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指针向右偏(左盘高)就向左调节衡螺母)(3)把 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 平衡。(4)读数:m物砝码+m游码示数 2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 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30、密度计算公式:p="。单位:kg/m3 g ×103kg/m2-1g/(cm3。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 3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速度的计算公式:y= 1 m/s=3. 6km/h 32、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真,在積确测量时,要值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 变物体的形状 3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 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 只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第 6 页 共 26 页 如果指针向右偏(左盘高)就向左调节平衡螺母)(3)把 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 平衡。(4)读数:m 物=m 砝码+ m 游码示数 2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 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30、密度计算公式: v m = 。单位:kg/m3 g/cm3 1 ×103 kg/m3 =1g/cm3。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 3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速度的计算公式: t s v = 1 m/s=3.6km/h 32、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 变物体的形状。 3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 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 只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36.惯性:物体保持迳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一切物体 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 无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7、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8、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 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Q 39、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受到的 重力跟宝的质量成正比QG三mg 重力的方向:竖真向下(指向地心)。 40、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 力平衡,实验过程略)实验结果: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 俠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 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e 41、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第 7 页 共 26 页 36.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一切物体 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 无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7、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8、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 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39、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受到的 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40、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 力平衡,实验过程略)实验结果: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 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 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1、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 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 成气垫)。 42、杠杆的平衡条件:F11=F2l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aF<F2°特点是省力,但 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L F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 等臂杠杆:L=L2F=F。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 天平) 43、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 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抡重),但不 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 的杠杆) 45、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9总(G为总 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h(n同上,h为重物
第 8 页 共 26 页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 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 成气垫)。 42、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l2.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 F1<F2。特点是省力,但 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 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 等臂杠杆:L1=L2, 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 天平) 43、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 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 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 的杠杆)。 45、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n G F 总 = (G 为总 重,n 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 h(n 同上,h 为重物
被提升的高度)。 46、压力:(水平面时:F=G物)[压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47、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 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Q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②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48、压强公式:p F 49、增大压强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 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 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50、液体压强特点:①液体对容器底和璧都有压强,②液体 内鄧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 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 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1、液体压强计算:p=液gh,液压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 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第 9 页 共 26 页 被提升的高度)。 46、压力:(水平面时:F=G 物)[压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47、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 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显。 ②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显。 48、压强公式: s F p = 49、增大压强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 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 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50、液体压强特点:①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②液体 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 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 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1、液体压强计算: p = 液gh ,液压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 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