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一个计划经济国家,过去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柴米油盐都是国家定价。80年 代后,价格逐步放开,期间经过了87-88年和94-95年两次大的价格波动,据2001年7月 国家最新的价格目录显示,现在只有军用品、盐、烟草、电信等13种商品的价格为国家定 价,其他的商品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国家 第二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B)人们预期价格上升 1.如果商品市场上存在产品过剩,则 C)替代品竞争 A)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D)互补品价格下降 B)按照现行的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8.甲、乙商品价格为100元时的需求量均 决定 为100件,如果价格均降低到80元,甲商 C)该商品的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品的需求为200件,乙商品的需求为120件, 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则甲乙两个商品的弹性为 2.如果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说明 A)甲大于乙 A)市场供大于求 B)甲小于乙 B)市场供不应求 C)甲等于乙 C)既不是供大于求又不是供不应求 D)无法比较 D)没有这种情况 9.甲商品价格为100元时的需求量均为100 3.如果政府给定了最低价格,例如最低工件,如果价格降低到80元,甲商品的需求 资法,则会出现 为120件,则: A)成功地遏止了过分旺盛的需求 A)甲商品为正常品 B供不应求的现象得到缓解直到完全消除B甲商品为低档品 C)供过于求的问题加剧 C)甲商品为吉芬商品 D供不应求的现象更加突出 D)无法确定 4.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持10.甲商品价格为100元时的需求量均为 续上涨,可能的原因: 100件,如果价格升高到120元,需求为200 A)政府提高定价 件,则甲商品为 B)农产品产量提高 A)甲商品为正常品 C)粮食多年减产 B)甲商品为低档品 D)品种改良 C)甲商品为吉芬商品 5.如果人大附中的学费由市场决定,可能D)无法确定 会出现的现象: 1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 A)学费下降 则: B)学费升高 A弹性无穷大 C)学费不变 B)无弹性 D)无法确定 C)弹性大于 6.古人说:“谷贱伤农”。其原因是: D)弹性大于0小于1 A)农作物的需求弹性大 12.如果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当收入变化 B)农作物的需求弹性小 10%,我们预期需求变化 C)农作物的供给弹性大 A)5% D)农作物的供给弹性小 B)12 7.能够使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有 C20% A)消费者收入增加 )2% 16
16 我国作为一个计划经济国家,过去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柴米油盐都是国家定价。80 年 代后,价格逐步放开,期间经过了 87-88 年和 94-95 年两次大的价格波动,据 2001 年 7 月 国家最新的价格目录显示,现在只有军用品、盐、烟草、电信等 13 种商品的价格为国家定 价,其他的商品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国家。 第二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如果商品市场上存在产品过剩,则 A)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按照现行的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 决定 C)该商品的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2.如果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说明 A)市场供大于求 B)市场供不应求 C)既不是供大于求又不是供不应求 D)没有这种情况 3.如果政府给定了最低价格,例如最低工 资法,则会出现 A)成功地遏止了过分旺盛的需求 B)供不应求的现象得到缓解直到完全消除 C)供过于求的问题加剧 D)供不应求的现象更加突出 4.2003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持 续上涨,可能的原因: A)政府提高定价 B)农产品产量提高 C)粮食多年减产 D)品种改良 5.如果人大附中的学费由市场决定,可能 会出现的现象: A)学费下降 B)学费升高 C)学费不变 D)无法确定 6.古人说:“谷贱伤农”。其原因是: A)农作物的需求弹性大 B)农作物的需求弹性小 C)农作物的供给弹性大 D)农作物的供给弹性小 7.能够使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有: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人们预期价格上升 C)替代品竞争 D)互补品价格下降 8.甲、乙商品价格为 100 元时的需求量均 为 100 件,如果价格均降低到 80 元,甲商 品的需求为 200 件,乙商品的需求为 120 件, 则甲乙两个商品的弹性为: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D)无法比较 9.甲商品价格为 100 元时的需求量均为 100 件,如果价格降低到 80 元,甲商品的需求 为 120 件,则: A)甲商品为正常品 B)甲商品为低档品 C)甲商品为吉芬商品 D)无法确定 10.甲商品价格为 100 元时的需求量均为 100 件,如果价格升高到 120 元,需求为 200 件,则甲商品为 A)甲商品为正常品 B)甲商品为低档品 C)甲商品为吉芬商品 D)无法确定 1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 则: A)弹性无穷大 B)无弹性 C)弹性大于 1 D)弹性大于 0 小于 1 12.如果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2,当收入变化 10%,我们预期需求变化 A)5% B)12% C)20% D)2%
13.下列物品需求弹性最小的是: B)小米 A)花生 C)盐水鸭 B)食盐 D)牛肉 C)家具 22.下列商品可以用薄利多销的方法获得总 D汽车 收益提高的是 14.2004年春,我国发生了大面积的禽流感,A)化妆品 下面商品可能会因禽流感流行而导致销量B)教科书 上升的是 C)大白菜 A)大米 D)大学学费 简答题 1,为什么会发生“谷贱伤农”的事件? 2,南京、成都在2003年春季,由于在消费淡季,牛奶大量过剩,生产厂家从奶农那里收购 后,不经过任何加工,直接将牛奶倒掉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倒奶事件”的原因。 3,价格机制是如何调节经济发展的? 4,对比“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论”的异同。 5,北京政府的“廉租房”政策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为什么? 6,分析高价倒卖紧俏门票的现象? 补白 斯梅尔的逃亡之路 斯梅尔1930年初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在密歇根州大学与原来学习物理,由于一门物理 不及格转到了数学专业,结果这造就了一个数学大师。斯梅尔一直是进步党的积极分子,并 且一度加入共产党,这些左翼活动险些成为他发展的障碍。1966年他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 奖菲尔茨奖。而后改攻数理经济学,提出要进行经济学的动力学研究,他的这一预见性的观 点直接催生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可参见 讲义第13讲)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当时斯梅尔一家正住在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与 研究工作。他认为一旦爆发战争纽约一定是首选目标,死在两个大国之间为了疯狂的军备竞 赛而爆发的战争上实在没有意义,于是立即驾车带领全家横穿美国逃亡墨西哥,连自己的课 都不上了,只有几个同事知道他的行踪并自行为他代课。当导弹危机过去后他立即乘飞机赶 回纽约,而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则驾车慢慢的穿过美洲大陆
17 13.下列物品需求弹性最小的是: A)花生 B)食盐 C)家具 D)汽车 14.2004 年春,我国发生了大面积的禽流感, 下面商品可能会因禽流感流行而导致销量 上升的是 A)大米 B)小米 C)盐水鸭 D)牛肉 22.下列商品可以用薄利多销的方法获得总 收益提高的是: A)化妆品 B)教科书 C)大白菜 D)大学学费 简答题 1,为什么会发生“谷贱伤农”的事件? 2,南京、成都在 2003 年春季,由于在消费淡季,牛奶大量过剩,生产厂家从奶农那里收购 后,不经过任何加工,直接将牛奶倒掉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倒奶事件”的原因。 3,价格机制是如何调节经济发展的? 4,对比“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论”的异同。 5,北京政府的“廉租房”政策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为什么? 6,分析高价倒卖紧俏门票的现象? 补白: 斯梅尔的逃亡之路 斯梅尔 1930 年初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在密歇根州大学与原来学习物理,由于一门物理 不及格转到了数学专业,结果这造就了一个数学大师。斯梅尔一直是进步党的积极分子,并 且一度加入共产党,这些左翼活动险些成为他发展的障碍。1966 年他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 奖菲尔茨奖。而后改攻数理经济学,提出要进行经济学的动力学研究,他的这一预见性的观 点直接催生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可参见 讲义第 13 讲)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当时斯梅尔一家正住在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与 研究工作。他认为一旦爆发战争纽约一定是首选目标,死在两个大国之间为了疯狂的军备竞 赛而爆发的战争上实在没有意义,于是立即驾车带领全家横穿美国逃亡墨西哥,连自己的课 都不上了,只有几个同事知道他的行踪并自行为他代课。当导弹危机过去后他立即乘飞机赶 回纽约,而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则驾车慢慢的穿过美洲大陆
第三讲消费行为论—合格消费者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在经济学中消费者是指所有具有独立经济来源并且能 够作出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和企业。 消费者消费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欲望。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提出了 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无论是效用还是欲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消费者追求的幸福也是一种心理感 觉。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实际是一种行李分析。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分为两种, 种是基数效用论,一种是序数效用论,我们在此介绍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不能计量的,只能表示出满足程 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好比是熊掌与鱼不可得兼。 序数效用论的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 曲线 现在有A、B两种商品,他们有六种组合方式,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效用,见下 表3-1 组合方式A商品B商品 10 18 23456 20 10 根据上表画出曲线如右图: 图3-1无差异曲线 上图就是无差异曲线,该曲线有以下特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表明在收 入与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然减少另 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效用。同一平面上的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图3-2不相交的无差异曲线 图3-3消费可能线 在运用无差异曲线时不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具体支出能力,因此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家庭
18 第三讲 消费行为论——合格消费者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在经济学中消费者是指所有具有独立经济来源并且能 够作出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和企业。 消费者消费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欲望。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提出了 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无论是效用还是欲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消费者追求的幸福也是一种心理感 觉。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实际是一种行李分析。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析分为两种, 一种是基数效用论,一种是序数效用论,我们在此介绍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不能计量的,只能表示出满足程 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好比是熊掌与鱼不可得兼。 序数效用论的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d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 曲线。 现在有 A、B 两种商品,他们有六种组合方式,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效用,见下 表。 表 3-1 组合方式 A 商品 B 商品 1 5 30 2 10 18 3 15 13 4 20 10 5 25 8 6 30 7 根据上表画出曲线如右图: 图 3-1 无差异曲线 上图就是无差异曲线,该曲线有以下特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表明在收 入与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然减少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效用。同一平面上的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B Y B C E D F A A X 图 3-2 不相交的无差异曲线 图 3-3 消费可能线 在运用无差异曲线时不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具体支出能力,因此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家庭
预算线,见图3-3(又叫消费可能线、等支出线),来表示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最大组合线。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在家庭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能够购买A、B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如C和F点,此时 消费者的收入完全用于购买商品:线内的任何一点也是购买的组合,如D点,但收入没有 用完:线外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组合超过了收入,是无法实现的,如E点。家庭预算线是 用无差异曲线研究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并保持这个状态,此时的消费 者处于均衡,即消费者均衡使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我们把家庭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结合 在一起分析消费者均衡。把两条线画在一个 图上,那么,家庭预算线和无数无差异曲线 中的一条必然相切与一点(见图3-4),在这 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即在收入与 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获得了最大效用。在消 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只有当每单位的货 币任意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消 费者获得最大满足一一效用最大 图3-4消费者均衡 、消费政策 进行消费者行为研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现实中的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文 化、习俗等的影响,不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其次,消费者受到各种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广 告的影响,消费者在进行着被迫消费,生产者利用广告创造出需求,而传统的理论没有考虑 这个问题;最后消费者并不是消费商品就可以满足,还要追求精神享受,例如,对生活环境 的追求 总之以个人为中心的消费者行为并不是真正自由的,并处于弱者的地位,需要社会的 引导和保护,通常由政府出面制定各种消费政策以保护消费者。 各国通常采取的政策有:制定商品的质量标准并定期组织有关机构进行检验:引导消 费宣传,如禁止烟草广告、扫黄打非:制定某些特殊工作的从业资格,如医生、教师、律师 规定一些强制消费,如义务教育,失业保险:对一些特殊商品进行价格管制,消除垄断等等 传统理论认为消费完全是个人行为,现在认为个人的消费对社会是有影响的,个人消 费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需要用法律或经济手段限制,如提高水价以保护水资源 个人消费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既尊重消费者的个人自由,又维护社会的利益是一个 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例如在价格调整之前举行价格听证会 消费政策还起着引导消费的作用,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使消费者改变消费习 惯。如为了改善环境,对城区冬季的燃煤取暖居民通过补贴方式鼓励改为电采暖。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一种心理分析至今有些经济学家对这种心理分析方法表示怀疑和否 第三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指 19
19 预算线,见图 3-3(又叫消费可能线、等支出线),来表示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最大组合线。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在家庭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能够购买 A、B 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如 C 和 F 点,此时 消费者的收入完全用于购买商品;线内的任何一点也是购买的组合,如 D 点,但收入没有 用完;线外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组合超过了收入,是无法实现的,如 E 点。家庭预算线是 用无差异曲线研究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并保持这个状态,此时的消费 者处于均衡,即消费者均衡使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我们把家庭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结合 在一起分析消费者均衡。把两条线画在一个 图上,那么,家庭预算线和无数无差异曲线 中的一条必然相切与一点(见图 3-4),在这 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即在收入与 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获得了最大效用。在消 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只有当每单位的货 币任意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消 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效用最大。 图 3-4 消费者均衡 二、消费政策 进行消费者行为研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现实中的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文 化、习俗等的影响,不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其次,消费者受到各种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广 告的影响,消费者在进行着被迫消费,生产者利用广告创造出需求,而传统的理论没有考虑 这个问题;最后消费者并不是消费商品就可以满足,还要追求精神享受,例如,对生活环境 的追求。 总之以个人为中心的消费者行为并不是真正自由的,并处于弱者的地位,需要社会的 引导和保护,通常由政府出面制定各种消费政策以保护消费者。 各国通常采取的政策有:制定商品的质量标准并定期组织有关机构进行检验;引导消 费宣传,如禁止烟草广告、扫黄打非;制定某些特殊工作的从业资格,如医生、教师、律师; 规定一些强制消费,如义务教育,失业保险;对一些特殊商品进行价格管制,消除垄断等等。 传统理论认为消费完全是个人行为,现在认为个人的消费对社会是有影响的,个人消 费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需要用法律或经济手段限制,如提高水价以保护水资源。 个人消费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既尊重消费者的个人自由,又维护社会的利益是一个 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例如在价格调整之前举行价格听证会。 消费政策还起着引导消费的作用,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使消费者改变消费习 惯。如为了改善环境,对城区冬季的燃煤取暖居民通过补贴方式鼓励改为电采暖。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一种心理分析,至今有些经济学家对这种心理分析方法表示怀疑和否 定。 第三讲复习思考题 选择题: 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指:
A)在收入制约的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C)用尽量多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B)用最少的收入取得最大的效用 D)尽可能多的拥有各种商品 C)用尽量多的收入来满足需求 6.商品的消费与收入成反比时,这种商品 D)尽量多地获得各种商品 为 2.同学王某的零花钱只用来买书和杂志,A)正常品 则他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 B)替代品 A)买一本书所放弃的杂志数 C)互补品 B)杂志的价格 D低档品 C)图书的价格 7.当价格不变,收入增加时,消费者的无 D)图书与杂志的价格差 差异曲线: 3.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总效A)不会发生变动 用与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关系: B)向右(向上)移动 A)购买商品的总效用大于他支付的货币的C向左(向下)移动 总效用 D)无法确定 B)购买商品的总效用等于他支付的货币的8.消费者预算线反映了 总效用 A)消费者的收入预算约束 C)购买商品的总效用小于他支付的货币的B)消费者偏好 总效用 C)消费者的人数 D两者没有关系 D全国流通的货币数量 4.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数的经济学意义 如果预算线平移,可能的原因是: 为 A)消费者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 A)两种商品是补充关系 变化 B)两种商品是互补关系 B)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同 C)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 比例的变化 D)两种商品既不是互补又不是替代关系 C)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 5.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 例、同方向的变化 A)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化 D)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 B)用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 例、但不同方向的变化 简答题 1,消费者最佳选择的条件是什么? 2,消费者行为的资本要素有哪些? 3,从消费者理论分析普通品、低档品、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 4,请简单评价一下消费者行为理论 5,消费者偏好理论有何实际意义? 补白 一个经济学家的笑话 一个坐热气球旅行的人迷失了方向,突然看到地面上有一个人,十分高兴,就问:“我 在什么位置?” 地上的人回答:“你在天上。 地面上的人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学家 气球中的人懊丧地说:“你一定是一个经 20
20 A)在收入制约的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B)用最少的收入取得最大的效用 C)用尽量多的收入来满足需求 D)尽量多地获得各种商品 2.同学王某的零花钱只用来买书和杂志, 则他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 A)买一本书所放弃的杂志数 B)杂志的价格 C)图书的价格 D)图书与杂志的价格差 3.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总效 用与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关系: A) 购买商品的总效用大于他支付的货币的 总效用 B) 购买商品的总效用等于他支付的货币的 总效用 C) 购买商品的总效用小于他支付的货币的 总效用 D)两者没有关系 4.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数的经济学意义 为: A)两种商品是补充关系 B)两种商品是互补关系 C)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 D)两种商品既不是互补又不是替代关系 5.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是: A)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化 B)用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 C)用尽量多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D)尽可能多的拥有各种商品 6.商品的消费与收入成反比时,这种商品 为: A)正常品 B)替代品 C)互补品 D)低档品 7.当价格不变,收入增加时,消费者的无 差异曲线: A)不会发生变动 B)向右(向上)移动 C)向左(向下)移动 D)无法确定 8.消费者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预算约束 B)消费者偏好 C)消费者的人数 D)全国流通的货币数量 9.如果预算线平移,可能的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 变化; B)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同 比例的变化 C) 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 例、同方向的变化 D) 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 例、但不同方向的变化 简答题 1, 消费者最佳选择的条件是什么? 2, 消费者行为的资本要素有哪些? 3, 从消费者理论分析普通品、低档品、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 4, 请简单评价一下消费者行为理论。 5, 消费者偏好理论有何实际意义? 补白: 一个经济学家的笑话 一个坐热气球旅行的人迷失了方向,突然看到地面上有一个人,十分高兴,就问:“我 在什么位置?” 地上的人回答:“你在天上。” 气球中的人懊丧地说:“你一定是一个经济学家。” 地面上的人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