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5、基因概念的发展 >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 >调控基因(regulator gene):指其表达产物参与调控其它基因表达的基 因。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指在同一段DNA顺序上,由于阅读框架 不同或终止早晚不同,同时编码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隔裂基因(split gene)):指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 码顺序,如内含子所隔裂的现象。 跳跃基因jumping gene):即转座因子,指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 移动的DNA序列。 假基因(pseudogene):同已知的基因相似,处于不同位点,因缺失或突 变而不能转录或翻译,是没有功能的基因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5、基因概念的发展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 调控基因(regulator gene):指其表达产物参与调控其它基因表达的基 因。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指在同一段DNA顺序上,由于阅读框架 不同或终止早晚不同,同时编码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隔裂基因(split gene):指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 码顺序,如内含子所隔裂的现象。 跳跃基因(jumping gene):即转座因子,指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 移动的DNA序列。 假基因(pseudogene):同已知的基因相似,处于不同位点,因缺失或突 变而不能转录或翻译,是没有功能的基因
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一)互补作用 设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具有类似的表现型。判断它们是 属于同一个基因突变,还是属于两个基因突变?即判断是否属于等位 基因? 1、建立双突变杂合二倍体; 2、测定突变间有无互补作用。 结果: 1、无互补作用:则个体表现为突变型,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只 能产生突变的RNA,形成突变酶和个体,显示突变的表现型。 2、有互补作用:突变来自不同的基因,则每个突变的相对位点上 都有一个正常野生型基因,最终可产生正常RNA,其个体表现型为 野生型
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设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具有类似的表现型。判断它们是 属于同一个基因突变,还是属于两个基因突变?即判断是否属于等位 基因? 1、建立双突变杂合二倍体; 2、测定突变间有无互补作用。 结果: 1、无互补作用:则个体表现为突变型,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只 能 产生突变的mRNA,形成突变酶和个体,显示突变的表现型。 2、有互补作用:突变来自不同的基因,则每个突变的相对位点上 都有一个正常野生型基因,最终可产生正常mRNA,其个体表现型为 野生型。 (一)互补作用
依据:One gene→( one enzyme B bl A b2 A b2 Wild type Mutant 相依为命! 无能为力!
A b1 A b2 a1 B A b2 相 依 为 命 ! 依据: One gene one enzyme Wild type Mutant 无 能 为 力 !
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二)顺式与反式调控 1.顺式调控:如基因启动子发生突变,使调控蛋白不能识别启 动子结构,基因不能表达,这种只影响基因本身表达、不影响 其它等位基因调控的突变称顺式调控。 2.反式调控:调控蛋白发生突变,不能与这个基因的启动子结 合,将可影响到与该调控蛋白结合有关的所有等位基因位点表 达这种突变称为反式调控
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1. 顺式调控:如基因启动子发生突变,使调控蛋白不能识别启 动子结构,基因不能表达,这种只影响基因本身表达、不影响 其它等位基因调控的突变称顺式调控。 2. 反式调控:调控蛋白发生突变,不能与这个基因的启动子结 合,将可影响到与该调控蛋白结合有关的所有等位基因位点表 达这种突变称为反式调控。 (二)顺式与反式调控
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三)基因的微细结构 本泽尔利用经典的噬菌体突变和重组技术,对T4噬菌体Ⅱ区基 因的微细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1、原理: >r+野生型T4噬菌体:侵染E.coli B株和K12株; > rⅡ突变型T4噬菌体:只侵染B株,不能侵染K12(0)株。 > 利用上述特点,让两个rⅡ突变型杂交侵染K12()株,选择重组体 r+,计算出两个+突变座位间的重组频率
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本泽尔利用经典的噬菌体突变和重组技术,对T4噬菌体rⅡ区基 因的微细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1、原理: r+ 野生型T4噬菌体:侵染E.coli B株和K12株; rⅡ突变型T4噬菌体:只侵染B株,不能侵染K12(λ)株。 利用上述特点,让两个rⅡ突变型杂交侵染K12(λ)株,选择重组体 r+,计算出两个r+突变座位间的重组频率。 (三)基因的微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