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灌排工程的水毁原因极其修复和重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一节灌排工程的水毁原因 农田灌溉排水工程直接承担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髙农业抗御洪涝干 旱自然灾害的任务。这些工程多建于江河湖泊附近,小型工程多,量大、面广 自身抗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每遇大的洪水,农田灌溉排水工程首当其冲, 很容易被淹没、冲毁、损坏。 、灌排工程常发生的水毁现象 (1)水源与渠首工程。包括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拦河闸、引水闸等 常发生:坝体滑坡、塌陷、漫溢决口:水闸基础淘刷、倾斜、开裂、位移等。 (2)灌排泵站。常发生:厂房进水,机电设备被淹,电气设备绝缘下降 无法使用;泵房位移、倾斜;前池边坡塌陷、底板冲毁、管涌:岀水管道损坏等 (3)灌排渠(沟)道。常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渠道或冲毁渠道,渠道滑 坡、塌陷、决口、冲毁,淤积等 (4)渠系建筑物。常发生:基础淘刷、位移、倾斜、沉陷、开裂、甚至 冲毁 (5)机井。常发生:洪水淹没,泥沙淤积,变压器、电机等设备浸水损 、造成灌溉排水工程水毁的原因 (1)灌排工程本身的设计标准低。如许多除涝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只有 3-5年一遇,高的5-10年一遇,抵御不了超标准洪水 (2)灌排工程设计有缺陷,施工质量差、设施不配套。如有一个水库溢 洪道设计为挑流式消能,但下游水位髙,形不成挑流,造成消力池被冲毁。有的 渡槽施工中因缺乏资金而修改设计图纸,减少的槽身长度改用髙填方渠道代替, 洪水一来,渠道冲毁。一些地处丘陵山区的盘山渠道缺少防洪、撇洪措施及易被 山洪泥水淤填或冲毁。排水系统不配套,只有干沟,缺少支沟或平时不注意清淤, 排水不畅,加重了洪涝灾害。还有的水库坝肩与库坡结合部处理不好导致水毁。 (3)工程老化。许多已经运行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工程,由于 水费标准低,缺乏维护经费,长期带病运行。由于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功能下 降,在大洪水面前不堪一击,极易损坏。 (4)有些乡、村兴建的灌排工程,如圩堤,排涝闸、站等,其位置或标 准与区域、流域总体防洪规划不协调或有矛盾
第一章 灌排工程的水毁原因极其修复和重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一节 灌排工程的水毁原因 农田灌溉排水工程直接承担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洪涝干 旱自然灾害的任务。这些工程多建于江河湖泊附近,小型工程多,量大、面广, 自身抗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每遇大的洪水,农田灌溉排水工程首当其冲, 很容易被淹没、冲毁、损坏。 一、灌排工程常发生的水毁现象 (1)水源与渠首工程。包括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拦河闸、引水闸等。 常发生:坝体滑坡、塌陷、漫溢决口;水闸基础淘刷、倾斜、开裂、位移等。 (2)灌排泵站。常发生:厂房进水,机电设备被淹,电气设备绝缘下降, 无法使用;泵房位移、倾斜;前池边坡塌陷、底板冲毁、管涌;出水管道损坏等。 (3)灌排渠(沟)道。常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渠道或冲毁渠道,渠道滑 坡、塌陷、决口、冲毁,淤积等。 (4)渠系建筑物。常发生:基础淘刷、位移、倾斜、沉陷、开裂、甚至 冲毁。 (5)机井。常发生:洪水淹没,泥沙淤积,变压器、电机等设备浸水损 坏。 二、造成灌溉排水工程水毁的原因 (1)灌排工程本身的设计标准低。如许多除涝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只有 3-5 年一遇,高的 5-10 年一遇,抵御不了超标准洪水。 (2)灌排工程设计有缺陷,施工质量差、设施不配套。如有一个水库溢 洪道设计为挑流式消能,但下游水位高,形不成挑流,造成消力池被冲毁。有的 渡槽施工中因缺乏资金而修改设计图纸,减少的槽身长度改用高填方渠道代替, 洪水一来,渠道冲毁。一些地处丘陵山区的盘山渠道缺少防洪、撇洪措施及易被 山洪泥水淤填或冲毁。排水系统不配套,只有干沟,缺少支沟或平时不注意清淤, 排水不畅,加重了洪涝灾害。还有的水库坝肩与库坡结合部处理不好导致水毁。 (3)工程老化。许多已经运行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工程,由于 水费标准低,缺乏维护经费,长期带病运行。由于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功能下 降,在大洪水面前不堪一击,极易损坏。 (4)有些乡、村兴建的灌排工程,如圩堤,排涝闸、站等,其位置或标 准与区域、流域总体防洪规划不协调或有矛盾
(5)有些工程管理不善,责任不落实,工程设施失修。洪水来临,该开 启的闸提不起来,事先准备的应急措施发挥不了作用,加重了损坏程度。 第二节修复和重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水毁灌排工程修复与重建要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建设要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 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应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 选比,周密计划。”以及其它要求。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灾后首先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分析洪水成因,洪灾损失、 灌溉工程水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灾后修复、重建的总体规划 和计划。 (2)灾情重、水毁工程数量多的地区,要区分不同情况,按轻重缓急统 筹安排,分步骤实施。要把以安置灾区群众生活和恢复生产急需关系密切的工程 放到优先地位。有些损毁严重,时间紧,来不及重建的工程,应采取临时措施, 使之先能排水或灌溉,以后再搞正规、永久性工程 3)灌排工程修复、重建规划要服从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 防洪规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要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安排 建设好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以及中下游 地区河堤、圩堤、河道疏浚等防洪排涝工程。长期达不到设计效益面积的灌排工 程,要重新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合理调整设计规模 位于江河行洪区、分蓄洪区、江河干堤外滩地内的圩垸和灌排工程,要 按防洪需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影响行洪的工程,不再修复。凡被洪水冲破的 江河干堤外滩地上的民垸及湖区内的民垸、行洪垸,原则上不应修复,实行退田 还湖。湖区内、江河干流上影响行洪的民垸,要放弃和清除。其中一部分退人不 退耕,洪水过后还可耕种。规划中的重点垸、确保垸、重点铁路干线通过的民垸, 干堤内因破堤成灾的圩垸可以修复。需要恢复的民垸,必需科学规划,制定安全 建议方案,并经审査批准,方可修复。需要平垸行洪的圩垸,要有计划地分步实 施 (4)灌排工程的修复与重建规划要点、面结合,旱涝碱综合治理,地表 水与地下水,排涝与降渍,沟、渠、路、林、井、电通迅网统一安排。还要与移 民建镇、住房修复重建等结合,为小城镇的供水,排水创造有利条件 (5)缺水地区灌溉工程的修复、重建要按照节水灌溉的要求重新确定设 计标准和规模,逐步建成节水型灌区。 (6)经济发达地区或有经济实力的乡、村灌排工程修复与重建要考虑“ 高一优”农业、现代农业的要求,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5)有些工程管理不善,责任不落实,工程设施失修。洪水来临,该开 启的闸提不起来,事先准备的应急措施发挥不了作用,加重了损坏程度。 第二节 修复和重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水毁灌排工程修复与重建要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建设要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 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应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 选比,周密计划。”以及其它要求。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灾后首先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分析洪水成因,洪灾损失、 灌溉工程水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灾后修复、重建的总体规划 和计划。 (2)灾情重、水毁工程数量多的地区,要区分不同情况,按轻重缓急统 筹安排,分步骤实施。要把以安置灾区群众生活和恢复生产急需关系密切的工程 放到优先地位。有些损毁严重,时间紧,来不及重建的工程,应采取临时措施, 使之先能排水或灌溉,以后再搞正规、永久性工程。 (3)灌排工程修复、重建规划要服从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 防洪规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要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安排 建设好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以及中下游 地区河堤、圩堤、河道疏浚等防洪排涝工程。长期达不到设计效益面积的灌排工 程,要重新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合理调整设计规模。 位于江河行洪区、分蓄洪区、江河干堤外滩地内的圩垸和灌排工程,要 按防洪需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影响行洪的工程,不再修复。凡被洪水冲破的 江河干堤外滩地上的民垸及湖区内的民垸、行洪垸,原则上不应修复,实行退田 还湖。湖区内、江河干流上影响行洪的民垸,要放弃和清除。其中一部分退人不 退耕,洪水过后还可耕种。规划中的重点垸、确保垸、重点铁路干线通过的民垸, 干堤内因破堤成灾的圩垸可以修复。需要恢复的民垸,必需科学规划,制定安全 建议方案,并经审查批准,方可修复。需要平垸行洪的圩垸,要有计划地分步实 施。 (4)灌排工程的修复与重建规划要点、面结合,旱涝碱综合治理,地表 水与地下水,排涝与降渍,沟、渠、路、林、井、电通迅网统一安排。还要与移 民建镇、住房修复重建等结合,为小城镇的供水,排水创造有利条件。 (5)缺水地区灌溉工程的修复、重建要按照节水灌溉的要求重新确定设 计标准和规模,逐步建成节水型灌区。 (6)经济发达地区或有经济实力的乡、村灌排工程修复与重建要考虑“二 高一优”农业、现代农业的要求,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7)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数量多、可以统一规 格的田间小型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结构,提高灌排工程的技术 水平。 (8)灌排工程的修复、重建不限于当年水毁工程,还要结合考虑原来没 有配套设施的续建、老化失修工程的改造,做到修复、完善、改造一气呵成 (9)大中型灌排工程的修复重建应按基建要求做好勘测、设计,适当考 虑量水测水、通迅调度的需要,为灌区科学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10)灌排工程的修复、重建要严格执行各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重点灌排工程要实行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严格施工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关。 工程建成后要进行验收。 (11)修复、重建完的灌排工程,要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培训管 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制。 (12)深化灌排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旧管 理体制,探索建立能调动群众积极性、有活力的新体制。贯彻“水利产业政策” 规定,加快灌溉排水水费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水源与渠首工程 水源与渠首工程的修复内容包括:水库防洪能力和兴利库容的复核,土 石坝、混凝土坝、泄水建筑物、闸坝消能防冲设施和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复。 第一节水库防洪能力与兴利库容的复核 小水库在大洪水时失事情况较多,有的造成水库堤坝漫溢甚至垮坝。如 1998年松嫩流域大洪水,吉林、黑龙江有四座水库出现坝顶漫溢过水,四方山 水库被冲垮。水库失事的原因多为:水文资料不足,选用的防洪标准偏低;运行 多年,库内泥沙淤积使有效库容大幅度减少等。洪水过后必须对水库的防洪能力 和兴利库容进行复核,提出改善措施,以保水库及下游灌区安全。 、水库测量和分析计算 孙析计水库经过超设计洪水运行后,必须对水库进行一次测量,并进行相应的 计算,具体内容有: 1.库区地形测量。 2.库容曲线修正及泥沙淤积对有效防洪库容的影响分析 3.回水曲线计算及泥沙淤积延伸引起的淹没农田影响分析
(7)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数量多、可以统一规 格的田间小型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结构,提高灌排工程的技术 水平。 (8)灌排工程的修复、重建不限于当年水毁工程,还要结合考虑原来没 有配套设施的续建、老化失修工程的改造,做到修复、完善、改造一气呵成。 (9)大中型灌排工程的修复重建应按基建要求做好勘测、设计,适当考 虑量水测水、通迅调度的需要,为灌区科学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10)灌排工程的修复、重建要严格执行各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重点灌排工程要实行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严格施工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关。 工程建成后要进行验收。 (11)修复、重建完的灌排工程,要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培训管 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制。 (12)深化灌排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旧管 理体制,探索建立能调动群众积极性、有活力的新体制。贯彻“水利产业政策” 规定,加快灌溉排水水费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水源与渠首工程 水源与渠首工程的修复内容包括:水库防洪能力和兴利库容的复核,土 石坝、混凝土坝、泄水建筑物、闸坝消能防冲设施和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复。 第一节 水库防洪能力与兴利库容的复核 小水库在大洪水时失事情况较多,有的造成水库堤坝漫溢甚至垮坝。如 1998 年松嫩流域大洪水,吉林、黑龙江有四座水库出现坝顶漫溢过水,四方山 水库被冲垮。水库失事的原因多为:水文资料不足,选用的防洪标准偏低;运行 多年,库内泥沙淤积使有效库容大幅度减少等。洪水过后必须对水库的防洪能力 和兴利库容进行复核,提出改善措施,以保水库及下游灌区安全。 一、水库测量和分析计算 水库经过超设计洪水运行后, 必须对水库进行一次测量, 并进行相应的 分析计算, 具体内容有: 1. 库区地形测量。 2. 库容曲线修正及泥沙淤积对有效防洪库容的影响分析。 3. 回水曲线计算及泥沙淤积延伸引起的淹没农田影响分析
防洪能力复核 水库的防洪能力包括:水库的允许最高水位、防洪限制水位和水库防洪 运行标准等重要指标。上述指标在规划设计或管理运行中都已作过规定,但洪水 过后,因水文资料系列延长可能导致设计洪水加大,以及水库工程设施发生变化 等原因,故仍有复核的必要。方法参照有关水库调洪演算资料。 三、兴利库容复核 兴利库容是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洪水过后,如水库发生泥 沙淤积现象,需对兴利库容进行估算。方法参照有关水库兴利调度计划方面的资 四、水库泥沙淤积及恢复库容的方法 我国是多泥沙河流的国家,在多沙河流上兴建的水库,库容极易被泥沙 淤积。特别是中小型供水水库,洪水过后泥沙淤积严重,有些水库甚至完全失去 了蓄水的作用。可见,水库泥沙淤积直接关系到水库防洪能力和兴利库容的大小 因此,如水库发生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洪水过后必须采取包括工程措施和调度 运行在内的综合措施,清除淤积在水库中的泥沙 清除水库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在水库设置排沙底孔或排沙隧 洞或旁泄渠道(管道)等。调度运行措施主要有: 1.蓄清排浑:采用汛期降低水位,宣泄髙含沙水流的水库运用方式,使 每年7~8月河流挟带的大部分泥沙被排出库外 2.空库冲刷:采用定期泄空水库的运行方式,将靠近坝的淤积泥沙冲出 水库,并在淤积物中冲刷出一个主槽,该主槽成为蓄水库容的一部分。 3.异重流排沙:利用汛期来水泥沙含量高、极易在水库形成异重流的条 件,及时通过排沙设施将异重流排出库外,减少泥沙在库区的淤积 4.髙渠冲滩:利用库区髙滩深槽的淤积形态,修建引渠,拦引河水到沿 库周边修建的冲刷 沟,人为增加势能,依靠重力侵蚀与水力冲刷的作用对淤滩进行破坏与输移, 将泥沙排出库外 5.虹吸:利用坝上下游之间的水头差作为原动力,将水库泥沙通过虹吸 排入下游河道。 第二节土石坝的修复
二、防洪能力复核 水库的防洪能力包括:水库的允许最高水位、防洪限制水位和水库防洪 运行标准等重要指标。上述指标在规划设计或管理运行中都已作过规定,但洪水 过后,因水文资料系列延长可能导致设计洪水加大,以及水库工程设施发生变化 等原因,故仍有复核的必要。方法参照有关水库调洪演算资料。 三、兴利库容复核 兴利库容是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洪水过后,如水库发生泥 沙淤积现象,需对兴利库容进行估算。方法参照有关水库兴利调度计划方面的资 料。 四、水库泥沙淤积及恢复库容的方法 我国是多泥沙河流的国家, 在多沙河流上兴建的水库, 库容极易被泥沙 淤积。特别是中小型供水水库, 洪水过后泥沙淤积严重,有些水库甚至完全失去 了蓄水的作用。可见,水库泥沙淤积直接关系到水库防洪能力和兴利库容的大小。 因此, 如水库发生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洪水过后必须采取包括工程措施和调度 运行在内的综合措施, 清除淤积在水库中的泥沙。 清除水库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在水库设置排沙底孔或排沙隧 洞或旁泄渠道(管道)等。调度运行措施主要有: 1. 蓄清排浑:采用汛期降低水位, 宣泄高含沙水流的水库运用方式, 使 每年 7~8 月河流挟带的大部分泥沙被排出库外。 2. 空库冲刷:采用定期泄空水库的运行方式, 将靠近坝的淤积泥沙冲出 水库, 并在淤积物中冲刷出一个主槽, 该主槽成为蓄水库容的一部分。 3. 异重流排沙:利用汛期来水泥沙含量高、极易在水库形成异重流的条 件, 及时通过排沙设施将异重流排出库外, 减少泥沙在库区的淤积。 4. 高渠冲滩:利用库区高滩深槽的淤积形态,修建引渠,拦引河水到沿 库周边修建的冲刷 沟, 人为增加势能, 依靠重力侵蚀与水力冲刷的作用对淤滩进行破坏与输移, 将泥沙排出库外。 5. 虹吸:利用坝上下游之间的水头差作为原动力, 将水库泥沙通过虹吸 排入下游河道。 第二节 土石坝的修复
土石坝易受洪水影响发生裂缝、坝体滑坡,坝身、坝基及沿山体绕坝渗 漏,浆砌石坝也可能会产生裂缝和漏水的情况,洪水过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 处理。 、土坝裂缝的处理 土坝裂缝就其成因可分为干缩、冻融裂缝、沉陷裂缝和滑坡裂缝;按其 走向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龟裂。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开挖回填法 开挖回填法是裂缝处理比较彻底和一种方法,适用于深度不大的表层裂 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 (1)干缩裂缝的处理。对均质土坝坝面产生的干缩小裂缝(缝宽小于5mm, 深度小于0.5m),一般在坝体浸水后可自行闭合,也可不加处理;如干缩裂缝较 深,雨水沿缝渗入,将会增大土体含水量,降低裂缝区域的土体抗剪强度,促 使裂缝发展,宜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处理前应先沿缝灌入少量石灰水,显示出 裂缝,再沿石灰痕迹挖槽,并把槽周洒湿,然后用相同土料回填,分层夯实, 在表面再填筑砂性保护层,对粘土斜墙的干缩裂缝,应将裂缝表层土全部清除, 按原设计的土料干容重分层填筑压实。 (②)横向裂缝的处理。横向裂缝因产生顺缝漏水,可能导致坝体穿孔,故 对大小横缝均要开挖回填,彻底处理。开挖时顺缝开槽。如裂缝较深,沟槽可开 挖为阶梯形。对于贯穿性横缝,开槽时还应开挖与裂缝成十字形相交的结合槽, 使沟槽呈梯形断面后再行回填。 (3)纵向裂缝处理。由于不均匀沉陷产生的纵向裂缝,如宽度和深度较小, 对坝身安全无较大威胁,可只封闭缝口,防止雨水渗入;或先封闭缝口,待沉陷 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处理。如纵向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大,则应开挖回填处理 2.灌浆法 当土坝裂缝很深或很多,开挖困难或会危及坝坡稳定时,则以采用灌浆 法处理为宜。对坝体内部裂缝,应采用灌浆法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灌浆孔布置。应根据调査、探测所掌握的土坝裂缝分布、位置、深度 及施工时坝体填筑的质量和蓄水后坝体渗漏等资料拟定。 (2)灌浆压力。灌浆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灌浆质量,要在保证坝体安全 的前提下,选用灌浆压力。 (3)浆液配制。配制的浆液要满足流通性、析水性好以及收缩性小的要求
土石坝易受洪水影响发生裂缝、坝体滑坡,坝身、坝基及沿山体绕坝渗 漏, 浆砌石坝也可能会产生裂缝和漏水的情况, 洪水过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 处理。 一、土坝裂缝的处理 土坝裂缝就其成因可分为干缩、冻融裂缝、沉陷裂缝和滑坡裂缝;按其 走向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龟裂。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 开挖回填法 开挖回填法是裂缝处理比较彻底和一种方法, 适用于深度不大的表层裂 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 (1)干缩裂缝的处理。对均质土坝坝面产生的干缩小裂缝(缝宽小于 5mm, 深度小于 0.5m), 一般在坝体浸水后可自行闭合, 也可不加处理;如干缩裂缝较 深, 雨水沿缝渗入, 将会增大土体含水量, 降低裂缝区域的土体抗剪强度, 促 使裂缝发展, 宜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处理前应先沿缝灌入少量石灰水, 显示出 裂缝, 再沿石灰痕迹挖槽, 并把槽周洒湿, 然后用相同土料回填, 分层夯实, 在表面再填筑砂性保护层, 对粘土斜墙的干缩裂缝, 应将裂缝表层土全部清除, 按原设计的土料干容重分层填筑压实。 (2)横向裂缝的处理。横向裂缝因产生顺缝漏水, 可能导致坝体穿孔, 故 对大小横缝均要开挖回填, 彻底处理。开挖时顺缝开槽。如裂缝较深, 沟槽可开 挖为阶梯形。对于贯穿性横缝, 开槽时还应开挖与裂缝成十字形相交的结合槽, 使沟槽呈梯形断面后再行回填。 (3)纵向裂缝处理。由于不均匀沉陷产生的纵向裂缝, 如宽度和深度较小, 对坝身安全无较大威胁, 可只封闭缝口, 防止雨水渗入;或先封闭缝口, 待沉陷 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处理。如纵向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大, 则应开挖回填处理。 2.灌浆法 当土坝裂缝很深或很多, 开挖困难或会危及坝坡稳定时, 则以采用灌浆 法处理为宜。对坝体内部裂缝, 应采用灌浆法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灌浆孔布置。应根据调查、探测所掌握的土坝裂缝分布、位置、深度 及施工时坝体填筑的质量和蓄水后坝体渗漏等资料拟定。 (2)灌浆压力。灌浆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灌浆质量,要在保证坝体安全 的前提下, 选用灌浆压力。 (3)浆液配制。配制的浆液要满足流通性、析水性好以及收缩性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