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 第一个文件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彻底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 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科学 的实践观,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 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 件
二、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 第一个文件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彻底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 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科学 的实践观,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 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 件” 。 1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的主要对象是 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他非常熟悉黑格尔的哲 学方法,当他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时,敏感地感 觉到费尔巴哈在方法上的贫乏和直观。由于历史发展的 动力是它的内在矛盾,当唯物主义者用直观的思维方法 去理解社会历史时,就自然要陷入困境,因此马克思决 定从思维方法上对旧唯物主义来一个清算,这就是为什 么他在转向费尔巴哈不久,就又开始了对费尔巴哈的批 判 人类历史发展由人唱主角,因此历史发展是一个主 体的、能动的过程。黑格尔看到了这种人的能动作用, 但把它加以无限夸大;旧唯物主义者则从客体的、直观 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思维方法很容 易导致机械论而看不到人的能动作用的意义,如很难理 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辩证方法来看,环境的改变与人12 的活动是在实践中得到统一的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的主要对象是 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他非常熟悉黑格尔的哲 学方法,当他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时,敏感地感 觉到费尔巴哈在方法上的贫乏和直观。由于历史发展的 动力是它的内在矛盾,当唯物主义者用直观的思维方法 去理解社会历史时,就自然要陷入困境,因此马克思决 定从思维方法上对旧唯物主义来一个清算,这就是为什 么他在转向费尔巴哈不久,就又开始了对费尔巴哈的批 判。 人类历史发展由人唱主角,因此历史发展是一个主 体的、能动的过程。黑格尔看到了这种人的能动作用, 但把它加以无限夸大;旧唯物主义者则从客体的、直观 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思维方法很容 易导致机械论而看不到人的能动作用的意义,如很难理 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辩证方法来看,环境的改变与人 的活动是在实践中得到统一的。 12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在对英法唯物主义的继 承、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英法唯物主义者以感性的人为出发点,比德国哲学 更接近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受其影响,从人的自然 存在入手去论述人的基本属性,他不仅把人的肉体 看作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认为思维器官也是这样 的产物。因为,自然界作用于人的表面、皮肤、身 体,也作用于人的灵魂,这样他以人的自然属性为 基础,否定了那种把精神的因素作为彼岸的、外在 于人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观点,把抽象的人还原 为现实的人。但是他所理解的人缺乏现实规定性, 对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自然本质的直观, 因而他对人的认识也是抽象的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在对英法唯物主义的继 承、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英法唯物主义者以感性的人为出发点,比德国哲学 更接近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受其影响,从人的自然 存在入手去论述人的基本属性,他不仅把人的肉体 看作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认为思维器官也是这样 的产物。因为,自然界作用于人的表面、皮肤、身 体,也作用于人的灵魂,这样他以人的自然属性为 基础,否定了那种把精神的因素作为彼岸的、外在 于人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观点,把抽象的人还原 为现实的人。但是他所理解的人缺乏现实规定性, 对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自然本质的直观, 因而他对人的认识也是抽象的。 13
这一直观论证的弊病:费尔巴哈认识人的本质, 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人性的东西是理性、意志、 心。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 是爱。这就是完善性,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 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费尔巴哈的认识对象虽是尘世的人,但对人的认 识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他对人的基本属性的论述 脱离了人们的对象性活动,他对人的本质的论证脱离 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使得在上帝那儿解脱出来 的人仍然是赤裸裸的纯粹抽象。 4
这一直观论证的弊病:费尔巴哈认识人的本质, 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人性的东西是理性、意志、 心。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 是爱。这就是完善性,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 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费尔巴哈的认识对象虽是尘世的人,但对人的认 识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他对人的基本属性的论述 脱离了人们的对象性活动,他对人的本质的论证脱离 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使得在上帝那儿解脱出来 的人仍然是赤裸裸的纯粹抽象。 14
马克思要从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仅 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前提是不够的,机械的、直观的唯 物主义观点也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因此也须 批判。他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观点同时,形成了自己的 哲学观点,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形成了马克 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区别:“旧日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 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 会化了的人类。” 在确立了新的哲学立场以后,马克思提出了新哲: 观的实践意义,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 15
马克思要从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仅 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前提是不够的,机械的、直观的唯 物主义观点也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因此也须 批判。他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观点同时,形成了自己的 哲学观点,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形成了马克 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 ‘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 会化了的人类。” 在确立了新的哲学立场以后,马克思提出了新哲学 观的实践意义,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