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的问世: 70年代初,“微处理器”问世了,微处理器以及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部件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的诞生,为电 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C4004 H6691 1971年11月15日: Marcian e. HoffEINTEL公司开发成功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 十一五”国家级舰划教材(高职高专)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微处理器的问世: 70年代初, “微处理器”问世了,微处理器以及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部件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的诞生,为电 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1971年11月15日: Marcian E. Hoff在INTEL公司开发成功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
1.1单片机及其发展应用 70年代中期,为满足广泛应用的需要,微型计算机向着 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高速度、大穴量高性能的高档微机方向—PC机 ●功能 计算机能比现在 的运算速度快 体积小、价 要是计算机能放 的方向 10000倍吗? 进我的口袋里多 好啊! 十一五”国家级舰划教材(高职高专)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70年代中期,为满足广泛应用的需要,微型计算机向着 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l 高速度、大容量、高性能的高档微机方向——PC机 l 功能完善、稳定可靠、体积小、价格低廉、面向控制 的方向——单片机 1.1 单片机及其发展应用 计算机能比现在 的运算速度快 10000倍吗? 要是计算机能放 进我的口袋里多 好啊!
2.单片机的发展历程—4个阶段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4~1976年):单片机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单片机采用双片形式,而且功能简单。如 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它只有8位CPU、64个字节的RAM 和2个并行口,需加装一块3851芯片(含1 KBROM、定时器/ 计数器和2个并行I/0口)才能完成控制功能。 ●第二阶段(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代表机型:Inte公司在1976年推出的8位机MCS-48系 列,它以其体积小、控制功能全、价格低廉等特点,一经 推出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好评,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十一五”国家级舰划教材(高职高专)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一阶段 (1974~1976年):单片机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单片机采用双片形式,而且功能简单。如 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它只有8位CPU、64个字节的RAM 和2个并行口,需加装一块3851芯片(含1KBROM、定时器/ 计数器和2个并行I/O口)才能完成控制功能。 第二阶段 (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代表机型:Intel公司在1976年推出的8位机MCS-48系 列,它以其体积小、控制功能全、价格低廉等特点,一经 推出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好评,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发展历程: 2.单片机的发展历程——4个阶段
第三阶段(1978~1982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普遍带有串行I/0接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 /计数器等,片内RAM、ROM的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增加到 64KB。 代表机型:Inte1公司推出的MCS-51系列单片机。这 仍是当前单片机的主流系列。 第四阶段(1982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 16位、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继8位单片机之后,Inte1公司又在1983年推出了16位 单片机MCS-96系列,与MCS-51相比,MCS-96不但字长增加 倍,而且在其它性能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如在片内增加 了一个4路或8路的10位A/转换器,具有A转换功能等。 十一五”国家级舰划教材(高职高专)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三阶段 (1978~1982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普遍带有串行I/O接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 /计数器等,片内RAM、ROM的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增加到 64KB。 代表机型:Intel公司推出的MCS-51系列单片机。这 仍是当前单片机的主流系列。 第四阶段 (1982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 16位、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继8位单片机之后,Intel公司又在1983年推出了16位 单片机MCS-96系列,与MCS-51相比,MCS-96不但字长增加 一倍,而且在其它性能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如在片内增加 了一个4路或8路的10位A/D转换器,具有A/D转换功能等
3.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高集成度 ●外部电路内装化 ●低功耗 随着单片机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 体积越来越小,低功耗将是设计单片机产品时首先要考虑 的指标。 ●引脚多功能化 ●高性能 ●芯片专用化 十一五”国家级舰划教材(高职高专)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3.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l 高集成度 l 外部电路内装化 l 低功耗 随着单片机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 体积越来越小,低功耗将是设计单片机产品时首先要考虑 的指标。 l 引脚多功能化 l 高性能 l 芯片专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