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 答案F我国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并没有消除。 2.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负责人按法定原则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 则。() 答案F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负责人按法定原则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 族平等原则。 3.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F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局面。 4.某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改自治区旅游条例,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答案T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答案F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6.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答案T 选择题 7.(2017课标Ⅱ,18)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 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 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社区里的各族群众一起欢庆民族节日,体现了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正确切题。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同过民族节 体现了相互尊重、文化交融,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各民族实现共同 繁荣的有效途径。③与题意不符。故选
1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 ) 答案 F 我国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并没有消除。 2.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负责人按法定原则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 则。( ) 答案 F 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负责人按法定原则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 族平等原则。 3.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答案 F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局面。 4.某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改自治区旅游条例,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答案 T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 答案 F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6.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 答案 T 二、选择题 7.(2017 课标Ⅱ,18)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 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 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 )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社区里的各族群众一起欢庆民族节日,体现了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正确切题。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同过民族节, 体现了相互尊重、文化交融,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各民族实现共同 繁荣的有效途径。③与题意不符。故选 C
8.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 民族语言和文字教学,各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受到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忱拥护。这体现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民族团结能保障民族平等 ③民族区域自治权由自治地方人大行使 ④民族区域自治能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题意反映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制定的民族教育条例得到实施,使得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 承,反映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大行使了自治权,体现了民族文化权利的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受到 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忱拥护,表明民族区域自治能巩固新型民族关系,①④正确。②不合题意。民族区域自 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人大和政府行使,③错误 9.(②2014安徽文综,5)“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 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的人生。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 基础,民族团结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②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10.2018年1月14日,乌鲁木齐市“两会”代表就全面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建言献策,倡议设立民族团结 专项资金。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④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8.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 民 族语言和文字教学,各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受到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忱拥护。这体现 (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民族团结能保障民族平等 ③民族区域自治权由自治地方人大行使 ④民族区域自治能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题意反映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制定的民族教育条例得到实施,使得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 承,反映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大行使了自治权,体现了民族文化权利的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受到 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忱拥护,表明民族区域自治能巩固新型民族关系,①④正确。②不合题意。民族区域自 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人大和政府行使,③错误。 9.(2014 安徽文综,5)“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 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的人生。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 基础,民族团结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②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10.2018 年 1 月 14 日,乌鲁木齐市“两会”代表就全面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建言献策,倡议设立民族团结 专项资金。其依据在于 (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④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①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②错误。设立民族 团结专项资金,是基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③④正确表述了民族团结的意义。故选B。 11.(2018江苏单科,16)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 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 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 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答案B题意反映我国通过扶贫,促进了毛南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 繁荣原则,B项正确。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A项中“关键”表述错误。题意没有指向民 族区域自治及其意义,C、D项不合题意 12.(2018海南单科,15)198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截至2016年,全国有21个 省直辖市办有内地西藏班(校),在校生达2.98万名,累计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及以上各类人才3.6万余 名。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 ①是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②是消除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必由之路 ③是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 ④说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涉及教育事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西藏人才素质,促进各民族繁荣,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①③正确。民族文化有差异性,其发展也是一个过程,②中的“消除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表述不 科学,且“必由之路”说法绝对。自治权包括文化自治权,涵盖了教育方面,④错误。 13.近五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年 均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9%,GDP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对这些成绩取得的 认识,正确的是() ①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落实 ②是我国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 ③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④根本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逐年加大帮扶力度
3 答案 B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①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②错误。设立民族 团结专项资金,是基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③④正确表述了民族团结的意义。故选 B。 11.(2018 江苏单科,16)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 30 年扶贫开 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 77%减少到目前的 15%,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 1987 年的 27 倍和 40 倍。这表明( ) 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答案 B 题意反映我国通过扶贫,促进了毛南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 繁荣原则,B 项正确。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A 项中“关键”表述错误。题意没有指向民 族区域自治及其意义,C、D 项不合题意。 12.(2018 海南单科,15)1984 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截至 2016 年,全国有 21 个 省直辖市办有内地西藏班(校),在校生达 2.98 万名,累计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及以上各类人才 3.6 万余 名。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 ) ①是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②是消除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必由之路 ③是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 ④说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涉及教育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西藏人才素质,促进各民族繁荣,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①③正确。民族文化有差异性,其发展也是一个过程,②中的“消除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表述不 科学,且“必由之路”说法绝对。自治权包括文化自治权,涵盖了教育方面,④错误。 13.近五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7%,固定资产投资年 均增长 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4.9%,GDP 增速高于全国 0.5 个百分点。对这些成绩取得的 认识,正确的是( ) ①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落实 ②是我国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 ③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④根本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逐年加大帮扶力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题干主要强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得到了较大发展,逐步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①②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 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错误。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在 于民族地区自己奋斗,④错误。 14.(2018全国文综Ⅱ,17)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15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519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 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 名西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 式”援藏是() ①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 ②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 ③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④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题意指向的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意义,与②中的“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 展”之间涉及的不是一个问题,且“基础”说法明显错误。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根本上要靠西 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④中的“根本保障”说法有误。①③正确表述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意 义。B项正确。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 政平衡制度。完成下题。 15.(2014课标I,15)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 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考点定位: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国家对民族省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有利 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但不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也不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 自治权的措施,故排除①②。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
4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题干主要强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得到了较大发展,逐步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①②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 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错误。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在 于民族地区自己奋斗,④错误。 14.(2018 全国文综Ⅱ,17)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 2015 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 519 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 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 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 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 名西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 式”援藏是( ) ①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 ②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 ③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④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题意指向的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意义,与②中的“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 展”之间涉及的不是一个问题,且“基础”说法明显错误。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根本上要靠西 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④中的“根本保障”说法有误。①③正确表述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意 义。B 项正确。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 政平衡制度。完成下题。 15.(2014 课标Ⅰ,15)2010—2012 年,中央财政对 8 个民族省区(即 5 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 3 个 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 26 055 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考点定位: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国家对民族省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有利 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但不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也不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 自治权的措施,故排除①②。③④正确切题,故选 D
16.(2016海南单科,13)截至2015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 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300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3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48件, 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 议、决定的制定() 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大及人民政府,故①说法错 误;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等权益进一步实现,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②正确;扩大政府职责范围的说法错误,③不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 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 力,④正确。 17.少数民族戏剧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苗剧、侗戏、客家山歌戏等25个地方剧 种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争奇斗艳。但时至今日,苗剧、仫佬戏名存实亡,牛娘戏、鹿儿戏等14个小种濒 临消失。若围绕“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主题向自治机关建言献策,以下合理的是() ①设立戏剧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为各民族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保障 ②推动少数民族剧目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设立少数民族戏剧示范基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进程 ④行使文化管理自治权,把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纳入文化惠民工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推动少数民族剧目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并不一定能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②中的“确保”说法 有误。设立少数民族戏剧示范基地,与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进程之间搭配不当,③不选。要实现少 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民族自治机关行使文化自治权,需要加强对戏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 入,①④正确 18.7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各民族心连心、手挽手,成功打造了一条 边疆亮丽风景线,守护好祖国的“北大门”。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B.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5 16.(2016 海南单科,13)截至 2015 年 7 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 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 300 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123 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148 件, 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 议、决定的制定( ) 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大及人民政府,故①说法错 误;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等权益进一步实现,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②正确;扩大政府职责范围的说法错误,③不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 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 力,④正确。 17.少数民族戏剧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苗剧、侗戏、客家山歌戏等 25 个地方剧 种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争奇斗艳。但时至今日,苗剧、仫佬戏名存实亡,牛娘戏、鹿儿戏等 14 个小种濒 临消失。若围绕“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主题向自治机关建言献策,以下合理的是( ) ①设立戏剧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为各民族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保障 ②推动少数民族剧目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设立少数民族戏剧示范基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进程 ④行使文化管理自治权,把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纳入文化惠民工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推动少数民族剧目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并不一定能确保各民族共同繁荣,②中的“确保”说法 有误。设立少数民族戏剧示范基地,与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进程之间搭配不当,③不选。要实现少 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民族自治机关行使文化自治权,需要加强对戏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 入,①④正确。 18.70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各民族心连心、手挽手,成功打造了一条 边疆亮丽风景线,守护好祖国的“北大门”。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B.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