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2.2.1社会政治环境:信息化建设受到各国政府 的高度重视 2.2.2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促进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2.3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 2.2.4安全环境:安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2.2.5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障碍
2.2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2.2.1 社会政治环境:信息化建设受到各国政府 的高度重视 2.2.2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促进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2.3 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 2.2.4 安全环境:安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2.2.5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障碍
22.1社会政治环境:信息化建设 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国外情况 (1)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用网络建设;1991年 批准“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法案”的提案;193年实施“国 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1997年7月1日发表“全球 电子商务框架”文件,将因特网及其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和 200年前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 (2)法国。1978年制定有关“促进社会信息化的计划”; 20世纪90年代城市电话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在光纤通信宽 频带传输系统方面,法国也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2.2.1 社会政治环境:信息化建设 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国外情况 (1)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用网络建设;1991年 批准“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法案”的提案;1993年实施“国 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1997年7月1日发表“全球 电子商务框架”文件,将因特网及其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和 200年前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 (2)法国。1978年制定有关“促进社会信息化的计划”; 20世纪90年代城市电话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在光纤通信宽 频带传输系统方面,法国也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3)日本。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全国的电话通信网; 2001年1月宣布以“在5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T 国家”为目标的“ e-Japan”战略,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 更高的目标。 (4)新加坡和韩国。新加坡和韩国在信息革命中是异军突 起。由于政府的重视,这两个国家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方 面都走在了亚洲其他各国的前面。新加坡2002年电子商务交 易额已达到10.5亿美元;韩国因特网用户占到人口比例的 50%,网络游戏的生产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游 戏软件生产国
(3)日本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全国的电话通信网; 2001年1月宣布以“在5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T 国家”为目标的“e-Japan”战略,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 更高的目标。 (4) 新加坡和韩国。新加坡和韩国在信息革命中是异军突 起。由于政府的重视,这两个国家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方 面都走在了亚洲其他各国的前面。新加坡2002年电子商务交 易额已达到10.5亿美元;韩国因特网用户占到人口比例的 50%,网络游戏的生产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游 戏软件生产国
2.国内情况 1983年,我国政府在制定新技术革命对策时,把发展信 息技术纳入了国家总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 1993年,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1997年,确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 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 享 2000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 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与此同时, 我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 化重点专项规划》
2.国内情况 ◼ 1983年,我国政府在制定新技术革命对策时,把发展信 息技术纳入了国家总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 ◼ 1993年,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 1997 年,确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 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 享”。 ◼ 2000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 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与此同时, 我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 化重点专项规划》
22.2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促进了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2002年6月底,我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827万公里, 全国干线数字通信线路长度达到44万公里。我国已经建 成国家公用数据通信骨干网络 到2003年6月底,我国已经发展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 CHINA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中国 联通互联网( UNINET)等9个互联网络单位,我国国际 出口带宽的总容量达到18599M,是1997年10月25408M 的732倍。中国宽带互联网也已覆盖到国内所有城市
◼ 截止2002年6月底,我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82.7万公里, 全国干线数字通信线路长度达到4.4万公里。 我国已经建 成国家公用数据通信骨干网络。 ◼ 到2003年6月底,我国已经发展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中国 联通互联网(UNINET)等9个互联网络单位,我国国际 出口带宽的总容量达到18599M,是1997年10月25.408M 的732倍。中国宽带互联网也已覆盖到国内所有城市。 2.2.2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促进了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