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带本带≥10℃积泓≥6500℃,降水量≥100,Er≤10 (稻田干燥度,E为稻田蒸散量mm,r为降水量mm)。位于南岭以南,包括云南两南部、 广东中部、广西南、福建东南部、台湾全省,以及浩海所属岛屿,稻作期260--290天。 在海南岛南部全年可种稻,大陆最南部为290天左右,其它地区一般在260天以上。本带稻 田面积和总产居全国第二位,约占全国的16%左右(1980,下同)品种以籼稻为主,山区 也有極稻
1
2、华中湿润单、双季稻作带本带≥0℃积温4500-6500℃,降水量≥100mnm, E}r≤1。位于淮河桊岭以南,南岭以北。包括江苏、安徽中南部,河南、陕西的南部,四 川的东半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的全部,广东和广西的北部的南岭山地,贵州的榕 江地区,福建的中北部和上海市。本带是全国稻作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地区,面积和总 产均约占全国的65%左右,单产也最高。稻作期一般自3月下旬到10月,约200—260天。 根据本带热量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又划分为南部双季稻作区(Ⅱ1)与北部单、双季稻 作区(Ⅱ2)。早稻以籼稻为主,晚稻和一季稻有中、晚籼和中、晚粳
2
西酶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带本带≥10℃积温300-6500℃,降水量1000m左右, E/r≤1.0。位于我国西南部,主要包括贵州大部,云南中北部,以及四川西部和青海全 部,西藏的零星稻区。本带以山地高原为主。稻团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的7%。稻种类型在 垂直分布上有明显规律,如低海拔地区主要为籼稻,海拔较高地区以粳稻为主,中间地带 为籼粳交错分布区。稻作期一般为3-10月
3
4、华北半湿滴单季稻作带本带≥10℃积温3500-4500℃,降水量≥400mm,2.0≥ E/r≥1,0。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辽宁的辽东半岛,内蒙古东南及南部 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的张家口至多伦一线以地区,山西全省、陕西秦岭以北的东南 大部,宁夏固原以南的黄土高原,甘肃兰州以东部分,山东全省、河南北鄙,以及苏、皖 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稻作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本带稻 田主要分布在平原的低洼地区。稻田面积与总产仅占全国的8%左右。品种以粳稻为主
4
5、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带本带≥10℃积温<3500C,降水量≥400m,2.0≥ E/r≥1.0。位于辽半岛西北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以 东地区,吉林省,辽宁的北半部。本带是我国北方主要稻区,稻旧面积与总产约占全国的 2%左右。根据本带气侯生态环境,又划分为南部早熟稻作区(Ⅳ1)和北部特早熟稻作 区(Ⅳ2)。前者稻作期为130-160天,后者为110-129天。品种均为早熟粳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