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3年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13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张 家港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港城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聚焦“810工程”,实施 “六大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落实,攻坚克难求实效,全力抓好稳增长、促转型、 惠民生各项工作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34 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922.56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 1.3:57.4:41.3调整为1.4:55.6:43.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3.51万元, 按现行汇率折3.86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7.2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 2.82万美元。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λ450.71亿元,增长9.0%。其中,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154.18亿元,增长3.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四项 主体税种入库86.56亿元,增长2.3%。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145.02亿元,增长1.5%,完 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支出113.15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78.0%;完成民 生支出78.3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5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金融发展积极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3.43亿元,本外币贷款 余额1980.88亿元,分别增长10.2%和10.7%。存款中,居民储蓄余额837.45亿元,增长 11.5%。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69.19亿元,增长25.0%。年末全市证券开户
2013年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13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张 家港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港城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聚焦“810工程”,实施 “六大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落实,攻坚克难求实效,全力抓好稳增长、促转型、 惠民生各项工作。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34 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922.56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 1.3:57.4:41.3调整为1.4:55.6:43.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3.51万元, 按现行汇率折3.86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7.2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 2.82万美元。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50.71亿元,增长9.0%。其中,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154.18亿元,增长3.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四项 主体税种入库86.56亿元,增长2.3%。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145.02亿元,增长1.5%,完 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支出113.15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78.0%;完成民 生支出78.3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5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金融发展积极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3.43亿元,本外币贷款 余额1980.88亿元,分别增长10.2%和10.7%。存款中,居民储蓄余额837.45亿元,增长 11.5%。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69.19亿元,增长25.0%。年末全市证券开户 概 况 1
张家港统计年鉴 数17.56万户,增长3.1%,全年股票成交金额1228.11亿元,增长59.9%。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产量27.23万吨,减少2.9%。油料总产量4492吨,增 加11.2%:棉花总产量48吨,减少9.4%。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3亿元,其中 农业产值29.99亿元,林业产值6.75亿元,牧业产值4.61亿元,渔业产值5.09亿元,农 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9亿元。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42.35亿元,可比增长3.3%。完成工业 总产值5630.35亿元,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922.05亿元,增长 3.5%;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071.75亿元;工业利税218.92亿元,工业利润115.12亿元。 工业用电量256.85亿千瓦时,增长4.1%。冶金、纺织、机电、化工、粮油食品和建材 六大行业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为93.9%,其中冶金占49.4%、纺织占 15.2%、机电占12.9%、化工占10.3%、粮油食品占4.5%、建材占1.6%。全年销售收入超 亿元的工业企业有378家,其中,超1000亿元的有1家,超200亿元的有1家,超100亿元 的有4家,超50亿元的有4家,超20亿元的有17家,超10亿元的有29家。沙钢集团连续 五年入围世界500强、列第318位。十大集团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14.14亿元,增长 5.6%。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食用植物油99.35万吨,比上年增加27.2%;黄酒 5.54万千升,增长3.8%;布2291万米,减少4.5%;服装16447万件,增长8.7%;纯碱 54.88万吨,减少14.3%;化学肥料29.98万吨,增长6.7%;化学农药7529吨,减少 25.6%;水泥316.51万吨,增长5.1%;玻璃3012.38万重箱,减少0.8%;成品钢材 3662.14万吨,增长6.4%;铜材5.17万吨,增长7.4% 消费市场增长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和零售业358.79亿元,住宿业和餐饮业55.01 亿元。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
数17.56万户,增长3.1%,全年股票成交金额1228.11亿元,增长59.9%。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产量27.23万吨,减少2.9%。油料总产量4492吨,增 加11.2%;棉花总产量48吨,减少9.4%。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3亿元,其中 农业产值29.99亿元,林业产值6.75亿元,牧业产值4.61亿元,渔业产值5.09亿元,农 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9亿元。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42.35亿元,可比增长3.3%。完成工业 总产值5630.35亿元,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922.05亿元,增长 3.5%;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071.75亿元;工业利税218.92亿元,工业利润115.12亿元。 工业用电量256.85亿千瓦时,增长4.1%。冶金、纺织、机电、化工、粮油食品和建材 六大行业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为93.9%,其中冶金占49.4%、纺织占 15.2%、机电占12.9%、化工占10.3%、粮油食品占4.5%、建材占1.6%。全年销售收入超 亿元的工业企业有378家,其中,超1000亿元的有1家,超200亿元的有1家,超100亿元 的有4家,超50亿元的有4家,超20亿元的有17家,超10亿元的有29家。沙钢集团连续 五年入围世界500强、列第318位。十大集团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14.14亿元,增长 5.6%。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食用植物油99.35万吨,比上年增加27.2%;黄酒 5.54万千升,增长3.8%;布22291万米,减少4.5%;服装16447万件,增长8.7%;纯碱 54.88万吨,减少14.3%;化学肥料29.98万吨,增长6.7%;化学农药7529吨,减少 25.6%;水泥316.51万吨,增长5.1%;玻璃3012.38万重箱,减少0.8%;成品钢材 3662.14万吨,增长6.4%;铜材5.17万吨,增长7.4%。 消费市场增长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和零售业358.79亿元,住宿业和餐饮业55.01 亿元。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 2 张家港统计年鉴
概况 类、书报杂志类、汽车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49.1%、21.4%、13.3%、10.6%、9.6%。全 年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2561.90亿元,增长31.2%,其中生产资料市场为2433.85亿元, 增长33.1%。其中,玖隆物流园、保税区化工品原料市场、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成交额 分别达到1187.62亿元、659.58亿元和317.67亿元。 对外贸易规模稳定。全市全年完成进出口32.19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 出口128.24亿美元,同比增长0.1%;进口19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出口总额按 企业类别分:国泰集团出口26.97亿美元,增长22.9%;自营生产企业出口65.43亿美 元,增长0.4%;三资企业出口35.83亿美元,减少7.3%。张家港口岸完成口岸货物吞吐 量2.6亿吨,增长4.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0.51亿吨,增长1.1%。 招商引资转型优化。新批三资企业108家,完成注册外资17.05亿美元,到账外资 7.00亿美元。全市新批超千万美元投资项目51个,新增注册外资16.9亿美元,占全市 总额的99.3%;新批增资项目41个,新增注册外资3.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21.7%。服 务业注册外资6.39亿美元,增加12.6%,占全市注册外资的37.5%。开发区龙头效应凸 显。“二区一园”(保税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扬子江冶金工业园)的注册外 资、到账外资分别占全市的79.6%和87.3% 境外投资势头良好。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9个,投资总额3.66亿美元。其 中,中方出资额2.79亿美元;新签境外工程、劳务合同额2.00亿美元,完成境外工程 劳务营业额2.56亿美元 投资结构优化改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70.56亿元,增长9.6%。其 中,完成工业投资440.19亿元,增长6.7%,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57.1%。服务业投 资330.00亿元,增长14.0%,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42.8%
类、书报杂志类、汽车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49.1%、21.4%、13.3%、10.6%、9.6%。全 年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2561.90亿元,增长31.2%,其中生产资料市场为2433.85亿元, 增长33.1%。其中,玖隆物流园、保税区化工品原料市场、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成交额 分别达到1187.62亿元、659.58亿元和317.67亿元。 对外贸易规模稳定。全市全年完成进出口322.19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 出口128.24亿美元,同比增长0.1%;进口19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出口总额按 企业类别分:国泰集团出口26.97亿美元,增长22.9%;自营生产企业出口65.43亿美 元,增长0.4%;三资企业出口35.83亿美元,减少7.3%。张家港口岸完成口岸货物吞吐 量2.6亿吨,增长4.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0.51亿吨,增长1.1%。 招商引资转型优化。新批三资企业108家,完成注册外资17.05亿美元,到账外资 7.00亿美元。全市新批超千万美元投资项目51个,新增注册外资16.9亿美元,占全市 总额的99.3%;新批增资项目41个,新增注册外资3.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21.7%。服 务业注册外资6.39亿美元,增加12.6%,占全市注册外资的37.5%。开发区龙头效应凸 显。“二区一园”(保税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扬子江冶金工业园)的注册外 资、到账外资分别占全市的79.6%和87.3%。 境外投资势头良好。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9个,投资总额3.66亿美元。其 中,中方出资额2.79亿美元;新签境外工程、劳务合同额2.00亿美元,完成境外工程 劳务营业额2.56亿美元。 投资结构优化改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70.56亿元,增长9.6%。其 中,完成工业投资440.19亿元,增长6.7%,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57.1%。服务业投 资330.00亿元,增长14.0%,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42.8%。 概 况 3
张家港统计年鉴 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18亿元,增长17.2%。商品房 施工面积529.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4.80万平方米。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110.44万 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6.44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74.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 额111.62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36.11亿元、期房销售额75.51亿元 城乡一体 住房保障工程加速推进。全年搬迁户数1.16万户,新开工安置房面积409万平方 米、竣工404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1万户。建设改造临时安置过渡点99个、10779套。 开工保障性住房23万平方米、3565套(户),竣工31万平方米、5251套(户)。新增 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42万人。复垦土地2112亩。 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保留村庄布点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计 划、10个镇辖办事处控制性详规。沙洲湖工程全面完工。暨阳湖欢乐世界扩建项目竣 工开园。金港新城、锦丰·沙洲新城、凤凰新城等片区新城建设稳步推进,镇区三年 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交通建设不断推进。沪通铁路张家港枢纽站区规划方案基本确定,增设张家港北 站获得批准。疏港高速公路清障工作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新泾路、晨丰公 路、杨锦公路、港华路等道路新建、改造工程竣工。申张线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全市公交营运汽车达629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6904万人次。机动车辆较快增长,运输 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32.32万辆,其中汽车23.91万辆,比上年增长 17.4%。全年新增私牌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增长19.1%,年底全市私牌汽车保有量达 20.25万辆 重点工程推进有力。通洲沙西水道综合整治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双狮物流至 老沙码头百年一遇江堤改造顺利完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高职园区等39项代建工程
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18亿元,增长17.2%。商品房 施工面积529.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4.80万平方米。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110.44万 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6.44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74.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 额111.62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36.11亿元、期房销售额75.51亿元。 城乡一体 住房保障工程加速推进。全年搬迁户数1.16万户,新开工安置房面积409万平方 米、竣工404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1万户。建设改造临时安置过渡点99个、10779套。 开工保障性住房23万平方米、3565套(户),竣工31万平方米、5251套(户)。新增 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42万人。复垦土地2112亩。 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保留村庄布点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计 划、10个镇辖办事处控制性详规。沙洲湖工程全面完工。暨阳湖欢乐世界扩建项目竣 工开园。金港新城、锦丰·沙洲新城、凤凰新城等片区新城建设稳步推进,镇区三年 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交通建设不断推进。沪通铁路张家港枢纽站区规划方案基本确定,增设张家港北 站获得批准。疏港高速公路清障工作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新泾路、晨丰公 路、杨锦公路、港华路等道路新建、改造工程竣工。申张线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全市公交营运汽车达629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6904万人次。机动车辆较快增长,运输 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32.32万辆,其中汽车23.91万辆,比上年增长 17.4%。全年新增私牌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增长19.1%,年底全市私牌汽车保有量达 20.25万辆。 重点工程推进有力。通洲沙西水道综合整治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双狮物流至 老沙码头百年一遇江堤改造顺利完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高职园区等39项代建工程 4 张家港统计年鉴
概况 有序推进,其中13项竣工并交付使用。老城区防汛能力提升三期工程、谷渎港清淤截 污、背街小巷和里弄改造等工程如期竣工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标准完成城市环境“四大整治四大提升”各项任务, 启动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规划。梁丰路街景立面改造顺利完成。南丰、凤凰创 建苏州市美丽城镇示范镇通过阶段性预验收。高标准推进10个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 建设,建成18个省级“康居乡村”,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省级全域考核验收。餐厨废弃 物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市区全覆盖。市民网页综合服务系统、公共基础地 理信息系统等9个智慧港城信息化项目上线运行,入选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网上村委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成省重大信息化示范工程。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14084万元,电信业务总收入 70624万元。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家共有固定电话用户38.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58.98万户,互联网用户151.31万户。电信固定电话用户32.49万户;电信互联网用户 达61.03万户,其中3G业务的互联网用户数29.67万户;电信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9.78万 户,3G用户数达35.80万户 科技创新 载体功能不断提升。“两区一园”以“810工程”产业项目为依托,加快拓展发展 平台。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并投入运行;保税区获批省 进口食品监管样板区,成为全省最大的葡萄酒保税进口口岸。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全 国首批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机器人产业园获工信部批复设立,入选国家级示范 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冶金工业园联东U谷产业综合体正式签约,玖隆物流园保税库和 出口监管库获批。“810工程”十大科技载体建设全面加快,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34 万平方米。沙洲湖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清华大学华东锂电技术 研究院、哈工大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1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有序推进,其中13项竣工并交付使用。老城区防汛能力提升三期工程、谷渎港清淤截 污、背街小巷和里弄改造等工程如期竣工。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标准完成城市环境“四大整治四大提升”各项任务, 启动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规划。梁丰路街景立面改造顺利完成。南丰、凤凰创 建苏州市美丽城镇示范镇通过阶段性预验收。高标准推进10个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 建设,建成18个省级“康居乡村”,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省级全域考核验收。餐厨废弃 物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市区全覆盖。市民网页综合服务系统、公共基础地 理信息系统等9个智慧港城信息化项目上线运行,入选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网上村委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成省重大信息化示范工程。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14084万元,电信业务总收入 70624万元。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家共有固定电话用户38.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58.98万户,互联网用户151.31万户。电信固定电话用户32.49万户;电信互联网用户 达61.03万户,其中3G业务的互联网用户数29.67万户;电信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9.78万 户,3G用户数达35.80万户。 科技创新 载体功能不断提升。“两区一园”以“810工程”产业项目为依托,加快拓展发展 平台。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并投入运行;保税区获批省 进口食品监管样板区,成为全省最大的葡萄酒保税进口口岸。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全 国首批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机器人产业园获工信部批复设立,入选国家级示范 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冶金工业园联东U谷产业综合体正式签约,玖隆物流园保税库和 出口监管库获批。“810工程”十大科技载体建设全面加快,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34 万平方米。沙洲湖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清华大学华东锂电技术 研究院、哈工大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11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概 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