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当空气通过由数行乔木组成的林带后,含尘 量明显降低。 *其中,树林对降尘的阻滞率为23%52%,对 飘尘的阻滞率为37%~60%。 *在夏季,空气穿过林带时,微粒量下降35.2 66.5%; *乔灌木结合式林带的降尘效果则明显好于乔 木林带
当空气通过由数行乔木组成的林带后,含尘 量明显降低。 其中,树林对降尘的阻滞率为23%~52%,对 飘尘的阻滞率为37%~60%。 在夏季,空气穿过林带时,微粒量下降35.2— 66.5%; 乔灌木结合式林带的降尘效果则明显好于乔 木林带。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3.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附着在灰尘等空气微粒上并随之 漂浮、传播。 *花草树木吸附空气尘粒,细菌因失去了附着物而在空 气中的数量减少。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从油腺中分泌出具有香味的 挥发性物质,如香精油(萜烯)、乙醇、有机酸、醛 酮、醚等,这些芳香性物质具有杀菌作用,人们将其 称为“植物杀菌素
3.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附着在灰尘等空气微粒上并随之 漂浮、传播。 花草树木吸附空气尘粒,细菌因失去了附着物而在空 气中的数量减少。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从油腺中分泌出具有香味的 挥发性物质,如香精油(萜烯)、乙醇、有机酸、醛、 酮、醚等,这些芳香性物质具有杀菌作用,人们将其 称为“植物杀菌素” 。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植物杀菌素对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等病 原体杀灭作用尤为明显。 植物杀菌素的作用可使流经绿化带的空气和 水中细菌数量显著减少。 *植物杀菌素在高等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一 般树木含量为0.5%左右,松科、桃金娘科 (桉树类)、樟科、芸香科、唇形科树木植 物杀菌素含量最高,有的可超过1%
植物杀菌素对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等病 原体杀灭作用尤为明显。 植物杀菌素的作用可使流经绿化带的空气和 水中细菌数量显著减少。 植物杀菌素在高等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一 般树木含量为0.5%左右,松科、桃金娘科 (桉树类)、樟科、芸香科、唇形科树木植 物杀菌素含量最高,有的可超过1%。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此外,油松、白皮松、云杉、核桃等树木的 杀菌能力也较强。 *花草树木的杀菌效果极为明显,根据资料, 气流通过绿化带后,可使空气微生物含量减 少21.7%~79.3%
此外,油松、白皮松、云杉、核桃等树木的 杀菌能力也较强。 花草树木的杀菌效果极为明显,根据资料, 气流通过绿化带后,可使空气微生物含量减 少21.7%~79.3%。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对我国城市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发现,随 着绿化程度的提高,空气细菌含量逐渐减少 未绿化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为4万5 万个/,而绿化较好的公园则为1千~6千个 /m,植物园为1千个/m3。 另据测定,受污染的水流经宽度为30m~40m 的松林后,大肠杆菌数减少了1/18
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 对我国城市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发现,随 着绿化程度的提高,空气细菌含量逐渐减少。 未绿化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为4万~5 万个/m3 ,而绿化较好的公园则为1千~6千个 /m3 ,植物园为1千个/m3 。 另据测定,受污染的水流经宽度为30m ~40m 的松林后,大肠杆菌数减少了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