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回答无懈可击,但毫无用处 第四讲生产论——未来企业家的第一课 我们日常生活享受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都是企业生产或提供的,一个正常的企业其目 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动因、企业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基础。一个 企业的完整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有某些自然人或者法人(通常是两人以上)共同出资,为 追求利润组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或工厂),这个企业,通过对原材料的加 工生产出新的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提供一定的劳动、服务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收入,在支付必 须的成本、费用、税收后取得利润,利润由原来的出资人分享。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关键,而利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成本之上,所以任何一个企业 首先就要研究成本。为了是大家能够真实的了解一个企业运做情况,本讲的案例为一个真实 企业一一北京相印食品公司(以下简称为“相印”) 成本与收益 大家已经知道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而利润是获得收益(经济学上称收入为收益) 并弥补成本之后的所得。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利润在不同的人眼中其衡量的方法不同 上面的公式是会计师计算利润的方法,经济学家就要考虑机会成本。例如相印投资为40万 元,2000年销售收入为749万,各项成本和费用总计737万,按照会计师的计算方法利润 为12万,但是40万如果存在银行中每年的利息为1万,按经济学家的计算方法利润为11 万。即经济学家的利润公式为:利润=总收益-显形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首先我们以相印为例讨论成本。相印主要产品是固体饮料,其原因是当时的市场上除 了国外品牌和国产酸梅精外,固体饮料是一个相对的市场空白,竞争相对较小,企业的市场 策略是正确的。同时开创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是有极大风险的。下面是相印食品固体饮料的生 产成本表 表4-1北京相印食品公司固体饮料生产成本表 D数、产量边际产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总成本收入利润边际利润 0 0 30 40 1301603060 13040 260 60 35052017060 34567 3064021040 180 360 l00 490 720 30 5307602300 1900 380 30 140 550760210-20 我们根据上表中数据的绘制出下图 第1阶段第Ⅱ阶段第Ⅲ阶段 图41生产题效 图4-2边际收益递减
21 “你的回答无懈可击,但毫无用处。” 第四讲 生产论——未来企业家的第一课 我们日常生活享受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都是企业生产或提供的,一个正常的企业其目 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动因、企业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基础。一个 企业的完整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有某些自然人或者法人(通常是两人以上)共同出资,为 追求利润组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或工厂),这个企业,通过对原材料的加 工生产出新的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提供一定的劳动、服务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收入,在支付必 须的成本、费用、税收后取得利润,利润由原来的出资人分享。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关键,而利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成本之上,所以任何一个企业 首先就要研究成本。为了是大家能够真实的了解一个企业运做情况,本讲的案例为一个真实 企业——北京相印食品公司(以下简称为“相印”)。 一,成本与收益 大家已经知道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而利润是获得收益(经济学上称收入为收益) 并弥补成本之后的所得。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利润在不同的人眼中其衡量的方法不同, 上面的公式是会计师计算利润的方法,经济学家就要考虑机会成本。例如相印投资为 40 万 元,2000 年销售收入为 749 万,各项成本和费用总计 737 万,按照会计师的计算方法利润 为 12 万,但是 40 万如果存在银行中每年的利息为 1 万,按经济学家的计算方法利润为 11 万。即经济学家的利润公式为:利润=总收益-显形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首先我们以相印为例讨论成本。相印主要产品是固体饮料,其原因是当时的市场上除 了国外品牌和国产酸梅精外,固体饮料是一个相对的市场空白,竞争相对较小,企业的市场 策略是正确的。同时开创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是有极大风险的。下面是相印食品固体饮料的生 产成本表。 表 4-1 北京相印食品公司固体饮料生产成本表 人数 产量 边际产量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工人工资 总成本 收入 利润 边际利润 0 0 ----- 0 30 0 30 0 -30 --------- 1 40 40 80 30 20 130 160 30 60 2 90 50 180 30 40 250 360 110 80 3 130 40 260 30 60 350 520 170 60 4 160 30 320 30 80 430 640 210 40 5 180 20 360 30 100 490 720 230 20 6 190 10 380 30 120 530 760 230 0 7 190 0 380 30 140 550 760 210 -20 我们根据上表中数据的绘制出下图
上述数据中工人人数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函数,它是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 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工人的增加产量 上升,但是每增加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却是下降的,这个特征叫做边际收益递减。由于边际 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是多多益善,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投入范 我们在图42中的曲线表示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的关系。从0到A点 为第一阶段,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增加工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A到B点为第二阶 段,边际产量大于零,工人增加产量增加,但是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工人增加利润增加, 可是人均创造的利润下降。B点以后的为第三阶段,边际产量小于零,增加投入利润反而下 降。因此理论上的合理的投入区域是第二阶段,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并且各种生 产要素利用比较充分。实际上,企业的运行是不断变化的,有时要求是利润最大化,有时是 要求销售收入最大化。 成本又叫生产费用,使生产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可以分 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经济学上的长期是指厂商能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 要素的时期,而短期只能接受现在的价格,不能调整生产要素的比例。 短期成本包括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期边际成本(SMC)。 SAC 职43sTC、EC、C的关皋 图44SMC、SAC旳关 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表明不是随产量的扩大持续下降的,边际 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当边际平均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 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是不经济的 LMC 图45IC 图46LMC、LAC的关系 LTC表示长期总成本曲线,在曲线中Q1-Q2的一段是生产的最佳阶段,Q前的阶段由
22 上述数据中工人人数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函数,它是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 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工人的增加产量 上升,但是每增加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却是下降的,这个特征叫做边际收益递减。由于边际 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是多多益善,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投入范 围。 我们在图 4-2 中的曲线表示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的关系。从 0 到 A 点 为第一阶段,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增加工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 A 到 B 点为第二阶 段,边际产量大于零,工人增加产量增加,但是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工人增加利润增加, 可是人均创造的利润下降。B 点以后的为第三阶段,边际产量小于零,增加投入利润反而下 降。因此理论上的合理的投入区域是第二阶段,这时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并且各种生 产要素利用比较充分。实际上,企业的运行是不断变化的,有时要求是利润最大化,有时是 要求销售收入最大化。 成本又叫生产费用,使生产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可以分 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经济学上的长期是指厂商能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 要素的时期,而短期只能接受现在的价格,不能调整生产要素的比例。 短期成本包括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期边际成本(SMC)。 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表明不是随产量的扩大持续下降的,边际 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当边际平均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 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是不经济的。 LTC 表示长期总成本曲线,在曲线中 Q1 --Q2 的一段是生产的最佳阶段,Q1 前的阶段由
于生产规模的原因,成本相对比较高,Q2之后的阶段由于设备折旧等原因成本又快速上升 在使得平均总成本最小时,U型的曲线的低点出现了。这种生产的规模就叫做这个企业的有 效规模。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 ,规模经济( economic of scale)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其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是适度规模,不同行业的 适度规模不同,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行业的技术特点,重工业的规模要求高而 修理业要求规模小,如国际公认的规模汽车为30万辆,炼钢为600万吨,冰箱为40万台 第二市场的变化,市场的规模小则要求企业的规模小,市场的规模大则企业的规模大,如北 京牡丹电视机厂90年的规模是20万,每年的利润却高达2亿,而现在该厂的生产规模为 120万却因为规模小已经濒临破产。 分析一个厂商的规模与收益时还要考虑行业的规模,个别厂商的收益水平与其在行业 中的地位是一致的。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和收益称做外在经济,而行 业过大造成的竞争激烈导致收益下降叫做外在不经济。企业不是越大越好,无论是一个企业 还是一个行业都存在寻找适度规模的问题 SMC 在生产理论中,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 SAC, SMC, SMC, SACs LMC 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 LAC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其 全部的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相 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算找相同 的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 图47短期干均成本与长斯平均成本的比较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 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增。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 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企业规模扩大后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内部分工的更合理 和专业化,从而节约了成本。即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减。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降低了生产 效率,企业机构过多,信息传达不畅,以及内部合理分工遭到破坏。即规模不经济。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达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通常一个企业在最初阶段从很小的规模开始逐步扩大,一般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当达 到一定程度后即如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比较长,尔后,如果再扩大规模就会进 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三,企业与市场 厂商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利润,利润一方面取决于它的成本,但他的收益必须通过市 场来获得 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从事某一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接触点,时常可以是有形 的商品买卖的场所,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买卖的交易的接触点。在微观经济学 中,按照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讲市场进行了划分,其划分的依据有以下四条:第一,市场 上厂商的数量,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 制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值几个条件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 型,见下表
23 于生产规模的原因,成本相对比较高,Q2 之后的阶段由于设备折旧等原因成本又快速上升。 在使得平均总成本最小时,U 型的曲线的低点出现了。这种生产的规模就叫做这个企业的有 效规模。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 二, 规模经济(economic of scale)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其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是适度规模,不同行业的 适度规模不同,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行业的技术特点,重工业的规模要求高而 修理业要求规模小,如国际公认的规模汽车为 30 万辆,炼钢为 600 万吨,冰箱为 40 万台; 第二市场的变化,市场的规模小则要求企业的规模小,市场的规模大则企业的规模大,如北 京牡丹电视机厂 90 年的规模是 20 万,每年的利润却高达 2 亿,而现在该厂的生产规模为 120 万却因为规模小已经濒临破产。 分析一个厂商的规模与收益时还要考虑行业的规模,个别厂商的收益水平与其在行业 中的地位是一致的。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和收益称做外在经济,而行 业过大造成的竞争激烈导致收益下降叫做外在不经济。企业不是越大越好,无论是一个企业 还是一个行业都存在寻找适度规模的问题。 在生产理论中,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 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 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其 全部的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相 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算找相同 的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 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 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增。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 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企业规模扩大后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内部分工的更合理 和专业化,从而节约了成本。即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减。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降低了生产 效率,企业机构过多,信息传达不畅,以及内部合理分工遭到破坏。即规模不经济。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达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通常一个企业在最初阶段从很小的规模开始逐步扩大,一般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当达 到一定程度后即如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比较长,尔后,如果再扩大规模就会进 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三,企业与市场 厂商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利润,利润一方面取决于它的成本,但他的收益必须通过市 场来获得。 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是指从事某一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接触点,时常可以是有形 的商品买卖的场所,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买卖的交易的接触点。在微观经济学 中,按照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讲市场进行了划分,其划分的依据有以下四条:第一,市场 上厂商的数量,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 制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值几个条件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 型,见下表
表4-2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市场类型「商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对市场价格的「进出一个行业举例 数量 控制程度 的难易程度 完全竞争很多完全无差别 没有 容易 农产品 垄断竞争很多有差别 比较容易「香烟 几个有差别或无差别程度较高比较困难汽车 垄断 很大,但一般很难,几乎不|公用事业 受政府管制可能 如自来水 完全竞争( perfect competition)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就是市场上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即行 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但是单个厂商只是被动的接受市场均衡价格,因此只要 他的供给量可以提高,他的需求就会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不断提高。如下图。 Pe 图48完全竞争的市场需求曲线图4完全竞争单个厂商需求曲线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观点叫做“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 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 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将按照“货币 选票”安排生产,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最合理的利用经济资源。 2.垄断( monopoly 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 组织,垄断有以下三个特点:厂商惟一,商品没有替 代品: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形成垄断有以下一个原因: - -Ed= 第一,厂商拥有全部资源;第二,厂商拥有生产的专 利:第三,政府特许;第四,经过竞争自然形成的垄0 Q 断。在经济学中,垄断一直被认为是最没有经济效率 的一种经济模式 由于市场被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 求曲线,厂商可以通过控制销售量来控制价格,减少 销售量提高价格来获得高利润,或者増加销售降低价 格以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 图4-10体现了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第图4-10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第二,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即边际收
24 表 4-2 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市场类型 厂商的 数量 产品的差别程度 对市场价格的 控制程度 进出一个行业 的难易程度 举例 完全竞争 很多 完全无差别 没有 容易 农产品 垄断竞争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香烟 寡头 几个 有差别或无差别 程度较高 比较困难 汽车 垄断 一个 唯一的 很大,但一般 受政府管制 很难,几乎不 可能 公用事业, 如自来水 1.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就是市场上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即行 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但是单个厂商只是被动的接受市场均衡价格,因此只要 他的供给量可以提高,他的需求就会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不断提高。如下图。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观点叫做“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 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 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生产者将按照“货币 选票”安排生产,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最合理的利用经济资源。 2.垄断(monopoly) 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 组织,垄断有以下三个特点:厂商惟一,商品没有替 代品;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形成垄断有以下一个原因: 第一,厂商拥有全部资源;第二,厂商拥有生产的专 利;第三,政府特许;第四,经过竞争自然形成的垄 断。在经济学中,垄断一直被认为是最没有经济效率 的一种经济模式。 由于市场被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 求曲线,厂商可以通过控制销售量来控制价格,减少 销售量提高价格来获得高利润,或者增加销售降低价 格以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 图 4-10 体现了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第 一,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第二,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即边际收
益都小于平均收益:第三,总收益先上升后下降,并且在边际收益为0时总收益最大 最后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分析对于其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也同样适用 3,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前面两种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在现实 生活中更多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情况,垄 断竞争就是其中的一种。垄断竞争是一个 市场中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p2 类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 品,如它们之间在质量外观、内部结构、:| 售后服务之间存在差别,每样产品都带有 自身的特点,相对而言都是惟一的,如果 与同类产品的差别越大,相对的垄断程度 就高,厂商对自己产品有相对的独立定价 图411断竟分商的带求曲>g 权,当一家企业调整价格,其他企业可能跟随调整也可能不跟随 经济学家在这里引入了一个“生产集团”概念,即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 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等等。有的经济学家指 出,垄断竞争中厂商实际的产量会小于理想的产量,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就是生产类似产品的 小规模企业过多过密,例如零售店,服装店,批发市场。同时,由于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 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找不到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P 4,寡头( oligopoly) 寡头市场又称作寡头垄断市场,是少数几家厂商 控制整个市场的一种形式,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不少行 业都表现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汽车、石油、电 气制造 寡头行业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 业,纯粹寡头行业包括水泥制造、钢铁等等,差别寡 0 g29日头行业有汽车、家用电器。 图412古诺模型 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研究了两个生产成本 为零的矿泉水公司后提出了第一个寡头模型(见左图)。其大致内容为:A厂商首先进入市 场,因为成本为零,所以收益就是利润。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使D,这是他将产量定为市场需 求量的一半时利润最大,因为还有市场空间,B场上进入,他也将按照同样的方式,占领剩 余市场份额的一半,这时B厂商的利润最大。但是由于市场价格下降,A厂商的市场份额 下降,为了维持利润最大化,A厂商将调整自己的产,F 量,而后B厂商又会跟随调整,如此不断往复,最 后双方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个占领三分之一的市场 将这个结论推广,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如果 市场中有m各厂商,则 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 193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了一个新的 寡头模型,叫做折弯的需求曲线(见右图)。其主要 观点为: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家不会 跟随提价,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提价厂商的市场 图4-13折弯的需求曲线
25 益都小于平均收益;第三,总收益先上升后下降,并且在边际收益为 0 时总收益最大。 最后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分析对于其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也同样适用。 3,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前面两种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在现实 生活中更多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情况,垄 断竞争就是其中的一种。垄断竞争是一个 市场中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 类产品,这些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 品,如它们之间在质量、外观、内部结构、 售后服务之间存在差别,每样产品都带有 自身的特点,相对而言都是惟一的,如果 与同类产品的差别越大,相对的垄断程度 就高,厂商对自己产品有相对的独立定价 权,当一家企业调整价格,其他企业可能跟随调整也可能不跟随。 经济学家在这里引入了一个“生产集团”概念,即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 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等等。有的经济学家指 出,垄断竞争中厂商实际的产量会小于理想的产量,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就是生产类似产品的 小规模企业过多过密,例如零售店,服装店,批发市场。同时,由于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 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找不到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4, 寡头(oligopoly) 寡头市场又称作寡头垄断市场,是少数几家厂商 控制整个市场的一种形式,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不少行 业都表现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汽车、石油、电 气制造。 寡头行业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 业,纯粹寡头行业包括水泥制造、钢铁等等,差别寡 头行业有汽车、家用电器。 1838 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研究了两个生产成本 为零的矿泉水公司后提出了第一个寡头模型(见左图)。其大致内容为:A 厂商首先进入市 场,因为成本为零,所以收益就是利润。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使 D,这是他将产量定为市场需 求量的一半时利润最大,因为还有市场空间,B 场上进入,他也将按照同样的方式,占领剩 余市场份额的一半,这时 B 厂商的利润最大。但是由于市场价格下降,A 厂商的市场份额 下降,为了维持利润最大化,A 厂商将调整自己的产 量,而后 B 厂商又会跟随调整,如此不断往复,最 后双方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个占领三分之一的市场。 将这个结论推广,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如果 市场中有 m 各厂商,则: 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 1939 年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了一个新的 寡头模型,叫做折弯的需求曲线(见右图)。其主要 观点为: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家不会 跟随提价,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提价厂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