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关系 (1979一1988年) 单位:% 项目 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 关系 年度 (%) (%) 1979 2.0 7.0 低高型: 1980 6.0 6.4 通货膨胀率年均为2.73%; 1981 2.4 4.9 经济增长率年均为7.95%。 1982 1.9 8.3 1983 1.3 9.1 1984 2.8 12.0 1985 8.8 12.3 双高型: 1986 6.0 7.4 通货膨胀率年均为10.15%; 1987 7.3 9.3 经济增长率年均为10.10%。 1988 18.5 11.4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关系 (1979—1988年) 单位:%
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11.4% 国内生产总值 比上年增长 11.1% 10.4% 246619亿元 10.0% 10.1% 210871亿元 183868亿元 159878亿元 135823亿元 邓悦编制新华社发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3-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2004年 3.9% 2003年 2007年 1.2% 4.8% 2005年 2006年 密料来源:位家挂什同 1.8% 1.5% Q牌定编制新华杜发
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 单位:% 指 标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48 4.5 5.4 贪品 12.3 11.7 13.6 烟酒及用品 1.7 1.8 1.6 农着 -0.6 -0.9 0.2 家底设备用品及服务 1.9 1.9 2.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1 17 28 交通和通信 -0.9 -1.6 0.6 娱乐教宵文化用品及服务 -1.0 -0.7 -1.6 家统计 居任 4.5 4.5 4.4 令洛中细和好华补资
2.强制储蓄效应 ①定义: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 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 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 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②有害论:强制储蓄可以扩大政府投资,但由于物 价水平的上涨和实际利率的下降,其结果会使民 间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减少,导致民间资本积累 速度下降,并使企业历年所累积的折旧不能满足 设备更新需要,从而减少民间资本存量。民间资 本和投资的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 张强制储蓄的部分。因此,强制储蓄的结果不会 带来社会总投资的扩大
2.强制储蓄效应 ①定义: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 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 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 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②有害论:强制储蓄可以扩大政府投资,但由于物 价水平的上涨和实际利率的下降,其结果会使民 间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减少,导致民间资本积累 速度下降,并使企业历年所累积的折旧不能满足 设备更新需要,从而减少民间资本存量。民间资 本和投资的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 胀强制储蓄的部分。因此,强制储蓄的结果不会 带来社会总投资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