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卧分贸易+学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课程编号:FN3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 授课对象: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财务、营销、会计、保险、经济、法律 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日语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史燕平、刘园、蒋先玲、吴青、温晓芳、杨晓泉等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 指定教材:刘舒年主编,《国际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原理,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国际金融现象,及对现实问 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为今后深入学习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市场等金融细化的 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及其相关业务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运做与国际货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 与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外汇业务、国际金融市场、对外贸易信贷业务、国际 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介绍国际收支概念的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并分析狭义的 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之间的区别。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工作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内容介绍国际 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和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账户之间的相 第1页共10页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课程编号:FIN3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 授课对象: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财务、营销、会计、保险、经济、法律、 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日语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学 分:2 学分 主讲教师:史燕平、刘园、蒋先玲、吴青、温晓芳、杨晓泉等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 指定教材:刘舒年主编,《国际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原理,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国际金融现象,及对现实问 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为今后深入学习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市场等金融细化的 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及其相关业务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运做与国际货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 与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外汇业务、国际金融市场、对外贸易信贷业务、国际 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课时:2 周,共 4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介绍国际收支概念的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并分析狭义的 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之间的区别。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工作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内容介绍国际 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和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账户之间的相 第 1 页 共 10 页
游 制卧所贸多+学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互关系,介绍如何正确地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通过对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的分析,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 衡。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般原因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经济周期、国民收入、经济结构、货币 价值和偶发性因素等,并指出其中哪些因素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根本性不 平衡,哪些因素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暂时性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分析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措施 分析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政策措施如外汇缓冲政策、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等。 第三节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对国际储备资产的四种形式即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F中的储备头寸 和特别提款权进行具体分析,并分析国际储备的作用。 二、国际储备的管理 分析影响国际储备水平和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介绍特里芬提出的储备 与进口比率法。介绍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思考题: 1、试述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关系。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项目及其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与作用 3、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简述国际储备结构原理的基本原则。 5、简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中的作用。 参考书目: 1、易纲、张磊著,《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梁峰主编,《国际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2页共10页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互关系,介绍如何正确地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通过对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的分析,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 衡。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般原因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经济周期、国民收入、经济结构、货币 价值和偶发性因素等,并指出其中哪些因素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根本性不 平衡,哪些因素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暂时性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分析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措施 分析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政策措施如外汇缓冲政策、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等。 第三节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和作用 对国际储备资产的四种形式即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 IMF 中的储备头寸 和特别提款权进行具体分析,并分析国际储备的作用。 二、国际储备的管理 分析影响国际储备水平和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介绍特里芬提出的储备 与进口比率法。介绍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思考题: 1、试述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关系。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项目及其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与作用 3、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简述国际储备结构原理的基本原则。 5、简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中的作用。 参考书目: 1、易纲、张磊著,《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2、梁峰主编,《国际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4、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 页 共 10 页
”制卧份贸易+学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5、陈雨露主编,《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春钱,《中国国际收支核算与调控》,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课时:3周,共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 一、外汇的定义 分析静态的外汇和动态的外汇、广义的外汇和狭义的外汇。 二、汇率的概念、标价方法及其种类 重点掌握汇率含义,零售外汇市场的标价方法及其买卖汇率,并从不同角 度介绍汇率。 第二节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结合历史上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历史事实重点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通 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经济增长率、中央银行的干预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对 汇率的影响。 第三节汇率变动及其经济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涵义和计算方法 正确理解汇率变动的定义和计算汇率变动的幅度。 二、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从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一国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汇率 变动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第四节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度 分析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二、浮动汇率制度 分析浮动汇率制度的类型以及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三、联系汇率制度 对我国香港地区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进行介绍。 第五节外汇管制与人民币汇率 一、外汇管制概述(自学) 第3页共10页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5、陈雨露主编,《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6、陈春钱,《中国国际收支核算与调控》,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年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课时:3 周,共 6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概述 一、外汇的定义 分析静态的外汇和动态的外汇、广义的外汇和狭义的外汇。 二、汇率的概念、标价方法及其种类 重点掌握汇率含义,零售外汇市场的标价方法及其买卖汇率,并从不同角 度介绍汇率。 第二节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结合历史上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历史事实重点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通 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经济增长率、中央银行的干预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对 汇率的影响。 第三节 汇率变动及其经济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涵义和计算方法 正确理解汇率变动的定义和计算汇率变动的幅度。 二、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从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一国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汇率 变动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第四节 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度 分析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二、浮动汇率制度 分析浮动汇率制度的类型以及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三、联系汇率制度 对我国香港地区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进行介绍。 第五节 外汇管制与人民币汇率 一、外汇管制概述(自学) 第 3 页 共 10 页
制卧份贸易+学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学习外汇管制的基本概念,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外汇管制的弊端。 二、货币可兑换 学习不可兑换货币、经常项下可兑换货币、全面可兑换货币和MF协定 第八条款会员国的有关内容。 三、我国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可兑换 介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现行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框架及其主 要内容,并对人民币可兑换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思考题: 1、区分不同形态外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外汇零售市场买卖汇率与标价方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简述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4、什么是经常项目下货币的可兑换? 5、简述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6、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参考书目: 1、易纲、张磊著,《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克拉克(Clark E.),《国际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史燕平编,《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梁峰主编,《国际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章外汇业务与汇率折算 课时:4周,共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正确理解外汇市场的含义,并介绍外汇市场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当今外汇 市场的主要特点。 二、外汇市场的参加者 对外汇市场的参加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一般客户和中央银行进行介 绍。 第4页共10页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学习外汇管制的基本概念,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外汇管制的弊端。 二、货币可兑换 学习不可兑换货币、经常项下可兑换货币、全面可兑换货币和 IMF 协定 第八条款会员国的有关内容。 三、我国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可兑换 介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现行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框架及其主 要内容,并对人民币可兑换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思考题: 1、区分不同形态外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外汇零售市场买卖汇率与标价方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简述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4、什么是经常项目下货币的可兑换? 5、简述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6、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参考书目: 1、易纲、张磊著,《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2、克拉克(Clark E.),《国际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史燕平编,《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梁峰主编,《国际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三章 外汇业务与汇率折算 课时:4 周,共 8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正确理解外汇市场的含义,并介绍外汇市场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当今外汇 市场的主要特点。 二、外汇市场的参加者 对外汇市场的参加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一般客户和中央银行进行介 绍。 第 4 页 共 10 页
溢 制卧爱分货易+学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第二节外汇业务 一、即期外汇业务与套汇业务 对即期外汇业务的交割 二、远期外汇业务与择远期外汇业务 三、掉期业务 四、套利业务 第三节进出口报价 一、合理运用汇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 掌握运用汇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基本原则。 二、即期汇率与进口报价 三、远期汇率与进出口报价 运用案例进行说明。 思考题: 1、如何运用远期外汇业务进行保值和投机? 2、外汇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当代外汇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3、各种外汇交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参考书目: 1、吴俊德等合著,《外汇交易及资金管理》,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 2、克拉克(Clark E.),《国际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史燕平编,《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梁峰主编,《国际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国际金融市场 课时:4周,共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产生和发展过程。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5页共10页
国际金融原理与实务 第二节 外汇业务 一、即期外汇业务与套汇业务 对即期外汇业务的交割 二、远期外汇业务与择远期外汇业务 三、掉期业务 四、套利业务 第三节 进出口报价 一、合理运用汇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 掌握运用汇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基本原则。 二、即期汇率与进口报价 三、远期汇率与进出口报价 运用案例进行说明。 思考题: 1、如何运用远期外汇业务进行保值和投机? 2、外汇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当代外汇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3、各种外汇交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参考书目: 1、吴俊德等合著,《外汇交易及资金管理》,中信出版社 1996 年版。 2、克拉克(Clark E.),《国际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史燕平编,《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梁峰主编,《国际金融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四章 国际金融市场 课时:4 周,共 6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产生和发展过程。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 5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