “学”一互动探究 探究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小组思考与讨论:1根据已有的对显微镜的认识,你能推测如何使用高倍镜吗? 提示: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 2.(1)真核生物:由 构成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其 DNA 分子主要分 布在 上; (2)原核生物:由 构成的生物,如细菌和蓝藻等,其中 为自养生物,而绝 大多数细菌为异养生物,其 DNA 分子主要分布的区域叫 。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或物质,如细胞膜、 和 。 三、细胞学说 1.建立:19 世纪由 建立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 所构成。(2) 细胞是一个相对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 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 细胞中产生。 3.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明确了 是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单位,揭示 了生物的 。 “导”—自主预习 参考答案 一、1.低 要放大的物象 视野中央 2.转换器 细 二、 1. 核膜 2.(1) 真核 细胞 染色体(2)原核细胞 蓝藻 拟核 3. 细胞质 DNA 三、1. 施莱登和施旺 2. (1) 动植物 细胞产物 (2) 独立 (3) 老 3. 细胞 统 一性。 “学”—互动探究 探究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小组思考与讨论:1.根据已有的对显微镜的认识,你能推测如何使用高倍镜吗? 提示: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① ② ③ ④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
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注意:调焦时应遵照如下规则: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简)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2.使用高倍镜时,与低倍镜相比视野发生哪些变化?提示: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比较: 镜头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暗 低倍镜 小 多 【经典回眸】下列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 【解析】与图1相比,图2的特点是:被观察的目标在视野的中央,观察的范围变小, 物像变大,也就是由低倍镜下的观察转换为高倍镜下观察的过程。因此操作的顺序应是:移 动装片使被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以增大视野亮度,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谷案:C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若转换高倍物镜 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探究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小组思考与讨论: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异同? 提示: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例如:“原核”是指原始的细 胞核,“真核”是指真正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一般为1~10um) 较大(一般为20~30um) 个细胞有多条染色体 染色体 没有染色体,只有环状DNA分子。 染色体=DNA+蛋白质 细胞核 称拟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
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注意:调焦时应遵照如下规则: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简)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2.使用高倍镜时,与低倍镜相比视野发生哪些变化?提示: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比较: 镜头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经典回眸】下列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 1 转化成图 2,所列 A、B、C、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 【解析】与图 1 相比,图 2 的特点是:被观察的目标在视野的中央,观察的范围变小, 物像变大,也就是由低倍镜下的观察转换为高倍镜下观察的过程。因此操作的顺序应是:移 动装片使被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以增大视野亮度,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答案:C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 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 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探究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小组思考与讨论: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异同? 提示: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例如:“原核”是指原始的细 胞核,“真核”是指真正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一般为 1~10µm) 较大(一般为 20~30µm) 染色体 没有染色体,只有环状 DNA 分子。 一个细胞有多 条染色体 染色体=DNA+蛋白质 细胞核 称拟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
核仁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复 细胞质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杂的细胞器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等 真菌、植物、动物等 2如何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提示: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细胞的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 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经典回眸】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 解析】题中的噬菌体属于病毒,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他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艾滋病病毒B.酵母菌C.放线菌D.变形虫 探究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小组思考与讨论: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现 1543 维萨里、比夏解剖人的尸体,了解器官和组织结构 肉眼观察 1665 虎克 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 列文虎克 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17世纪 马尔比基观察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光学显微镜 施莱登 观察到植物细胞 施旺 观察到动物细胞 19世纪 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其他科学家 耐格里 观察了动物受精卵的分裂 光学显微镜 1858 魏尔肖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经典回眸】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 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核仁 细胞质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复 杂的细胞器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等 真菌、植物、动物 等 2.如何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提示: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细胞的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 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经典回眸】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噬菌体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 【解析】题中的噬菌体属于病毒,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他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酵母菌 C.放线菌 D.变形虫 探究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小组思考与讨论: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现 工具 1543 维萨里、比夏 解剖人的尸体,了解器官和组织结构 肉眼观察 1665 虎克 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 光学显微镜 17 世纪 列文虎克 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马尔比基 观察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19 世纪 施莱登 观察到植物细胞 施旺 观察到动物细胞 耐格里 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其他科学家 观察了动物受精卵的分裂 光学显微镜 1858 魏尔肖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 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经典回眸】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 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德国科学家施旺和 施莱登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病毒等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 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 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 性。答案:D 【变式训练】3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解析】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结构而联系起来。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1C2C3B “思”—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 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 收获 内容 疑点 内容 练”一课堂自测 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 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 B.目镜 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 2.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 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 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t口 123456A.1、3
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德国科学家施旺和 施莱登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病毒等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一 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 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 性。答案:D 【变式训练】3.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解析】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结构而联系起来。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 1C 2C 3B “思”—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 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 收获 内容 疑点 内容 “练”—课堂自测 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 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 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 2.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2 代表物镜;3、4 代表目镜;5、 6 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 1 2 3 4 5 6A.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