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一)市场导向型动机 1.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2.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 3.接近目标市场 4.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 制计透价質多大考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一)市场导向型动机 1.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2.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 3.接近目标市场 4.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
(二)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 1.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 2.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 要素方面的考虑 3.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 4. 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 成本的考虑 5.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专利与专有技术等 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武衡价質6大考
(二)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 1.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 2.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 要素方面的考虑 3.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 4.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 成本的考虑 5.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专利与专有技术等 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三)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 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 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 (四)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 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五)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 目的: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 鼓励性政策
(三)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 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 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 (四)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 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五)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 目的: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 鼓励性政策
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它产生 于本世纪60年代初,在这以前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这说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最多40年的历史)。1960年,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 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以后美国学者金德尔 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又对这一理论 作了发展和补充。 制武酒价質多大孝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它产生 于本世纪60年代初,在这以前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这说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最多40年的历史)。1960年,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 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 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以后美国学者金德尔 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又对这一理论 作了发展和补充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 (Raymond 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 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的 维农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与产 品的生命周期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理论既可以 用来解释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也可以用来解 释对外直接投资。 制计爱价質6大考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 (Raymond 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 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的 ,维农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与产 品的生命周期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理论既可以 用来解释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也可以用来解 释对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