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 风俗和民俗游戏 训室,试字韩服、体验韩国传统民俗游 冠婚丧祭 戏量兰 补充章节1 艺节、影视刷作品、流行音乐 大众媒体 4 手组 韩在中园的分折 补充章节2 学之术方资情补充体有文 分折转民族的体有特降引导学生阅建文学 复习 (说明:具体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分配和调整各章节内容。) 三、教学方法 课堂上以现有教材为依据,进行知识扩展。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了讲授主要知 识点外,结合网络通过图文并茂、视频播放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 件和相关资料,做好答疑辅导。另外,结合学生课外自习,指导并督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网 络资料,观看时事新闻,随时关注国际动态,不断扩充相关知识。 布置作业采取分组方式,让学生以pt等形式进行主题发表讨论,以此增强互动,调动学生 的学习热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3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10%)、作业(20%)。作业包括结 合课上相关模块内容发表pt和撰写小论文。 2.期末考核占比70%,采用闭卷考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本上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和问答 以及文化相关综合分析题。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朴银淑等,《韩国社会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4 2.田景,黄亨奎等,《韩国文化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5 阅读书目 1.池水涌,金哲主编,《韩国概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 2.崔羲秀,《新编韩国概况》,延边大学出版社,2013.7 3.金惠媛著,《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金光洙等,《朝鲜简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4 27
27 民俗 韩国的家庭 衣食住文化 岁时风俗和民俗游戏 冠婚丧祭 6 小论文 1:中韩服饰对比 小论文 2:中韩饮食对比 小论文 3:中韩民俗游戏对比 (利用实训室,试穿韩服、体验韩国传统民俗游 戏윷놀이) √ √ 补充章节 1 大众媒体 4 ppt:韩国综艺节目、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 歌手组合等展示 小论文:韩流在中国的分析 √ √ 补充章节 2 根据实际授课情况补充体育或文 学艺术方面的内容 4 如:分析韩民族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阅读文学 作品; √ √ 复习 2 √ √ (说明:具体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分配和调整各章节内容。) 三、教学方法 课堂上以现有教材为依据,进行知识扩展。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了讲授主要知 识点外,结合网络通过图文并茂、视频播放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 件和相关资料,做好答疑辅导。另外,结合学生课外自习,指导并督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网 络资料,观看时事新闻,随时关注国际动态,不断扩充相关知识。 布置作业采取分组方式,让学生以 ppt 等形式进行主题发表讨论,以此增强互动,调动学生 的学习热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 3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10%)、作业(20%)。作业包括结 合课上相关模块内容发表 ppt 和撰写小论文。 2.期末考核占比 70%,采用闭卷考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本上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和问答, 以及文化相关综合分析题。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朴银淑等,《韩国社会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4 2. 田景,黄亨奎等,《韩国文化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5 阅读书目 1. 池水涌,金哲主编,《韩国概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 2. 崔羲秀,《新编韩国概况》,延边大学出版社,2013.7 3. 金惠媛著,《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 4. 金光洙等,《朝鲜简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4
5.姜万吉著,《韩国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6.李正秀、申泉主编,《韩国概况》,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5.1 7.林敏淳著,《韩国文化的理解》,大连出版社,2012.1 8.韦旭异著,《韩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9.杨雨蕾等,《韩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6 10.杨昭全编著,《韩国文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6 1L.张文江编著,《韩国的政治和外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通讨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入学初始就开始了解韩国社会的基木概况和文化背景,提高学习 兴趣,增强《基础韩语》中的语言学习的理解能力,为促进和补充本专业其他语言课程学习的 度和深度打下基础。 七、其他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以《韩国的社会与文化》(朴银淑)为授课主要依据,《韩国文化论》(田景等)为参考,蕴 含的课程思政素材如下: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内整丽贵聚有的历史中反的学习 第二章 讲授、ppt、视频2.1 2.22.3 2 儒教(儒学)的传入及体现、孝文化及启 第七章 i讲授,ppl、案例 2.1 22 2.3 (说明:具体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案例,进行思政德育精神的自然融入、浅透) 主撰人:韩兆元 审核人:郑慧、杨德民 教学院长:冯延群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7405328《韩国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韩国文化/Korean Culture
28 5. 姜万吉著,《韩国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6. 李正秀、申泉主编,《韩国概况》,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5.1 7. 林敬淳著,《韩国文化的理解》,大连出版社,2012.1 8. 韦旭昇著,《韩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9. 杨雨蕾等,《韩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6 10. 杨昭全编著,《韩国文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6 11. 张文江编著,《韩国的政治和外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入学初始就开始了解韩国社会的基本概况和文化背景,提高学习 兴趣,增强《基础韩语》中的语言学习的理解能力,为促进和补充本专业其他语言课程学习的广 度和深度打下基础。 七、其他 附录:课程思政素材 以《韩国的社会与文化》(朴银淑)为授课主要依据,《韩国文化论》(田景等)为参考,蕴 含的课程思政素材如下: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中韩历史渊源、教育的历史中反映的学习 内容涉及儒家经典 第二章 讲授、ppt、视频 2.1 2.2 2.3 2 儒教(儒学)的传入及体现、孝文化及启 示 第七章 讲授、ppt、案例 2.1 2.2 2.3 (说明:具体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案例,进行思政德育精神的自然融入、渗透) 主撰人:韩兆元 审核人:郑慧、杨德民 教学院长:冯延群 日期:2018 年 12 月 10 日 7405328《韩国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 韩国文化/ Korean Culture
课程编号:7405328 学 分:2学分 学 时: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课程负责人:李海英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韩国民族相关的文化知识,如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较为全面 的了解这个民族。该课程也作为语言技能的辅助形式课,丰富学生的韩国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 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文化思维、辨析能力,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 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韩国的文化背景知识。 This course aims to allow students to lean the related Korean knowledge,such as the basi necessities of life,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and to get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nation.The course is,a as an auxiliary form of anguage skils,to enrich studentsKorean cultura background knowledge.enhance students'sensitiv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cutural thinking and which helps to produce the cultivatio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With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master the Korean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2.课程目标: 2.1掌握韩国的信仰,包括巫教、儒教、佛教、民间信仰与韩国人的意识形态: 22掌握韩国的民俗,即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家庭和村落、人生仪礼、岁时风俗、民俗游 戏等传统文化: 2.3掌握韩国的民俗文学,民谣、说话、巫歌等: 2.4通过对韩国宗教的学习,尤其是对韩国儒教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儒教文化在韩国的 传承与传播,以及对韩国社会与韩国人的影响,以此来反观我国在儒家文化传承方面的不足,取 长补短,汲取韩国的经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献出一份力量(文化自信、公民人格): 2.5进行中韩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岁时节日习俗等文化比较,使学生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 的同时更好的理解华夏文明悠久与生生不息的活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陶治爱国情操(国家意识、 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教学内容 备注 2122232423
29 课程编号:7405328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32 课程负责人:李海英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韩国民族相关的文化知识,如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较为全面 的了解这个民族。该课程也作为语言技能的辅助形式课,丰富学生的韩国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 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文化思维、辨析能力,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 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韩国的文化背景知识。 This course aims to allow students to learn the related Korean knowledge, such as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and to get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nation. The course is, also as an auxiliary form of language skills, to enrich students' Korean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enhance students' sensitiv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cultural thinking and discrimination, which helps to produce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ith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Korean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2.课程目标: 2.1 掌握韩国的信仰,包括巫教、儒教、佛教、民间信仰与韩国人的意识形态; 2.2 掌握韩国的民俗,即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家庭和村落、人生仪礼、岁时风俗、民俗游 戏等传统文化; 2.3 掌握韩国的民俗文学,民谣、说话、巫歌等; 2.4 通过对韩国宗教的学习,尤其是对韩国儒教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儒教文化在韩国的 传承与传播,以及对韩国社会与韩国人的影响,以此来反观我国在儒家文化传承方面的不足,取 长补短,汲取韩国的经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献出一份力量(文化自信、公民人格); 2.5 进行中韩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岁时节日习俗等文化比较,使学生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 的同时更好的理解华夏文明悠久与生生不息的活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陶冶爱国情操(国家意识、 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 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第化文的在韩 论:文化及韩文化相关论知 第节韩因的信-教,韩田2 人的意识形态 过论: 韩传统的坚俗信仰,反观 第二章第二节韩国的信仰儒教,儒教 生入与教 的传入、传承 认识教影下的韩西 第二章第三节韩国的信仰-佛教,佛教 2 韩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中韩 传》 农业民俗、渔业民俗、特结 √ 第三章第二节生活民俗,衣食住行文化2 讨论:饮食民俗、居住建筑民俗 讨论:家庭、亲属、村落、姓氏、 :韩国传统的出生礼、成人礼 祭礼,研究韩人传 花喜第五节岁时风俗,韩国的节日习 讨论:岁时节日、节日风俗 2 民将治合高神后、利神佑仰、其 章第七节民俗游成,节日游戏的产 讨论:各种节日游戏 八节民俗艺术,民俗音乐、舞2 讨论:民俗音乐、舞蹈、美术 的种类与特 文学,民谣、说话、4 讨论:民谣、说话、巫歌等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多以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包括讲授、学生发表、课堂讨论、自学、 观看录像、答疑。教学手段可利用幻灯片、录像带、VCD光盘、多媒体、图书资料。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形式为考察,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体现 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主要根据出勤、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占课 程考核成绩的20%:期末成绩体现学生对课程讲授内容的掌握、理解与运用,占课程考核成绩 的80%。 五、参考散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韩国文化风情读本》、孙大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阅读书目: 1.《社子》、0l0、是封小8从、1986年、第一版。 2.《赴号247至(1,2,34)》、07、显到从、1991年、第一版
30 第一章 总论即文化的定义、类型、特点; 韩国文化简介、韩国文化课在韩国语教 学中的作用 2 讨论:文化及韩国文化相关理论知 识 √ √ √ 第二章 第一节韩国的信仰-巫教,韩国 人的意识形态 2 讨论:韩国传统的巫俗信仰,反观 韩国人的民族意识 √ 第二章 第二节韩国的信仰-儒教,儒教 的传入、传承 4 讨论:儒教的韩国传入与儒教名人, 进而认识儒教影响下的韩国社会与 韩国人 √ √ 第二章 第三节韩国的信仰-佛教,佛教 的传入,传承 2 讨论:韩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中韩 佛教交流 √ 第三章 第一节生产民俗,农业民俗、渔 业民俗、狩猎民俗等 2 讨论:农业民俗、渔业民俗、狩猎 民俗 √ 第三章 第二节生活民俗,衣食住行文化 2 讨论:饮食民俗、居住建筑民俗 √ √ 第三章 第三节家庭和村落,家庭关系, 亲属关系,宗派,族谱等 2 讨论:家庭、亲属、村落、姓氏、 宗派等 √ √ 第三章 第四节人生仪礼,韩国人的出生 礼、成人礼、婚礼、葬礼、祭祀等 4 讨论:韩国传统的出生礼、成人礼、 婚礼、葬礼、祭礼,研究韩国人传 统的一生观 √ √ 第三章 第五节岁时风俗,韩国的节日习 俗来源与特点 2 讨论:岁时节日、节日风俗 √ √ 第三章 第六节民间信仰,家神信仰、村 落信仰及其他民间信仰 2 讨论:家神信仰、村神信仰、其他 民间信仰 √ 第三章 第七节民俗游戏,节日游戏的产 生、特色 2 讨论:各种节日游戏 √ √ 第三章 第八节民俗艺术,民俗音乐、舞 蹈、美术的特点等 2 讨论:民俗音乐、舞蹈、美术 √ 第三章 第九节民俗文学,民谣、说话、 巫歌的种类与特征 4 讨论:民谣、说话、巫歌等 √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多以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包括讲授、学生发表、课堂讨论、自学、 观看录像、答疑。教学手段可利用幻灯片、录像带、VCD 光盘、多媒体、图书资料。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考试形式为考察,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体现 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主要根据出勤、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占课 程考核成绩的 20%;期末成绩体现学生对课程讲授内容的掌握、理解与运用,占课程考核成绩 的 80%。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韩国文化风情读本》、孙大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第一版。 阅读书目: 1. 《신한국인》、이어녕、문학사상사、1986 年、第一版。 2.《한국인의 의식구조 (1,2,3,4)》、이규태、신원문화사、1991 年、第一版
3.《社子9巴今是(1,2,3)》、01斤H、型是封从、2000年、第一版。 4.《赴号巴今对o制》、今对到、是封叶国、1994年、第一版。 5.《赴子2g子》、2、型是g、1994年、第一版.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基础韩语》、《韩语听力》、《韩语会话》等语言必修课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使学 生全面了解韩国文化,有助于语言教学与学习。本课程又是《韩国概况》的后修课,比《韩国概 况》更加专业、深入地讲解韩国文化,也是学生准备专业四八级考试、考研的必修课程。 七、其他 撰写人:李海英 审核人:郑慧、崔春梅 教学院长:冯延群 日期:2018年11月11日 附录 课程思政素材 零课程层玻素材 对应章节散学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津度 介绍韩国的儒教传承与现代社会中的体现,反思国内 第三第 需家 和行与执 T21 24 2 因的家庭观念,与中因家庭观 进行对比使学器 学习优良习 讲授、讨论 22 五节 讲授、讨论 22 25 7405331《高级韩语视听》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高级韩语视听/ 课程编号:7405331 学 分:2学分 时:总学时:32讲授学时:20讨论学时:12 课程负责人:崔春梅 31
31 3. 《한국인의 민속문화(1,2,3)》、이규태、신원문화사、2000 年、第一版。 4. 《한국민속학의 이해》、민속학회、문학아카데미、1994 年、第一版。 5. 《한국 민간신앙 연구》、김태곤、집문당、1994 年、第一版。 本课程为《基础韩语》、《韩语听力》、《韩语会话》等语言必修课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使学 生全面了解韩国文化,有助于语言教学与学习。本课程又是《韩国概况》的后修课,比《韩国概 况》更加专业、深入地讲解韩国文化,也是学生准备专业四八级考试、考研的必修课程。 七、其他 撰写人:李海英 审核人:郑慧、 崔春梅 教学院长:冯延群 日期:2018 年 11 月 11 日 附录 课程思政素材 序 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介绍韩国的儒教传承与现代社会中的体现,反思国内 儒家思想传承与执行 第二章第 三节 讲授、观看 视频 2.1 2.4 2 家庭和村落,介绍韩国的家庭观念,与中国家庭观念 进行对比,使学生学习优良习俗 第三章 第三节 讲授、讨论 2.2 2.4 3 韩国的岁时节日来源于中国,习俗则有本多独有的特 点,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值的我们学习 第三章 第五节 讲授、讨论 2.2 2.5 7405331《高级韩语视听》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 高级韩语视听/ 课程编号:7405331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32 讲授学时:20 讨论学时:12 课程负责人: 崔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