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磁选基本原理 3.强磁性矿物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磁铁矿是典型的强磁性矿物,又是磁选所处理的主要 矿石。 磁铁矿的磁性特点有 ①磁铁矿的磁化强度和磁化率很大,存在磁饱和现象, 且在较低的磁场强度下就可以 达到饱和; ②磁铁矿的磁化强度、磁化率和磁场强度间具有曲线 关系。磁化率随磁场强度变化而 变化。磁铁矿的磁化强度除与矿石性质有关外,还与磁 场强度变化厉程有关; ③磁铁矿存在磁滞现象,当它离开磁化场后,仍保留 定的剩磁; ④磁铁矿的磁性与矿石的形状和粒度有关
1.1 磁选基本原理 3. 强磁性矿物的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磁铁矿是典型的强磁性矿物,又是磁选所处理的主要 矿石。 磁铁矿的磁性特点有: ① 磁铁矿的磁化强度和磁化率很大,存在磁饱和现象, 且在较低的磁场强度下就可以 达到饱和; ② 磁铁矿的磁化强度、磁化率和磁场强度间具有曲线 关系。磁化率随磁场强度变化而 变化。磁铁矿的磁化强度除与矿石性质有关外,还与磁 场强度变化历程有关; ③磁铁矿存在磁滞现象,当它离开磁化场后,仍保留 一定的剩磁; ④磁铁矿的磁性与矿石的形状和粒度有关
1.1磁选基本原理 1)磁铁矿的磁化过程 某矿山磁铁矿的比磁化强度、比磁化率与磁场强度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从磁化曲线J=f(H)看,当磁场强度H=0 时,磁铁矿的比磁化强度J=0。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磁 铁矿的比磁化强度J开始缓慢增加,随后迅速增加,接着 又缓慢增加,达到某一特定的值后不再变化,这一特定 的点(3)称为磁饱和点,用JmaX表示。再降低磁场强 度H,比磁化强度J随之减小,但并不是沿原来的曲线 (0~1~2~3),而是沿高于原来的曲线(3~4)下降 当磁场强度降为0时,比磁化强度J并没有降到0,而是保 留一定的数值,这一数值称为剩磁,用J表示。这种现 象称为磁滞现象。如要消除剩磁Jr,需要对磁铁矿施加 个反方向的退磁场。消除剩磁J所施加的退磁场强度 称为矫顽力,用Hc表示
1.1 磁选基本原理 1)磁铁矿的磁化过程 某矿山磁铁矿的比磁化强度、比磁化率与磁场强度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从磁化曲线J= f(H)看,当磁场强度H=0 时,磁铁矿的比磁化强度J=0。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磁 铁矿的比磁化强度J开始缓慢增加,随后迅速增加,接着 又缓慢增加,达到某一特定的值后不再变化,这一特定 的点(3)称为磁饱和点,用Jmax表示。再降低磁场强 度H,比磁化强度J随之减小,但并不是沿原来的曲线 (0~1~2~3),而是沿高于原来的曲线(3~4)下降。 当磁场强度降为0时,比磁化强度J并没有降到0,而是保 留一定的数值,这一数值称为剩磁,用Jr表示。这种现 象称为磁滞现象。如要消除剩磁Jr,需要对磁铁矿施加 一个反方向的退磁场。消除剩磁Jr所施加的退磁场强度 称为矫顽力,用Hc表示
11磁选基本原理 135 120 X=f(h) 昱105 J=f(h) 90 <75 74185296 45 100 3 15 0.3 50163248648096112128144160 磁场强度H/kA·m 图3-1-3磁铁矿的比磁化强度、比磁化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1.1 磁选基本原理
11磁选基本原理 2)磁铁矿的磁化本质 磁铁矿的磁化本质,可以用磁畴理论解释。从磁畴在 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看,在磁化前期,以磁畴壁移动 为主,后期以磁畴转动为主。磁畴壁移动所需的能量较 小,磁畴转动所需的能量较大 (a) (b) (c) (d) 图3-1-4磁场作用下磁畤的运动情况
1.1 磁选基本原理 2)磁铁矿的磁化本质 磁铁矿的磁化本质,可以用磁畴理论解释。从磁畴在 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看,在磁化前期,以磁畴壁移动 为主,后期以磁畴转动为主。磁畴壁移动所需的能量较 小,磁畴转动所需的能量较大
1.1磁选基本原理 3)颗粒性质对磁性的影响 除了磁场强度对矿物磁性的影响外, 颗粒的形状、颗粒的粒度、强磁性矿物的 含量和矿物的氧化程度等对磁性也有影响
1.1 磁选基本原理 3)颗粒性质对磁性的影响 除了磁场强度对矿物磁性的影响外, 颗粒的形状、颗粒的粒度、强磁性矿物的 含量和矿物的氧化程度等对磁性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