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21估算法 静态是指无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都 不变的状态,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 态工作点Q(主要指lQ、(Q和UcB)。静态分析主要 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值BQ、lo和UEo° 直流通路:耦合电容可视为开路。 +Ucc CC U71 BEO B Ro BO CQ B BO CO BO CEO BEQ CEQ=C CC CQ Ro
2.2.1 估算法 静态是指无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都 不变的状态,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 态工作点Q(主要指IBQ、ICQ和UCEQ)。静态分析主要 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值IBQ、ICQ和UCEQ。 RC +UCC V RB + UCEQ - + UBEQ - I CQ I BQ B CC BEQ BQ R U U I − = CQ BQ I = I CEQ CC CQRC U =U − I 直流通路:耦合电容可视为开路。 2.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22图解法 图解步骤: (1)用估算法求出基极电流lo(如40uA)。 (2)根据lBo在输出特性曲线中找到对应的曲线 (3)作直流负载线。根据集电极电流L与集、射间电 压UC的关系式UcE=Uc-lRc可画出一条直线,该直 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UcRc,在横轴上的截距为UCc, 其斜率为-1/Rc,只与集电极负载电阻Rc有关,称为 直流负载线。 (4)求静态工作点Q,并确定UcQ、l的值。晶体管 的/和UcQ既要满足lB=40A的输出特性曲线,又要 满足直流负载线,因而晶体管必然工作在它们的交点 Q,该点就是静态工作点。由静态工作点Q便可在坐标 上查得静态值lc和UcBQ
图解步骤: (1)用估算法求出基极电流IBQ(如40μA)。 (2)根据IBQ在输出特性曲线中找到对应的曲线。 (3)作直流负载线。根据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间电 压UCE的关系式UCE =UCC-ICRC可画出一条直线,该直 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UCC/RC,在横轴上的截距为UCC, 其斜率为-1/ RC ,只与集电极负载电阻RC有关,称为 直流负载线。 (4)求静态工作点Q,并确定UCEQ、ICQ的值。晶体管 的ICQ和UCEQ既要满足IB =40μA的输出特性曲线,又要 满足直流负载线,因而晶体管必然工作在它们的交点 Q,该点就是静态工作点。由静态工作点Q便可在坐标 上查得静态值ICQ和UCEQ。 2.2.2 图解法
由UcE=Uc-lR所决定的直流负载线 两者的交点Q就是静态工作点 / mA CC 80HA 60u A 40uAl1=40uA的输 CQ 出特性曲线 20u A =0 CEQ CC UCE/V 过Q点作水平 过Q点作垂线 线,在纵轴上 在横轴上的截 的截距即为 距即为Q
I B =0 0 UCE/V 20μA 40μA 60μA 80μA I C /mA Q I CQ UCEQ UCC RC UCC IB=40μA的输 出特性曲线 由UCE =UCC-ICRC所决定的直流负载线 两者的交点Q就是静态工作点 过Q点作水平 线,在纵轴上 的截距即为ICQ 过Q点作垂线, 在横轴上的截 距即为ICQ
2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动态是指有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随 输入信号作相应变化的状态。由于动态时放大电路是 在直流电源Uc和交流输入信号u共同作用下工作, 电路中的电压cE、电流和均包含两个分量。 交流通路:(u1单独作用下的电路)。由于电容C1、C2 足够大,容抗近似为零(相当于短路),直流电源Uc 去掉(短接)。 lc R
动态是指有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随 输入信号作相应变化的状态。由于动态时放大电路是 在直流电源UCC和交流输入信号ui共同作用下工作, 电路中的电压uCE、电流iB和iC均包含两个分量。 Rs RB us + - + ui - RL + uo - V RC i b i c 交流通路:(ui单独作用下的电路)。由于电容C1、C2 足够大,容抗近似为零(相当于短路),直流电源UCC 去掉(短接)。 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31图解法 图解步骤: (1)根据静态分析方法,求出静态工作点Q。 (2)根据u在输入特性上求l和B (3)作交流负载线。 (4)由输出特性曲线和交流负载线求ic和cE lc直流负载线 B Ic 交流负载线 O 0 0 BEO CEQ uBE ucE (a)输入回路 (b)输出回路
图解步骤: (1)根据静态分析方法,求出静态工作点Q。 (2)根据ui在输入特性上求uBE和iB。 (3)作交流负载线。 (4)由输出特性曲线和交流负载线求iC和uCE。 0 (a) 输入回路 (b) 输出回路 u CE i C Q I CQ UCC u BE i B 0 u BE t i B t 0 i C t 0 t ① ② ③ ④ Q' Q' Q Q" Q" I BQ UBEQ u CE UCEQ 直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 0 0 2.3.1 图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