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国际收支调节 一、我国1980年开始试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0年以前,我因未曾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1980年我国相继恢复了在M 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198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公布1982一1984年 的国际收支概览表(粗表),从1987年开始每年定期公布上一年的国际收支平 衡表 二、我国国际收支总量增长迅速。 1、进出口额 1979年293亿$,2000年达4743亿$,2001年达5098亿$。2002年为6208 亿$,2003年预计将达8000亿$。 2、利用外资 截至2002年底,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超过4000亿$,协议外商直接投资 额已超过8000亿$。2002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27亿$,截至2002年 底,外债余额为1685亿$。 三、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1978年 严格管制外汇,实行统收统支体制。这 阶段我国尚没有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当时的《国家外汇 收支表》。 2、第二阶段:1979-1993年 这一阶段国际收支的总体特征是:国际收支总量增长快(19%年是1982年 的5.4倍)。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但是,国际收支差额和外汇储 备波动十分明显。国际收支有4年逆差,由于国家外汇储备不能满足对外经济交 往的需要,0年代初期我国曾不得不向MF借用救助性贷款,此后又经历了 个升降起伏的阶段,1993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1.99亿$。 3、第三阶段:1994一1997年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 汇市场等),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收支也有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经常帐户和资本与资本帐户持续双顺差,从而国际收支总体保持顺差。 ☆资本与金融帐户总规模扩大,资本项目大量顺差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因 素。 ☆服务和收益逆差逐年扩大。从193年起,服务和收益项下出现逆差。这是我 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结果。 ☆储备资产持续大幅增加1997底达1398亿$。 11
国际金融教案 11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收支调节 一、我国 1980 年开始试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0年以前,我国未曾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1980 年我国相继恢复了在 IMF 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1985 年 9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公布 1982—1984 年 的国际收支概览表(粗表),从 1987 年开始每年定期公布上一年的国际收支平 衡表 二、我国国际收支总量增长迅速。 1、进出口额 1979 年 293 亿$ ,2000 年达 4743 亿$,2001 年达 5098 亿$。2002 年为 6208 亿$,2003 年预计将达 8000 亿$。 2、利用外资 截至 2002 年底,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超过 4000 亿$,协议外商直接投资 额已超过 8000 亿$。2002 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 527 亿$,截至 2002 年 底,外债余额为 1685 亿$。 三、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 1978 年 严格管制外汇,实行统收统支体制。这一 阶段我国尚没有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当时的《国家外汇 收支表》。 2、第二阶段:1979-1993 年 这一阶段国际收支的总体特征是 :国际收支总量增长快(1993 年是 1982 年 的 5.4 倍)。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但是,国际收支差额和外汇储 备波动十分明显。国际收支有 4 年逆差,由于国家外汇储备不能满足对外经济交 往的需要,80 年代初期我国曾不得不向 IMF 借用救助性贷款,此后又经历了一 个升降起伏的阶段,1993 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 211.99 亿$。 3、第三阶段:1994-1997 年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 汇市场等),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收支也有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经常帐户和资本与资本帐户持续双顺差,从而国际收支总体保持顺差。 ☆资本与金融帐户总规模扩大,资本项目大量顺差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因 素。 ☆服务和收益逆差逐年扩大。 从 1993 年起,服务和收益项下出现逆差。这是我 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结果。 ☆储备资产持续大幅增加 1997 底达 1398 亿$
国际金融教案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储备资产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趋升底态势 4、第四阶段:1998-2002年 该阶段国际收支的特点: ☆经常项目顺差规棋下降 ,以对外货物贸易顺差下降为主。 ☆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扩大 ☆资本与金融项目由逆差转为顺差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转为逆 差,1999年开始好转,转为顺差。 ☆收益项下存在较大逆差 四、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与措施 1、计划经济时期 靠外汇收支计划(指令性)。编制外汇收支计划时要考虑与财政、信贷、 物资计划相适应。 2、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靠汇率、利率、税率三大经济杠杆,加上一些必要的外汇管制。 12
国际金融教案 12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储备资产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趋升底态势 4、第四阶段:1998-2002 年 该阶段国际收支的特点: ☆经常项目顺差规模下降,以对外货物贸易顺差下降为主。 ☆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扩大 ☆资本与金融项目由逆差转为顺差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8 年转为逆 差,1999 年开始好转,转为顺差。 ☆收益项下存在较大逆差 四、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与措施 1、计划经济时期 靠外汇收支计划(指令性)。编制外汇收支计划时要考虑与财政、信贷、 物资计划相适应。 2、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靠汇率、利率、税率三大经济杠杆,加上一些必要的外汇管制
国际金融教案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 教学内容:讲授外汇、汇率的概念,类别:汇率决定的基础及影响汇率 的因素;汇率制度,汇率政策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外汇、汇率的概念;汇率的主要种类;理解汇率决 定的基础,掌握影响汇率的因素;了解汇率制度的演变。具备一定的计 算远期汇率、分析汇率走势的能力。 第一节外汇 一、含义 外汇(Foreign Exchange.)一词,笼统地说是国外汇兑的简称。 狭义的静态外汇 1、静态外汇 广义的静态外汇 2、 动态外汇 1、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能用以清偿国际债务的资产 狭义的静态外汇资产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①是以外币表示的 ②清偿性 ③兑换性 2、广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一切能用于国际收支的对外债权 这一概念着眼于以不同形式出现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国际债权,而不管其是用外 币表示还是用本币表示 从动态角度来理解,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二、外汇的分类 根据外汇是否具有自由兑换性,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自由外汇是指不需经过货币发行国批准,在国际结算中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可 以自由使用、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自由向第三国支付的外汇。 记账外汇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不能向第三 国支付的外汇。 13
国际金融教案 13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教学内容:讲授外汇、汇率的概念,类别;汇率决定的基础及影响汇率 的因素;汇率制度,汇率政策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外汇、汇率的概念;汇率的主要种类;理解汇率决 定的基础,掌握影响汇率的因素;了解汇率制度的演变。具备一定的计 算远期汇率、分析汇率走势的能力。 第一节 外汇 一、含义 外汇(Foreign Exchange)一词,笼统地说是国外汇兑的简称。 狭义的静态外汇 1、 静态外汇 广义的静态外汇 2、 动态外汇 1、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能用以清偿国际债务的资产 狭义的静态外汇资产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①是以外币表示的 ②清偿性 ③兑换性 2、广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一切能用于国际收支的对外债权 这一概念着眼于以不同形式出现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国际债权,而不管其是用外 币表示还是用本币表示 从动态角度来理解,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二、外汇的分类 根据外汇是否具有自由兑换性,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自由外汇是指不需经过货币发行国批准,在国际结算中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可 以自由使用、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自由向第三国支付的外汇。 记账外汇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不能向第三 国支付的外汇
国际金融教案 第二节外汇汇率 一、概念 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简称汇率,是一国货币折算成他国货币 的比率 或者说,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价格。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一)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是以外币为基本货币,以本币为标价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即以一 定单位的(如一、百、万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 故又称为应付标价法 (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间接标价法是以本币为基本货币,以外币为标价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即以 一定单位的(如一、百、万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 故又称应收标价法。 目前,只有英、美两个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1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 买入汇率(Buying Rate)。也称买入价,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 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Selling Rate)。也称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 所使用的汇率。 中间汇率(Middle Rate),是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值 现钞汇率(Bank Notes Rate),一般国家都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外币 必须兑换成本币才能购买本国的商品及劳务,这就产生了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 率,即现钞汇率 2按确定汇率的方法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基本汇率(Basic Rate),本国货币同国际上某一关键货币的对比所确定的汇 率就是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Cross Rate),又称交叉汇率。是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对其他 国家货币的汇率。 3.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削 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是指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 交割所依据的汇率 4.按外汇管理的松紧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14
国际金融教案 14 第二节 外汇汇率 一、概念 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简称汇率,是一国货币折算成他国货币 的比率 或者说,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价格。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一)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是以外币为基本货币,以本币为标价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即以一 定单位的(如一、百、万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 故又称为应付标价法 (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间接标价法是以本币为基本货币,以外币为标价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即以 一定单位的(如一、百、万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 故又称应收标价法。 目前,只有英、美两个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1.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 买入汇率(Buying Rate)。也称买入价,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 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Se11ing Rate)。也称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 所使用的汇率。 中间汇率(Middle Rate),是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值 现钞汇率(Bank Notes Rate),一般国家都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外币 必须兑换成本币才能购买本国的商品及劳务,这就产生了买卖外币现钞的兑换 率,即现钞汇率 2.按确定汇率的方法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基本汇率(Basic Rate),本国货币同国际上某一关键货币的对比所确定的汇 率就是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Cross Rate),又称交叉汇率。是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对其他 国家货币的汇率。 3.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 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是指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 交割所依据的汇率 4.按外汇管理的松紧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
用际金融教案 官方汇率,又称官定汇率,是指由国家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或国家 外汇管理机构所规定的汇率 市场汇率(Market Rate),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 第三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一)第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金币本位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黄金 ■黄金可以在国际自由输出入 两个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其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叫做铸币平价(Mit Par,Specie Par) 两种金币的含金量是决定它们之间汇率的物质基础。因此,币平价便是这 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标准。 因为实际买卖汇率要受外汇供求因素的影响,俸币平价并不是外汇市场上买 卖外汇的实际汇率。供求关系影响着外汇行情,使实际汇率高于或低于转币平价。 但这种波动并非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一定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Gold Transport Points). (二)黄金平价是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黄金平价(Gold Parity),指各国货币单位所代表的金量 二、 纸币流通条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在纸币流通制度下,两国货币的汇率实质 上是其货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 1、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 第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牙买加体系 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其主要特征是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各国不再限定货币的含金量 各国货币不限定上下波动幅度,任其自由涨落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国际金融教案 15 官方汇率,又称官定汇率,是指由国家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或国家 外汇管理机构所规定的汇率 市场汇率(Market Rate),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 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一)铸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金币本位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黄金 ◼ 黄金可以在国际自由输出入 两个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其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叫做铸币平价(Mint Par,Specie Par) 两种金币的含金量是决定它们之间汇率的物质基础。因此,铸币平价便是这 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标准。 因为实际买卖汇率要受外汇供求因素的影响,铸币平价并不是外汇市场上买 卖外汇的实际汇率。供求关系影响着外汇行情,使实际汇率高于或低于铸币平价。 但这种波动并非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一定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Gold Transport Points)。 (二)黄金平价是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黄金平价(Go1d Parity),指各国货币单位所代表的金量 二、纸币流通条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在纸币流通制度下,两国货币的汇率实质 上是其货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 1、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 第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牙买加体系 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其主要特征是: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各国不再限定货币的含金量 各国货币不限定上下波动幅度,任其自由涨落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