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初2017级第二学期六校半期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题人:方妮审题人:蒲峻 全卷共四个大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肿胀( zhang)惩罚( cheng)哺育(p)鲜(xian)为人知 B.校补(xiao 骇人(hai)嫉妒(j) 人迹罕(han)至 C.亘(gen)古 伫立(zhu) 炽(chi)痛回环曲(q)折 D.祈祷(qi) 脑髓(sui) 叮嘱(zhu)人声鼎沸(din) 2.下面语句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C.这是荒园,人迹罕致,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D.有时候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极其险俊 3.联系语境,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邓稼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为中国核武器的开放和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他在荒无人烟的古罗布泊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 岗位上的这些经历是鲜为人知的。 B.随着《太阳的后裔》的热播,韩国演员宋仲基在中国迅速走红,不仅是普通人,众多明 星也变身“粉丝”,实在是骇人听闻。 C.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 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 人也不得不刮目相待 4.下列选项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网络炒作下,使“逆袭”这个词语迅速走红,成为了近年来的网络热词 B.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 学习语文。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分析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2018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语文试题
2018 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 语文试题 1 2015-2016 学年度初 2017 级第二学期六校半期考试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出题人:方 妮 审题人:蒲 峻 全卷共四个大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 分) A.肿胀.(zhàng) 惩.罚(chěng) 哺.育(pǔ) 鲜.(xiǎn)为人知 B.校.补(xiào) 骇.人(hài ) 嫉.妒(jí) 人迹罕.(hǎn)至 C.亘.(gèn)古 伫.立(zhù) 炽.(chì)痛 回环曲.(qǔ)折 D.祈.祷(qǐ) 脑髓.(suǐ) 叮嘱.(zhǔ) 人声鼎.沸(dǐn) 2.下面语句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C. 这是荒园,人迹罕致,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D. 有时候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极其险俊。 3.联系语境,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邓稼先是中国家喻户晓 ....的人物,他为中国核武器的开放和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他在荒无人烟的古罗布泊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 岗位上的这些经历是鲜为人知的。 B.随着《太阳的后裔》的热播,韩国演员宋仲基在中国迅速走红,不仅是普通人,众多明 星也变身“粉丝”,实在是骇人听闻 ....。 C.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 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气势磅礴 ....宏伟壮观。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 人也不得不刮目相待 ....。 4.下列选项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 分) A.在网络炒作下,使“逆袭”这个词语迅速走红,成为了近年来的网络热词。 B.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 学习语文。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分析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 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其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 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福楼拜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D.《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本文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沦陷了的 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写的 6.童年的记忆像船儿,扬着帆,划着桨,在似水的流年流淌。童年,是多少文学家追忆的美 好时光,请你也乘上追寻童年记忆的小船,回答下列问题。 【遨游名著】(2分) 作为一部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 (人名)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然而 这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透过一个小孩 (主人公)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 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描绘记忆】仿照例句,描绘你的童年时光(2分) 例:童年是嘴里香甜爽口的水果糖,童年是手中引人入胜的漫画书。 童年是 ,童年是 7.综合性学习(9分) 材料一: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家在盐城西郊的水乡,环境 很美、物产丰富,但是常吃不饱肚子,家里甚至用青草当作韭菜炒着吃。其妹曹文芳说,哥 哥小时候很顽皮,因为身体多病又变得很敏感。因为脖子上患有淋巴结核,父亲背着他走南 闯北到处求医。做小学校长的父亲很浪漫,母亲是农民,勤劳、踏实,也很乐观,这些都给 了曹文轩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曹文轩创作很认真、勤奋,领悟力也特强,常常是 通宵达旦地修改作品,非常刻苦。他的童年虽然物质上困乏,但情感的丰富和审美的独到让 他写出了第一部成功之作《草房子》。 材料二: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 奖。“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该奖项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 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该奖每两 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到目前为止有26位作家 和 图画家获奖 材料三:“国际安徒生奖”曹文轩的获奖词中这样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 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 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1)材料三曹文轩的颁奖词中,提到其作品中主人公都经历“悲伤和苦痛的童年”和能够 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请从材料一,曹文轩的经历中寻找与其作品间的联系。(4分 (2)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其人生经历与安徒生有许多相似之处。请由此谈谈对你人 生的启迪。(4分) 2018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语文试题
2018 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 语文试题 2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 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其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 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福楼拜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D.《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本文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沦陷了的 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写的。 6.童年的记忆像船儿,扬着帆,划着桨,在似水的流年流淌。童年,是多少文学家追忆的美 好时光,请你也乘上追寻童年记忆的小船,回答下列问题。 【遨游名著】(2 分) 作为一部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__________(人名)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然而 这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透过一个小孩_________(主人公)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 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描绘记忆】仿照例句,描绘你的童年时光(2 分) 例:童年是嘴里香甜爽口的水果糖,童年是手中引人入胜的漫画书。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9 分) 材料一:曹文轩 1954 年生于江苏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家在盐城西郊的水乡,环境 很美、物产丰富,但是常吃不饱肚子,家里甚至用青草当作韭菜炒着吃。其妹曹文芳说,哥 哥小时候很顽皮,因为身体多病又变得很敏感。因为脖子上患有淋巴结核,父亲背着他走南 闯北到处求医。做小学校长的父亲很浪漫,母亲是农民,勤劳、踏实,也很乐观,这些都给 了曹文轩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曹文轩创作很认真、勤奋,领悟力也特强,常常是 通宵达旦地修改作品,非常刻苦。他的童年虽然物质上困乏,但情感的丰富和审美的独到让 他写出了第一部成功之作《草房子》。 材料二:4 月 4 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曹文轩荣获 2016 年国际安徒生 奖。“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该奖项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 于 1956 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该奖每两 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到目前为止有 26 位作家 和 20 位插图画家获奖。 材料三:“国际安徒生奖”曹文轩的获奖词中这样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 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 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1)材料三曹文轩的颁奖词中,提到其作品中主人公都经历“悲伤和苦痛的童年”和能够 “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请从材料一,曹文轩的经历中寻找与其作品间的联系。(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其人生经历与安徒生有许多相似之处。请由此谈谈对你人 生的启迪。(4 分)
(3)“现在童书籍的数量每年以两位数在增长。”曹文轩说,“出书的门槛很低,而且有 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市场上儿童书籍良莠不齐,品质高的很少……”请你为身边的同学推 荐一本好书。(要求曹文轩的书或者安徒生童话一则)(3分) 我推荐书目是 推荐理由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5)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6)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 诗句是:“ 而千古名句 ”则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 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及鲁肃过寻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劝学时,先借“卿今当涂常事,不可不学!”向吕蒙指出了“学”的必要性,后借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进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 2018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语文试题
2018 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 语文试题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童书籍的数量每年以两位数在增长。”曹文轩说,“出书的门槛很低,而且有 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市场上儿童书籍良莠不齐,品质高的很少……”请你为身边的同学推 荐一本好书。(要求曹文轩的书或者安徒生童话一则)(3 分) 我推荐书目是 推荐理由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 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5)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6)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 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 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一 12 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 (2)但当涉猎..:___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孙权劝学时,先借“卿今当涂常事,不可不学!”向吕蒙指出了“学”的必要性,后借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进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
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B.鲁肃与吕蒙论议后,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表现出鲁肃情不自禁的 赞叹,同时也从正面烘托出了吕蒙就学后的显著成效。 C.《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1326年的史实 D.文章主要以“对话”来表现人物,全文仅寥寥数语就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三位人物身份 地位、学识、为人和相互间的关系。 12.本文与《伤仲永》让人意识到“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它对你还有怎样的启示? (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飞翔过的树 水杉,在我们江海平原,就像东北有白桦、西北有白杨一样,极其平凡普通。不信你瞧 田岸边、大路旁、房屋前、河坡上,映入眼帘的总有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的水杉。 其实,东北的白桦、西北的白杨还是有着不平凡之处的 白桦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在中国的北方, 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在俄罗斯,白 桦树被列为国树,成为这个国家“坚韧”、“崇高”民族精神的象征。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 广为传颂的抒情诗《白桦》,充满深情地描绘了白桦的朦胧、宁静、高洁、挺拔,象征着 种高尚的人格美 白杨树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生命顽强,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 它得到了著名作家茅盾和袁鹰的竭力推崇。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毫不吝啬地“高声 赞美白杨树”:“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 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此,与白桦、白杨相比,尽管水杉也同样高大挺拔,但它纤柔的外表似乎缺少了一些 刚毅的底气,更缺乏一些人格化的内涵。且慢下结论,请以欣赏的态度再去仔细端详一番它 眉清目秀的身影吧:挺直、颀长的躯干,不枝不蔓、层次分眀的枝桠,羽状飘逸的叶片, 给人留下优雅而矜持的印象。舂天来了,整棵树酷似一柄未完全撑开的绿伞,又像一座微型 的宝塔。秋天过后,落叶归根,水杉又像极了一柄新出土的铁锈斑斑的古剑,直刺苍穹。大 部分时间里,水杉以一种静穆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觉里。风过处,绝不轻易扭动腰 肢,搔首弄姿。无论是在喧闹的春光里,还是历经浪漫的夏季,它都不会发生招蜂惹蝶的故 事,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文静的姿态。在很多的时候,水杉,似乎是一位被拉入尘世的隐者 或者一位默默修行的僧侣。内敛、严谨、自律、低调,这就是水杉极富内涵的品行 细说起来,水杉还是有着高贵的身世:尤如我国的大熊猫、银杏及美国的红杉等,水杉 也曾是日趋绝灭的孑遗(jeyt亦称古特有种或“残遗种”。是指过去分布比较广泛,而 现在仅存在于某些局限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种)生物,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 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 2018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语文试题
2018 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 语文试题 4 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B.鲁肃与吕蒙论议后,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表现出鲁肃情不自禁的 赞叹,同时也从正面烘托出了吕蒙就学后的显著成效。 C.《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 1326 年的史实。 D.文章主要以“对话”来表现人物,全文仅寥寥数语就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三位人物身份、 地位、学识、为人和相互间的关系。 12.本文与《伤仲永》让人意识到“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它对你还有怎样的启示?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20 分) 飞翔过的树 水杉,在我们江海平原,就像东北有白桦、西北有白杨一样,极其平凡普通。不信你瞧: 田岸边、大路旁、房屋前、河坡上,映入眼帘的总有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的水杉。 其实,东北的白桦、西北的白杨还是有着不平凡之处的。 白桦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在中国的北方, 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在俄 罗斯,白 桦树被列为国树,成为这个国家“坚韧”、“崇高”民族精神的象征。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 广为传颂的抒情诗《白桦》,充满深情地描绘了白桦的朦胧、宁静、高洁、挺拔,象征着一 种高尚的人格美。 白杨树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生命顽强,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 它得到了著名作家茅盾和袁鹰的竭力推崇。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毫不吝啬地“高声 赞美白杨树”:“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 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此,与白桦、白杨相比,尽管水杉也同样高大挺拔,但它纤柔的外表似乎缺少了一些 刚毅的底气,更缺乏一些人格化的内涵。且慢下结论,请以欣赏的态度再去仔细端详一番它 眉清目秀的身影吧:挺直、颀长的躯干,不枝不蔓、层次分明的枝桠,羽状飘逸的叶片,都 给人留下优雅而矜持的印象。春天来了,整棵树酷似一柄未完全撑开的绿伞,又像一座微型 的宝塔。秋天过后,落叶归根,水杉又像极了一柄新出土的铁锈斑斑的古剑,直刺苍穹。大 部分时间里,水杉以一种静穆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觉里。风过处,绝不轻易扭动腰 肢,搔首弄姿。无论是在喧闹的春光里,还是历经浪漫的夏季,它都不会发生招蜂惹蝶的故 事,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文静的姿态。在很多的时候,水杉,似乎是一位被拉入尘世的隐者, 或者一位默默修行的僧侣。内敛、严谨、自律、低调,这就是水杉极富内涵的品行! 细说起来,水杉还是有着高贵的身世:尤如我国的大熊猫、银杏及美国的红杉等,水杉 也曾是日趋绝灭的孑遗(jié yí 亦称古特有种或“残遗种”。是指过去分布比较广泛,而 现在仅存在于某些局限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种)生物,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 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 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奇珍。渡 尽劫波的水杉再次走向世界。它既未因为人们像对“国宝级”的大熊猫那样宠爱它而迷失自 我,娇生惯养:也未因走出深山广为人知而得意忘形,盲目自大。而是上承天光、下接地气 默默地经历着寒来暑往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不知道经历涅槃的水杉够不够 一个隐士的称号,但是它的前世今生却使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由绚丽至极而归于平淡的大 师李叔同。曾经的灯红酒绿,曾经的风流倜傥,曾经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转瞬间都化做 凡尘一缕,伴着青灯古佛,诵读经文。这是否“繁华落尽见真淳”?还是驱除杂念,返璞归 真,从绚丽回到平淡?伴随着这样的思考,我久久凝视着水杉那羽毛似的绿叶在阳光下轻盈 地舞蹈,眼前的水杉竞渐渐幻化成一只大鸟飞升而去……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写下这样的诗 你的祖先/肯定是鹰一样的鸟/许是厌倦了/不着边际的漫游/才扎根于山石之间/ 定格为千年的风景/浮躁的风如影随行/叨叨着飞翔的荣耀/你索性抖落羽叶/在秋阳下 静思/绚丽抑或平淡。 13.文章主要为歌颂“水杉”为主题,开篇为何写白桦、白杨等植物,有什么用意?(3分) 14.文章写了水杉哪几方面的内容?在作者眼里,它有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15.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6分) (1)挺直、欣长的躯干,不枝不蔓、层次分明的枝桠,羽状飘逸的叶片,都给人留下优雅 而矜持的印象 (2)它既未因为人们像对“国宝级”的大熊猫那样宠爱它而迷失自我,娇生惯养:也未因 走出深山广为人知而得意忘形,盲目自大。 16.人们常常说写物常常是为言志或抒情!请你详细分析一下文章写水杉目的是什么呢?(3 分) 17.文章最后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2018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语文试题
2018 级六校联合初一半期测试 语文试题 5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 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奇珍。渡 尽劫波的水杉再次走向世界。它既未因为人们像对“国宝级”的大熊猫那样宠爱它而迷失自 我,娇生惯养;也未因走出深山广为人知而得意忘形,盲目自大。而是上承天光、下接地气, 默默地经历着寒来暑往。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不知道经历涅槃的水杉够不够 一个隐士的称号,但是它的前世今生却使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由绚丽至极而归于平淡的大 师李叔同 ...。曾经的灯红酒绿,曾经的风流倜傥,曾经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转瞬间都化做 凡尘一缕,伴着青灯古佛,诵读经文。这是否“繁华落尽见真淳”?还是驱除杂念,返璞归 真,从绚丽回到平淡?伴随着这样的思考,我久久凝视着水杉那羽毛似的绿叶在阳光下轻盈 地舞蹈,眼前的水杉竟渐渐幻化成一只大鸟飞升而去……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写下这样的诗 行: 你的祖先∕肯定是鹰一样的鸟∕许是厌倦了∕不着边际的漫游∕才扎根于山石之间∕ 定格为千年的风景∕浮躁的风如影随行∕叨叨着飞翔的荣耀∕你索性抖落羽叶∕在秋阳下 静思∕绚丽抑或平淡。 13.文章主要为歌颂“水杉”为主题,开篇为何写白桦、白杨等植物,有什么用意?(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写了水杉哪几方面的内容?在作者眼里,它有怎样的精神品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6 分) (1)挺直、欣长的躯干,不枝不蔓、层次分明的枝桠,羽状飘逸 ....的叶片,都给人留下优雅 而矜持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既未因为人们像对“国宝级”的大熊猫那样宠爱它而迷失自我,娇生惯养 .........;也未因 走出深山广为人知而得意忘形,盲目自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人们常常说写物常常是为言志或抒情!请你详细分析一下文章写水杉目的是什么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