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何认识明朝的厂卫制度? 明朝统治者为了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在常设的普通司法机关之外,又设立了厂卫 特务审判机构。卫指锦衣卫,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合称厂卫,是明朝特有 的特务司法审判机构。 锦衣卫是由保卫皇帝人身安全的侍卫亲军组成的,是皇帝贴身的禁卫军。朱元璋 时期,为有效地控制臣民,赋予锦衣卫除负责皇宫警卫及皇帝出行仪仗事仪以外, 还兼有侦查、逮捕、审讯等司法权,并直接对皇帝负责,大理寺和刑部不得过问 其审判活动。后来,朱元璋又曾明令禁止锦衣卫干预司法。但到永乐年间,锦衣 卫又恢复了干预司法的特务职能,并一直延续到明末。 东厂、西厂、内行厂,是由专门服侍皇帝及其后妃的宦官成员组成的另一特务司 法审判机构。 厂卫制度是明朝始创并独有的,不是国家常规的司法机关,而是受皇帝指使,有 独立的侦查、缉捕、审讯的权力。因此,厂卫是不依照法制,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法外用刑异常残酷,对臣民可任意抓捕、拷汛、残害的特务机构。 总之,明朝的厂卫这一特务机构,直接行使审判权,干预司法,严重破坏了正常 的司法制度,加深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官僚与厂卫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激烈, 成为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一大弊端。 10、分析明朝法律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首先,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统治阶级更加腐朽,广大农民的反抗 斗争更加激烈,目标更加明确。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不得不诉 诸于刑事镇压。这是明律严苛的根本原因。 其次,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寒微”,经历了元末农民大起义,他从封建统治阶级 的立场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是引起农民起义的主要原 因,也是元王朝覆亡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主张“重典治吏”。 再次,宋、元以降,由于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刺激,封建官吏更富有贪欲性、 掠夺性,他们贪赃枉法,凌辱乡里,不但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而 且侵犯了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尤其是皇权的利益。明朝统治者不惜用严刑打击 贪官污吏和豪强地主。 七、判断正误题 1、对2、对3、对4、对5、对6、对7、对8、对9、对10、错 11、错12、对13、错14、对15、对16、错17、对18、对19、对20、对 21、对22、对23、对24、对25、对26、对27、对28、对29、对30、对
9、如何认识明朝的厂卫制度? 明朝统治者为了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在常设的普通司法机关之外,又设立了厂卫 特务审判机构。卫指锦衣卫,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合称厂卫,是明朝特有 的特务司法审判机构。 锦衣卫是由保卫皇帝人身安全的侍卫亲军组成的,是皇帝贴身的禁卫军。朱元璋 时期,为有效地控制臣民,赋予锦衣卫除负责皇宫警卫及皇帝出行仪仗事仪以外, 还兼有侦查、逮捕、审讯等司法权,并直接对皇帝负责,大理寺和刑部不得过问 其审判活动。后来,朱元璋又曾明令禁止锦衣卫干预司法。但到永乐年间,锦衣 卫又恢复了干预司法的特务职能,并一直延续到明末。 东厂、西厂、内行厂,是由专门服侍皇帝及其后妃的宦官成员组成的另一特务司 法审判机构。 厂卫制度是明朝始创并独有的,不是国家常规的司法机关,而是受皇帝指使,有 独立的侦查、缉捕、审讯的权力。因此,厂卫是不依照法制,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法外用刑异常残酷,对臣民可任意抓捕、拷汛、残害的特务机构。 总之,明朝的厂卫这一特务机构,直接行使审判权,干预司法,严重破坏了正常 的司法制度,加深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官僚与厂卫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激烈, 成为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一大弊端。 10、分析明朝法律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首先,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统治阶级更加腐朽,广大农民的反抗 斗争更加激烈,目标更加明确。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不得不诉 诸于刑事镇压。这是明律严苛的根本原因。 其次,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寒微”,经历了元末农民大起义,他从封建统治阶级 的立场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是引起农民起义的主要原 因,也是元王朝覆亡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主张“重典治吏”。 再次,宋、元以降,由于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刺激,封建官吏更富有贪欲性、 掠夺性,他们贪赃枉法,凌辱乡里,不但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而 且侵犯了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尤其是皇权的利益。明朝统治者不惜用严刑打击 贪官污吏和豪强地主。 七、判断正误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错 11、错 12、对 13、错 14、对 15、对 16、错 17、对 18、对 19、对 20、对 21、对 22、对 23、对 24、对 25、对 26、对 27、对 28、对 29、对 30、对
31、对32、对33、对34、错35、对36错37、对38、对39、对40、对 41、对42、对43、对44、对45、对46、错47、错48、对49、对50、对 51、对52、错53、对54、对55、对56、对57、对58、错 第十一章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模仿资产阶级国家制定的我国第一个单行法院组织法规是()。B A《民事诉讼律草案》B《大理院编制法》 C《刑事诉讼律草案》D《法院编制法》 2、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始于()。B A清朝初期B鸦片战争后清朝 C中华民国D天平天国 3、清政府从1906年开始,把原来的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D A大理狱B大理院 C大理寺D法部 4、清末成立(),进行大规模的修律。B A礼学馆B修订法律馆 C刑部D大三法司 5、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0。D A《中华民国约法》B《清会典》 C《唐六典》D《大清民律草案》 6、将非科刑定罪的内容删除,而成为中国第一步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是 ()。D A《宋刑统》B《元典章》 C《大明律》D《大清现行刑律》
31、对 32、对 33、对 34、错 35、对 36 错 37、对 38、对 39、对 40、对 41、对 42、对 43、对 44、对 45、对 46、错 47、错 48、对 49、对 50、对 51、对 52、错 53、对 54、对 55、对 56、对 57、对 58、错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1、模仿资产阶级国家制定的我国第一个单行法院组织法规是()。B A《民事诉讼律草案》B《大理院编制法》 C《刑事诉讼律草案》D《法院编制法》 2、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始于()。B A 清朝初期 B 鸦片战争后清朝 C 中华民国 D 天平天国 3、清政府从 1906 年开始,把原来的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D A 大理狱 B 大理院 C 大理寺 D 法部 4、清末成立(),进行大规模的修律。B A 礼学馆 B 修订法律馆 C 刑部 D 大三法司 5、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D A《中华民国约法》B《清会典》 C《唐六典》D《大清民律草案》 6、将非科刑定罪的内容删除,而成为中国第一步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是 ()。D A《宋刑统》B《元典章》 C《大明律》D《大清现行刑律》
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分总则和分则的刑法典是()。C A《大明律》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D A君上大权B国会 C总理D臣民权利义务 9、鸦片战争后清朝最高审判机关是()。D A刑部B大理寺 C法部D大理院 10、辛亥革命后,清廷减用三天时间便制定和通过了()。B A《清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 C《谘议局章程》D《资政院院章》 11、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是()。A A谘议局B资政院 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 12、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是()。B A谘议局B资政院 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大清新刑律》所规定的主刑有()。ABCD A死刑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D拘役 2、《大清民律草案》的亲属和继承两篇由()共同起草。CD A谘议局B资政院
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分总则和分则的刑法典是()。C A《大明律》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D A 君上大权 B 国会 C 总理 D 臣民权利义务 9、鸦片战争后清朝最高审判机关是()。D A 刑部 B 大理寺 C 法部 D 大理院 10、辛亥革命后,清廷减用三天时间便制定和通过了()。B A《清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 C《谘议局章程》D《资政院院章》 11、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是()。A A 谘议局 B 资政院 C 修订法律馆 D 宪政编查馆 12、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是()。B A 谘议局 B 资政院 C 修订法律馆 D 宪政编查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大清新刑律》所规定的主刑有()。ABCD A 死刑 B 无期徒刑 C 有期徒刑 D 拘役 2、《大清民律草案》的亲属和继承两篇由()共同起草。CD A 谘议局 B 资政院
C修订法律馆D礼学馆 3、《大清新刑律》中的从刑包括()。AB A褫夺公权B没收 C罚金D剥夺政治权利 4、清末立法的特点是()。ABCD A既要考虑维护封建统治,又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利益 B既抄袭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条文,又继续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思想基 础的封建法典 C资本主义色彩的内容和封建主义色彩的内容合二为一 D表现了新旧两种法律思想的斗争和妥协 5、清朝统治者认为立宪有三大利:()。ABC A皇位永固B外患渐轻 C内乱可弥D实现民主 6、清末立法的特点是()。AB A封建性B买办性 C专制性D独裁性 7、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是()。CD A沈家本B伍庭芳 C张之洞D劳乃宣 8、清末“礼法之争”,法理派和礼教派争论的焦点有()。ABCD A关于“干名犯义”的存废问题 B关于“存留养亲”的制度 C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的问题 D关于“子孙违反教令”的问题
C 修订法律馆 D 礼学馆 3、《大清新刑律》中的从刑包括()。AB A 褫夺公权 B 没收 C 罚金 D 剥夺政治权利 4、清末立法的特点是()。ABCD A 既要考虑维护封建统治,又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利益 B 既抄袭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条文,又继续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思想基 础的封建法典 C 资本主义色彩的内容和封建主义色彩的内容合二为一 D 表现了新旧两种法律思想的斗争和妥协 5、清朝统治者认为立宪有三大利:()。ABC A 皇位永固 B 外患渐轻 C 内乱可弥 D 实现民主 6、清末立法的特点是()。AB A 封建性 B 买办性 C 专制性 D 独裁性 7、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是()。CD A 沈家本 B 伍庭芳 C 张之洞 D 劳乃宣 8、清末“礼法之争”,法理派和礼教派争论的焦点有()。ABCD A 关于“干名犯义”的存废问题 B 关于“存留养亲”的制度 C 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的问题 D 关于“子孙违反教令”的问题
9、《大清民律草案》的前三编分别是()。ABC A总则B物权 C债权D亲属 10、《大清新刑律》规定从刑包括()。CD A拘役B罚金 C褫夺公权D没收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清廷改革中央官制,御前会议确定按照“”的原则进行。 2、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是。 3、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是。 4、《大清民律草案》的后两编由礼学馆制定,名称分别是亲属和。 5、中国律师制度开始于,首次出现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 6、《大清新刑律》仿效资产阶级国家刑法,确定了以为中心,由主刑和从 刑组成的新刑罚体例。 7、清末修订法律,确定了“,博稽中外”的修律方针。 8、清廷在大理院内设立,作为最高检察机关。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大清现行刑律》 2、“礼法之争” 3、“法理派” 4、“礼教派” 5、领事裁判权 6、《钦定宪法大纲》 7、諮议局
9、《大清民律草案》的前三编分别是()。ABC A 总则 B 物权 C 债权 D 亲属 10、《大清新刑律》规定从刑包括()。CD A 拘役 B 罚金 C 褫夺公权 D 没收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 1、清廷改革中央官制,御前会议确定按照“”的原则进行。 2、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是。 3、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是。 4、《大清民律草案》的后两编由礼学馆制定,名称分别是亲属和。 5、中国律师制度开始于,首次出现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 6、《大清新刑律》仿效资产阶级国家刑法,确定了以为中心,由主刑和从 刑组成的新刑罚体例。 7、清末修订法律,确定了“,博稽中外”的修律方针。 8、清廷在大理院内设立,作为最高检察机关。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1、《大清现行刑律》 2、“礼法之争” 3、“法理派” 4、“礼教派” 5、领事裁判权 6、《钦定宪法大纲》 7、諮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