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按照桑斯维特气候分类原则中计算可 能蒸散量(又叫需水量)和水分平衡的 方法,用年总可能蒸散量、土壤缺水量 、土壤储水量和土壤多余水量等项来确 定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界线(图7-4) 高地气候另列一类
再按照桑斯维特气候分类原则中计算可 能蒸散量(又叫需水量)和水分平衡的 方法,用年总可能蒸散量、土壤缺水量 、土壤储水量和土壤多余水量等项来确 定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界线(图7-4), 高地气候另列一类
三、气候分类法评议一各有优缺点 1、柯本气候分类法 优点: (1)系统分明,各类型有明确的气温或雨量界限,易于分辨: (2)符号简单,便于应用: (3)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相符合; (4)分类依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易于获取,有利于在全球范 围推广; (5)各种气候特征用各级字母来代表,易于在图上表示 缺点: (1)关于干燥带的划分:干燥指标的计算是十分牵强的。 (2)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 化与水平纬度地带的差异
三、气候分类法评议——各有优缺点 1、柯本气候分类法 优点: (1)系统分明,各类型有明确的气温或雨量界限,易于分辨; (2)符号简单,便于应用; (3)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相符合; (4)分类依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易于获取,有利于在全球范 围推广; (5)各种气候特征用各级字母来代表,易于在图上表示。 缺点: (1)关于干燥带的划分:干燥指标的计算是十分牵强的。 (2)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 化与水平纬度地带的差异
2、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优点: (1)重视气候的形成因素,把高地气候和低地气候区分开来; (2)照顾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以及大陆东西岸和内陆的差异 性。 (3)和土壤的水分收支平衡结合起来,界限清晰,干燥气候 与湿润气候的划分明确细致。 缺点: 对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
2、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优点: (1)重视气候的形成因素,把高地气候和低地气候区分开来; (2)照顾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以及大陆东西岸和内陆的差异 性。 (3)和土壤的水分收支平衡结合起来,界限清晰,干燥气候 与湿润气候的划分明确细致。 缺点: 对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
3、我国气候学者周淑贞认为:从自然地理角度来讲,世界气 候分类应该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因子, 包括纬度、海陆、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同时也应根据 各地气候的典型特征,舍小异,取大同来进行分类。 4、根据上述原则,以斯查勒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加以 适当修改如下: ①根据我国及东南亚等地气候的成因和特征,列出季风气候 型,符合季风气候型的,因所在纬度的不同又细分为热带季 分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3、我国气候学者周淑贞认为:从自然地理角度来讲,世界气 候分类应该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因子, 包括纬度、海陆、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同时也应根据 各地气候的典型特征,舍小异,取大同来进行分类。 4、根据上述原则,以斯查勒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加以 适当修改如下: ①根据我国及东南亚等地气候的成因和特征,列出季风气候 型,符合季风气候型的,因所在纬度的不同又细分为热带季 分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在热带海岛和某些迎风海岸(非季风区)气温变化和缓, 降水丰沛,一年内分配均匀,但因为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 相对来讲夏雨较多,所以将这种气候列为“热带海洋性气 候”。 ③取消斯查勒分类中的“信风海岸气候”,把其中一部分 归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如我国台湾南部、海南岛南部 等),另一部分归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④在高地气候中强调了高山气候的垂直分布随纬度的变化。 由此将世界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16个气候型和高地气候。 如图7-5
②在热带海岛和某些迎风海岸(非季风区)气温变化和缓, 降水丰沛,一年内分配均匀,但因为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 相对来讲夏雨较多,所以将这种气候列为“热带海洋性气 候”。 ③取消斯查勒分类中的“信风海岸气候”,把其中一部分 归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如我国台湾南部、海南岛南部 等),另一部分归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④在高地气候中强调了高山气候的垂直分布随纬度的变化。 由此将世界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16个气候型和高地气候。 如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