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学讲授总学时:72 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实验总学时:72 英文名称: Animal Biology学分:4 Basical Experiment of Biology(I)学分:2 面对专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科学 学目标与基本要 《动物生物学》依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以及动物机体与生活环境相统一、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相统一、个体 发育与系统发生相统一的原则,系统精练、生动形象地介绍经典的和现代的动物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动物 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多样性、遗传进化、个体发育及系统发生、地理分布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系统牢固地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前沿、学科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课程介绍 l994年,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云南 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动物学 课程作为生物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态学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共同的8门主要基础课之一,建设发展 迅速。1997年,左仰贤教授领衔建设的《动物学》课程成为云南大学第四批达标主干课程 三、教学内容(《动物生物学》) 1.概论(3学时) (1)生命活动。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生物学及其分科 (2)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3)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水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的统一整体性。 (4)动物的体形:对称:分节:头部形式:多态现象 (5)动物的发育:胚胎发育阶段:螺旋卵裂和辐射卵裂:胚层:体腔: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学 讲授总学时: 72 基础生物学实验(一) 实验总学时: 72 英文名称:Animal Biology 学分:4 Basical Experiment of Biology (Ⅰ) 学分:2 面对专业: 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科学 一.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动物生物学》依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以及动物机体与生活环境相统一、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相统一、个体 发育与系统发生相统一的原则,系统精练、生动形象地介绍经典的和现代的动物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动物 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多样性、遗传进化、个体发育及系统发生、地理分布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系统牢固地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前沿、学科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二. 课程介绍 1994 年,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2 年云南 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动物学 课程作为生物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态学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共同的 8 门主要基础课之一,建设发展 迅速。1997 年,左仰贤教授领衔建设的《动物学》课程成为云南大学第四批达标主干课程。 三、 教学内容(《动物生物学》) 1. 概论(3 学时) (1)生命活动。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生物学及其分科。 (2)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3)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水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的统一整体性。 (4)动物的体形:对称;分节;头部形式;多态现象。 (5)动物的发育:胚胎发育阶段;螺旋卵裂和辐射卵裂;胚层;体腔;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6)动物分类基本知识:种的概念:种的双名法:分类等级:生物的分界及动物界的分门 (7)化石和地质年代 2.动物的主要类群根据结构水平,将动物界分为原生动物亚界和后生动物亚界。后生动物依据对称、卵 裂形式、胚层、体腔以及口的来源等特点分成许多门类,本课程只扼要介绍一些在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的 2.1原生动物(4学时) (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原生动物的觅食、营养、运动、生殖、经济重要性。 重点:原生动物为什么是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 2.2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2学时) (1)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水生固着,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具有水沟系和骨骼。胚胎发育具胚层逆转 现象。 (2)生殖和再生: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再生。 (3)经济重要性、分类 2.3中生动物门(0.5学时) (1)中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中生动物的分类特征。 2.4腔肠动物门(2学时)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各纲的特征及重要类群,腔肠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 重点:水螅体壁的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海产腔肠动物发育的世代交替现象。 2.5扁形动物门(3学时)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6)动物分类基本知识:种的概念;种的双名法;分类等级;生物的分界及动物界的分门。 (7)化石和地质年代。 2. 动物的主要类群 根据结构水平,将动物界分为原生动物亚界和后生动物亚界。后生动物依据对称、卵 裂形式、胚层、体腔以及口的来源等特点分成许多门类,本课程只扼要介绍一些在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的 门。 2.1 原生动物(4 学时) (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原生动物的觅食、营养、运动、生殖、经济重要性。 重点:原生动物为什么是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难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 2.2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2 学时) (1)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水生固着,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具有水沟系和骨骼。胚胎发育具胚层逆转 现象。 (2)生殖和再生: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再生。 (3)经济重要性、分类。 2.3 中生动物门(0.5 学时) (1)中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中生动物的分类特征。 2.4 腔肠动物门(2 学时)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各纲的特征及重要类群,腔肠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 重点:水螅体壁的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海产腔肠动物发育的世代交替现象。 2.5 扁形动物门(3 学时)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及其各纲的特征 重点:涡虫与自由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吸虫、绦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中胚层的产生在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性 2.6纽形动物门(0.5学时) (1)纽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②)幼虫与涡虫的牟勒氏幼虫相似,纽虫为螺旋型卵裂。最先出现了简单的闭管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包 括脑及侧神经索。 (3)分类:分为2个纲4个目 2.7线虫动物门(2学时) (1)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 (3)经济重要性及分类:寄生于人体的重要线虫。分为二纲,若干目。 重点:蝈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线形动物的形成及特点以及原体腔的产生对动物体的影响 2.8轮虫动物门(1学时) (1)轮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轮虫动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特点、生活史 (3)经济重要性:分类:分为2个目(或纲) 2.9环节动物门(3学时) (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环节动物分类、环节动物在演化上的进步 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 难点:体节、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2.10软体动物门(3学时)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及其各纲的特征。 重点:涡虫与自由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吸虫、绦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中胚层的产生在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性。 2.6 纽形动物门(0.5 学时) (1)纽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幼虫与涡虫的牟勒氏幼虫相似,纽虫为螺旋型卵裂。最先出现了简单的闭管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包 括脑及侧神经索。 (3) 分类:分为 2 个纲 4 个目。 2.7 线虫动物门(2 学时) (1)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 (3)经济重要性及分类:寄生于人体的重要线虫。分为二纲,若干目。 重点: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线形动物的形成及特点以及原体腔的产生对动物体的影响。 2.8 轮虫动物门(1 学时) (1)轮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轮虫动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特点、生活史 (3)经济重要性;分类:分为 2 个目(或纲)。 2.9 环节动物门(3 学时) (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环节动物分类、环节动物在演化上的进步。 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 难点:体节、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2.10 软体动物门(3 学时)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各纲的特征,软体动物的重要经济种类。 (3)经济重要性、分类。 重点:无齿蚌的形态结构、外套膜的形成及机能、蚌体内的水流途径及生理意义,头足纲动物适应运动的 形态结构变化 难点:蚌鳃的结构。 2.11节肢动物门(7学时)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分类、有经济意义的节肢动物种类及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与体制、结构的关系,昆虫适应陆地的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各类群的附肢及昆虫的足、翅、触角、口器的结构类型 2.12棘皮动物门(2学时) (1)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2)棘皮动物分类、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 难点:体制结构。 2.13半索动物门(1学时) (1)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柱头虫 (2)半索动物的幼体。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适应辐射。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 难点:体制结构 2.14.脊索动物门(1学时) (1)脊索动物门的4大主要特征 (2)脊索动物门的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介绍尾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及逆行变态 头索动物亚门:以文昌鱼为代表,介绍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文昌鱼在进化上的意义
(2)各纲的特征,软体动物的重要经济种类。 (3)经济重要性、分类。 重点:无齿蚌的形态结构、外套膜的形成及机能、蚌体内的水流途径及生理意义,头足纲动物适应运动的 形态结构变化。 难点:蚌鳃的结构。 2.11 节肢动物门(7 学时)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分类、有经济意义的节肢动物种类及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与体制、结构的关系,昆虫适应陆地的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各类群的附肢及昆虫的足、翅、触角、口器的结构类型。 2.12 棘皮动物门(2 学时) (1)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2)棘皮动物分类、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 难点:体制结构。 2.13 半索动物门(1 学时) (1)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柱头虫: (2)半索动物的幼体。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适应辐射。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 难点:体制结构。 2.14.脊索动物门(1 学时) (1)脊索动物门的 4 大主要特征: (2)脊索动物门的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介绍尾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及逆行变态。 头索动物亚门:以文昌鱼为代表,介绍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文昌鱼在进化上的意义
脊椎动物亚门: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和分群的简介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无脊椎动物相似的、不同的特征 难点: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 2.14.1.圆口纲(2学时) (1)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2)栖息地、经济重要性。 (3)起源和进化。 重点:主要特征。 难点:七鳃鳗的结构 2.14.2.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7学时) (1)主要特征:无颈部、体多纺锤形、被鳞、鳃呼吸、鳍运动、偶鳍不超过2对、单循环、具有发达的上 下颌。颌的出现及其意义。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2)鱼类的洄游。 (3)栖息地、经济重要性 (4)分类 1软骨鱼纲 A.板鳃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B.全头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②硬骨鱼纲 A.肌鳍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B.辐鳍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5)起源和进化。 重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难点:鱼类的骨骼系统、排泄系统 2.14.3.两栖纲(4学时)
脊椎动物亚门: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和分群的简介。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无脊椎动物相似的、不同的特征。 难点: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 2.14.1.圆口纲(2 学时) (1)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2)栖息地、经济重要性。 (3)起源和进化。 重点:主要特征。 难点:七鳃鳗的结构。 2.14.2.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7 学时) (1)主要特征:无颈部、体多纺锤形、被鳞、鳃呼吸、鳍运动、偶鳍不超过 2 对、单循环、具有发达的上 下颌。颌的出现及其意义。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2)鱼类的洄游。 (3)栖息地、经济重要性。 (4)分类: ①软骨鱼纲: A. 板鳃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B. 全头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②硬骨鱼纲: A. 肌鳍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B. 辐鳍亚纲:特征及主要代表。 (5)起源和进化。 重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难点:鱼类的骨骼系统、排泄系统。 2.14.3.两栖纲(4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