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海声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首页) 课程代码 GZZ019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总学时:48 学分 3 理论:40学时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8学时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 王雅娟 职称副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学生 教材 本书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年, 参考书目: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中华书局,1980 年 教材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 和 李侃、龚书译:《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主要参考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资料 王真:《动荡中的同盟一一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版 廖盖隆: 《全国解放战争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等教有出版社,1988年版. 李新:《国民革命的兴起(1923-192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 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代码 GZZ019 总学时:48 理论:40 学时 实践:8 学时 学分 3 课程性质 必修课( ●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 王雅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本科学生 教材 和 主要参考 资料 教材: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参考书目: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中华书局,1980 年.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 年. 李侃、龚书铎:《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05 年版.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王真:《动荡中的同盟——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 版. 廖盖隆:《全国解放战争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 李新:《国民革命的兴起(1923—192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 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 10 月 18 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 2017 年版
回浩南大学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 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知 “两个了解 懂得“四 选择 即:了解国史 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 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教学目的 2.本课程主要用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 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为基本脉络,讲述中国在近代世界的落 封建社会的 教学要求 形成、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资产阶级的政良与革命、中国其产党的创立 与国民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命运的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改基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设的新局面等到重大历史事件等到内容。诵过发掘课程 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有,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 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教学重点 和 历史观,坚定 “四个自信 ,养历史页 正感和便有 教学雄点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敦学进程 备注 每个老师都另附其它详细计划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 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知晓“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即: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 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2.本课程主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 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为基本脉络,讲述中国在近代世界的落伍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形成、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与国民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命运的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等到重大历史事件等到内容。通过发掘课程 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 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教学重点 和 教学难点 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从心理认可“四个选择”,树 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坚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进程 每个老师都另附其它详细计划 备注
回游南大学 上篇综述 教案(每章教案) 章节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学时2 教学目的 和 1.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认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 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教学要求 教学 重点 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主要内容,难点是理解中国近 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难点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90分钟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30分钟)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5分钟) (导入)近代史是我们的昨天,它与今天我们身在其中的现实息息相 通。古人说“殷鉴不远,在夏侯之世”。又说“寂然凝思,思接千载”。 学习近代史有助于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毛主席强调指导中国革命的政 教学进程 党,要具备三个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知识与国情,并主张集中力 (含章节 量分门别类的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学习近代史是我们了解为什么历史 教学内容、 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本”和“源”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1. 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业 2.中国封建社会存在怎样的周期率? 3.革命为什么会在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
上篇综述 教案(每章教案) 章节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学时 2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1.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认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 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主要内容,难点是理解中国近 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90 分钟)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30 分钟)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5 分钟) (导入)近代史是我们的昨天,它与今天我们身在其中的现实息息相 通。古人说“殷鉴不远,在夏侯之世”。又说“寂然凝思,思接千载”。 学习近代史有助于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毛主席强调指导中国革命的政 党,要具备三个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知识与国情,并主张集中力 量分门别类的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学习近代史是我们了解为什么历史 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本”和“源”。 作业 1. 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中国封建社会存在怎样的周期率? 3. 革命为什么会在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
回浩南大学 六、参考书目 2分钟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 2.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主要参考资料 3.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郭世佑:《民族觉醒的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备注
主要参考资料 六、参考书目 2 分钟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 年 2.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3.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年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5 .郭世佑:《民族觉醒的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备注
回海南大雪 第一章 教案(每章教案) 章节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学时2 教学目的 和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根源 2.认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教学要求 3.讨论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 重点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难点 第一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10分钟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 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 教学进程 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含章节 二、政治控制: 10分钟 教学内容、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 学时分配、 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教学方法、 三、经济侵略 10分钟 辅助手段)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四、文化奴役 5分钟 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 作业 教学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
第一章 教案(每章教案) 章节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学时 2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1.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根源 2. 认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 讨论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 重点 难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10 分钟 从 1840 年到 1919 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 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 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二、政治控制: 10 分钟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 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三、经济侵略 10 分钟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四、文化奴役 5 分钟 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 作业 教学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