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诱变育种的特点 (一)增加变异率,扩大变异谱在自然 界虽然也会产生自发的突变,但频率极 低,如仅靠等待这些“自然的恩赐”是完全 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研究指出,人工诱 变可使突变频率增加1,00倍左右。不仅 突变的频率增加,而且变异谱同时也有了 很大的差异,并可将数量性状推向更高的 水平。杂交基本上是原有基因的重组,从 本质上说并无“创造性”可言,而诱变则可 诱发自然界本来没有的全新类型,这样便 可迅速丰富作物的“基因库”,从而扩大了 选择范围,并提高了选择效果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 • (一)增加变异率,扩大变异谱 在自然 界虽然也会产生自发的突变,但频率极 低,如仅靠等待这些 “自然的恩赐 ”是完全 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研究指出,人工诱 变可使突变频率增加1,000倍左右。不仅 突变的频率增加,而且变异谱同时也有了 很大的差异,并可将数量性状推向更高的 水平。杂交基本上是原有基因的重组,从 本质上说并无 “创造性 ”可言,而诱变则可 诱发自然界本来没有的全新类型,这样便 可迅速丰富作物的 “基因库 ”,从而扩大了 选择范围,并提高了选择效果
(二)最适于进行“品种修缮”在正确选择亲 本和剂量等条件下,人工诱变有产生某种“点突 变”的特点,它可以只改变品种的某一缺点,而 不致损害或改变该品种的其他优良性状。而当 进行杂交时,除了得到所希望的性状以外,同 时有些不良性状也伴随而来。因此诱变育种适 于用来进行“品种修缮”( cultivar improvement)工作,尤其是在加速育成抗病 性品种方面有特殊的价值。这是因为要获得抗 病品种,常需要有个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 品种与具有抗病基因的野生类型杂交,但其杂 种后代必然分离,而且往往使某些经济性状变 劣,采用多次回交进行改进
(二)最适于进行 “品种修缮 ” 在正确选择亲 本和剂量等条件下,人工诱变有产生某种 “点突 变 ”的特点,它可以只改变品种的某一缺点,而 不致损害或改变该品种的其他优良性状。而当 进行杂交时,除了得到所希望的性状以外,同 时有些不良性状也伴随而来。因此诱变育种适 于用来进行 “ 品种修缮 ” ( cultivar improvement)工作,尤其是在加速育成抗病 性品种方面有特殊的价值。这是因为要获得抗 病品种,常需要有个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 品种与具有抗病基因的野生类型杂交,但其杂 种后代必然分离,而且往往使某些经济性状变 劣,采用多次回交进行改进
(三)打破旧连锁及进行染色体片 断的移置当品种的某一优良 性状和不良性状呈紧密连锁时,对 育种工作很不利,很难使其分离, 而今可用电离辐射,使染色体断 裂,把紧靠在一起的两个连锁基因 拆开,通过染色体交换,使之达成 新的结合,这是辐射育种一个出色 功能
• (三)打破旧连锁及进行染色体片 断的移置 当品种的某一优良 性状和不良性状呈紧密连锁时,对 育种工作很不利,很难使其分离, 而今可用电离辐射,使染色体断 裂,把紧靠在一起的两个连锁基因 拆开,通过染色体交换,使之达成 新的结合,这是辐射育种一个出色 功能
三、诱变育种的意义 (一)创造新的雄性不育源有些作物自然产生雄 性不育的发生率极低,不易被人类发现,而诱变产 生不育的比例能提高三十多倍,极易被选出利用。 从而使一些不易进行杂优育种的作物变为可能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改变植物的授粉 受精习性电离射线照射花粉可以克服某些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性,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西北农 学院在桃×杏以及番茄×葡萄的远缘杂交中,曾用 6Coy射线照射花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电离辐射 还可使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变为自交亲和, 反之辐射也可使正常可育的植物诱变成雄性不育 系,以改进杂种种子的生产
三、诱变育种的意义 • (一)创造新的雄性不育源 有些作物自然产生雄 性不育的发生率极低,不易被人类发现,而诱变产 生不育的比例能提高三十多倍,极易被选出利用。 从而使一些不易进行杂优育种的作物变为可能。 •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改变植物的授粉、 受精习性 电离射线照射花粉可以克服某些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性,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西北农 学院在桃×杏以及番茄×葡萄的远缘杂交中,曾用 60Coγ射线照射花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电离辐射 还可使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变为自交亲和, 反之辐射也可使正常可育的植物诱变成雄性不育 系,以改进杂种种子的生产
(三)其他独特用途例如促进孤雌生殖, 以加速获得纯系或用以固定杂种优势;诱发 染色体结构变异,以获得无籽果实新类型 (例如日本用染色体易位法创造无籽西 瓜);诱发染色体易位发生“平衡致死” ( balanced lethal)效应,以获得“稳定的” 杂种;诱发非整倍性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以 获得单体、缺体、三体等对遗传育种研究具 有特殊用途的整套宝贵材料;诱发体细胞突 变,以创造果树及无性繁殖作物的新品种 等
(三)其他独特用途 例如促进孤雌生殖, 以加速获得纯系或用以固定杂种优势;诱发 染色体结构变异,以获得无籽果实新类型 (例如日本用染色体易位法创造无籽西 瓜);诱发染色体易位发生 “平衡致死 ” (balanced lethal)效应,以获得 “稳定的 ” 杂种;诱发非整倍性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以 获得单体、缺体、三体等对遗传育种研究具 有特殊用途的整套宝贵材料;诱发体细胞突 变,以创造果树及无性繁殖作物的新品种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