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者 戴望舒
戴望舒
教学目标 ■知能:1理清线索把握全诗抒情脉络. 2.了解并掌握诗人构建的以梦为主 体的意象群丰富的内涵。 情感:体味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 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过程∶朗读体会诗歌—唱三叹的美感
教学目标 ▪ 知能:1.理清线索,把握全诗抒情脉络. 2.了解并掌握诗人构建的以梦为主 体的意象群丰富的内涵。 ▪ 情感:体味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 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 过程:朗读体会诗歌一唱三叹的美感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 代一代的知 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 的激烈后笼掌了他 不可为为之的精梯更强烈的社会使感造就 个庞天的“等 镇出的果〔婆度)网美普美 醢增福福执 弱兼轩牌梦奕实g 卿的接法由世养的色
时代背景 ▪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 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 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 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 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 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 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 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 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 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戴望舒(1905 1950),浙江杭州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 《现代》杂志的创作 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 诗人群体的领袖。 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草》、《望舒诗 稿》和《灾难的岁月》。 c
戴望舒(1905—— 1950),浙江杭州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 《现代》杂志的创作, 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 诗人群体的领袖。 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草》、《望舒诗 稿》和《灾难的岁月》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 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 起出版《耕耘》杂志。 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 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 雨巷中 年和艾青主编《项点》。 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 威望舒诗集 的伊人 中写下了《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心 愿》、《等待》等名篇。解 放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 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 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 起出版《耕耘》杂志。 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 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 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 中写下了《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心 愿》、《等待》等名篇。解 放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 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