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带本带≥10°积温220-4000℃,降水量<40m,B/r≥2.0。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大兴安岭以西部分, 内蒙古,甘肃西北部,宁夏北半部,陕西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新疆。稻田面积和总产 约占全国0.5%左右。根据水分条件对稻作生产影响,又可分为东部半干旱稻作区(V:) 和西部十早稻作区(V2)。稻作期,河西走廊与银川平原为130—140天(4月下句一9月 上中句),北疆120-140天(5-9月),翮160-180天(4-10月)。主要栽培早熟粳稻
6
Comparative Chart of Grain and Rice output in Last five Years Unit: 10 thousand tons( Source: China Statistics Yearbook 2000) Total Rice of YO ear Grai Total Rice total Output Output grain 199546.662 18.522 39.70 199650.545 19510 38.67 199749,41720,074 40.62 1998 51.230 19,871 38.79 1999 50.839 19848 39.05
Comparative Chart of Grain and Rice output in Last five Years Unit: 10 thousand tons (Source: C hina Statistics Yearbook 2000) Year Total Grain Output Total Rice Output Rice % of total grain 1995 46,662 18,522 39.70 1996 50,545 19,510 38.67 1997 49,417 20,074 40.62 1998 51,230 19,871 38.79 1999 50,839 19,848 39.05
2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 背景与发展趋势 背景:我国种稻历史悠久,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大 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促进科技进步,普及科技知识,水稻 播种面积虽比50年前只增加21.8%,但单产提高了2.23倍,总 产增长了2.93倍。 发展趋势:要求稻作生产加速现代化,大力发展优质稻 米,以满足社会对稻米多样性、优质化的发展需求
3.目标、任务及内容 目标:未来的水稻生产,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主攻 高产优质,要求单产水平从目前的6t/km2提高到8/km2。而且品 质符合市场要求,效益符合农民意愿。 任务:提高单产水平,改善稻米品质,保障我国粮食安 全 内容:确保单产稳定超8t/hm2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我国稻 米生产的优质化、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稻米生产与人 口增长、经济建设、市场需求相适应
4、发展动态与展望 (1)示范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 (2)加强栽培技术创新 See book P7)
4、发展动态与展望 ( 1)示范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 ( 2)加强栽培技术创新 (See book P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