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串行口 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4种工作方式。可进行串行通信 扩展并行引/0口,可与多个单片机构成多机系统。 (7)P0口、P1▣、P2▣和P3▣ 4个8位并行1/0口。 (8)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共有3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CPU对片内各外设部件进行 管理、控制和监视。特殊功能寄存器实际上是片内各外设部件 的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映射在片内 RAM区的80H~FFH的地址区间内。 (9)1个看门狗定时器WDT 当单片机由于干扰而使程序陷入死循环或跑飞状态时,可 引起单片机复位,使程序恢复正常运行。 11
11 (6)串行口 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4种工作方式。可进行串行通信 ,扩展并行I/O口,可与多个单片机构成多机系统。 (7)P0口、P1口、P2口和P3口 4个8位并行I/O口。 (8)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共有3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CPU对片内各外设部件进行 管理、控制和监视。特殊功能寄存器实际上是片内各外设部件 的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映射在片内 RAM区的80H~FFH的地址区间内。 (9)1个看门狗定时器WDT 当单片机由于干扰而使程序陷入死循环或跑飞状态时,可 引起单片机复位,使程序恢复正常运行。 11
AT89S52完全兼容AT89C51/AT89S51单片机,使用 AT89C51/AT89S51单片机的系统,在保留原来软硬件的基 础上,可用AT89S52直接代换。 12
12 AT89S52完全兼容AT89C51/AT89S51单片机,使用 AT89C51/AT89S51单片机的系统,在保留原来软硬件的基 础上,可用AT89S52直接代换
2.2AT89S52的引脚功能 首先熟悉并掌握各引脚的功能。AT89S52与各种8051单片机的引 脚是兼容的。目前,AT89S52单片机多采用40引脚的DP封装( 双列直插),以及44引脚的PLCC和TQFP封装方式的芯片,外形 见图2-2(a)和图2-2(b)。 4T8355 m电 067A AT89S52 24AU0604A (a)40引脚的DIP封装 (b)44引脚的PLCC封装或TQFP封装 图2-2AT89S52单片机的外形 13
13 2.2 AT89S52的引脚功能 首先熟悉并掌握各引脚的功能。AT89S52与各种8051单片机的引 脚是兼容的。目前,AT89S52单片机多采用40引脚的DIP封装( 双列直插),以及44引脚的PLCC和TQFP封装方式的芯片, 外形 见图2-2(a)和图2-2(b)。 13 (a)40引脚的DIP封装 (b) 44引脚的PLCC封装或TQFP封装 图2-2 AT89S52单片机的外形
AT89S52单片机的DP封装的引脚名称见图2-3(a),44 引脚的PLCC和TQFP封装方式的引脚名称,见图2-3(b)和 图2-3(c)。44脚的PLCC和TQFP封装方式的芯片,有4 只引脚是无用的,标为“NC”。 14
14 AT89S52单片机的DIP封装的引脚名称见图2-3(a) ,44 引脚的PLCC和TQFP封装方式的引脚名称, 见图2-3(b)和 图2-3(c)。44引脚的PLCC和TQFP封装方式的芯片,有4 只引脚是无用的,标为“NC
T2/P1.0▣1 40▣Vcc T2EX/P1.1▣2 39pP0.0 P12▣3 38▣P0.1 P1.3▣4 37口P0.2 a 器 X3ZL/T'Id 晨 E'od P1.4▣5 36▣P0.3 6 4 3 2 444342414 MOSI/P1.57 39pP0.4 MoS/P1.5▣6 35口P0.4 MISO/P1.608 38pP0.5 MISO/P1.67 34▣P0.5 SCK/P1.709 37中P0.6 SCK/P1.7▣8 33▣P0.6 RST10 36中P0.7 RST□ 9 32口P0.7 RXD/P3.0011 35EA/VPp RXD/P3.0▣ 10 AT89S52 31口EA/Wn NCD12 AT89S52 34 NC TXD/P3.1▣ 1 30 ▣ALE/PROG TXD/P3.1日13 33ALE/PROG NTo/P3.2 2 口PSN INTO/P3.214 32中PSEN INT1/P3.315 31pP2.7 NTI/P3.3▣ 13 28 ▣P27 T0/P3.4d16 30中P2.6 T0/P3.4▣ 14 7口2.6 T1/P3.5d17 29pP2.5 T1/P3.5▣ 15 26▣P2.5 1819202122232425262728 W项/P3.6口16 25口2.4 RD/P3.7▣ 17 口P2.3 8的日69时的÷ 是 艺 XTAL2▣ 18 22 XTAL1日19 22 5P2.1 Vs日20 21 口P2.0 (a)DIP封装的引脚分布 (b)PLCC封装的引脚分布 15
15 (a)DIP封装的引脚分布 (b) PLCC封装的引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