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444-20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钻孔工基本图表.71 附录G(资料性附录)坑道施工(变更)竣工通知书. .77 附录H(资料性附录)主要采样方法与工作基本要求. .78 附录1(资料性附录)祥品制备台账及测试结果登记表.80 附录」(资料性附录)样品内、外检统计计算表.82 附录K(资料性附录)抽水试验及涌水量预算 附录L(资料性附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89 附录M(资料性附录)选矿试验产品最终指标表.92 附录N(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软件及轴助软件一览表.93 附录0(资料性附录)特高品位处理合理性检验. .95 附录P(资料性附录)矿体厚度计算 .96 附录Q(资料性附录)体积质量测试结果表 附录R(资料性附录)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 10 附录S(资料性附录)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界定 .102 附录T(资料性附录)勘查报告附图附表附件 .103 参考文献. 404444 .107
GB/T3344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可矿 产资源储量司,中国治金地质总向,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公 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物查中心、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本标准起草人:邓善德、杨强、万会、雍卫华,汪汉雨,白治、袁琦、李剑、高利民、张明燕,张起钻 王炳铨,程世洪、吴国强,杨兵、陈正国、杨志刚、周尚国、高同德、王婉琼,修艳敏,韩再生
GB/T33444-2016 引言 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有关条款,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 1999).结合《固体矿产地质物查规范总则》(GB/T13908一2002)、《矿产资源综合撕查评价规范》 (GB/T25283一2010)等技术标准,针对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特点及地质物查单位工作实际,在总结历 年来固体矿产勒查实践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为系统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全流程工作,加强矿产物查质量管理和监督管理,特编制本规范·作为地 质矿产标准体系中的通用技术标准,与相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
GB/T33444-2016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各项工作的目的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各勒查阶段、矿产勘查设计、地质 填图、重砂测量、地球物理物查(物探,下同)、地球化学勘查(化探,下同)、遥感地质调查、矿点检查与诃 价、矿产撇查测量、探矿工程(地表山地工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下同)、采样与样品制备测试、矿床开 采技术条件研究、矿石加工选怡技术性能研究资源储量估算可行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及资料提交等 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列 勘查各阶段,是开展固体矿产勒查答项工作及成果验收的依据之一,也是 固体矿产勘查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之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月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三日 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生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可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5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38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64 地质旷产术语分类代码 GB/7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139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地下水团量标准 GB/T1766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834 地质有产勘查测量规范 GB/T2528 、矿产资源综合查评价规范 3总则 3.1目的任务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任务是发现和评价可供进一步锄查或开采的矿床(体)。目的是为矿产勘查或 开发决策提供相关地质信息,最终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以降低矿床开发风险,取得最佳经济,社会 及生态环境效益 3.2基本内容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及手段,获取相关地质信 息,研究物查区(含矿区、井田,下同)地质特征,发现、圈定与控制矿体,研究评价矿床(体)地质特征、矿 石物质组成及质量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开发经济意义,估算矿产资源 储量,编制勘查报告等 3.3基本要求 3.3.1坚持依法勒查,循序渐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允许、综合物查与综合评价的原则
GB/T33444-2016 3.3.2承担各项地质勘查工作的单位应具备相关工作背景,从事各项地质期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 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勒查设计和勘查报告主编应具有相应的业务水平及相应矿类的蝴查工作经历。 3.3.3依据勘查项目任务及勒查区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及手段,统筹安排 合理衔接,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3.3.4各勘查阶段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应根据勘查区的具体情况,在物查设计中予以明 确。应按批准的物查设计进行野外施工,开展相关工作。野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组织野外验收,提交 野外验收报告。以勘查设计作为检查及验收工作的依据 3.3,5勘查工作应做到“三边三及时”:边物查,边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及时整理原始地质 资料,及时编制各类过波性及综合性图,表,及时提交成果报告 3.36野外编录应及时、全面,原始资料应真实、准确;分析推论与实际资料应厘清并相互支:各项原 始资料应及时整理、互检、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各项相关技术数据的完备程度应能满足相应阶段] 作的需要;原始资料的电子文档应有版本控削,不得更改 3.3.7勘查项目应建立并全面实行各级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不符合要求的地质工作应返工重做,需要 更正原始数据或记录时,应严格执行有关制度,相关责任人逐级签字。 全面落实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各工作环节的相关资料均应由相关专业的技术负责人签字 项目负责人,项日技术负责人及勘查单位总工程师对项目成果与质量负责,项目相关管理及各专业技秀 人员对所承担工作的质量负青, 34基本技术方法 3.4.1勘查工作采用的基本技术方法及手段主要有地质填图、重砂测量、物探,化探,遥感地质调查,矿 产勘查测量,探矿工程、采样与样品制备测试、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及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等 3.4,2勘查工作采用的技术方法及其质量要求应按照所物查矿种(类)的地质物查规范及相应技术方 法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相关矿种(类)尚无地质勘查规范时,可参照相近矿种(类)的规范、规程和规定 执行,采用尚无有关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方法时,可在符合GB/T17766及GB/T13908原则的前扬 下,按批准的勘查设计执行。 3.5勘查工作程序 包括项目选区,立项及审查,勘查设计编制及审查,探矿工程布置与施工,采样测试,野外地质工作 验收,矿石加工选治技术性能试验研究,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矿床工业指标确定,矿体圈定及矿产资 源储量估算,矿床开发可行性评价,勘查报告(或阶段工作总结)编制等 3.6勘查阶段划分 3.6.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一般分阶段循序进行,并根据需要提 交相应阶段的查报告(或阶段工作总结):结合地质条件和相关管理规定,也可合并阶段开展勘查T 作。依据具体情况,可开展专门或 项勘查工作 3.6,2对矿体形态复杂,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大,构造,岩脉等对矿体影响和破坏大,用加密工程也难 以圈出探明的或控制的资源储量的矿床(体),可只开展详查(最终)或普查(最终)工作, 37勘查类型确定 3.7.1普查阶段可与同类矿床类比,初步确定物查类型并安排工作:详查、勘探阶段根据影响物查类型 的主要地质因素,综合研究后确定勘查类型,部署勘查工作 37,2应以一个或儿个主要矿体为主确定矿床勘查类型,对于规模巨大且构造和形态复杂的矿床(体) 也可根据不同地段查的雅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