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药的性能
二 ﹑中药的性能
序一三个概念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 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 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 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一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 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 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 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序—三个概念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 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 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 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 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 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 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一)四气 1、四气的概念 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 称“四性
(一) 四气 1、四气的概念 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 称“四性
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 寒(大寒、微寒)和凉 一一属阴 凉弱于寒 热(大热)和温(微温)一一属阳 温弱于热 平性一一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 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 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 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
2、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 寒(大寒、微寒)和凉 ——属阴 凉弱于寒 热(大热)和温(微温) ——属阳 温弱于热 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 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 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 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
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如何确定? 药物寒热的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 性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 药物
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如何确定? 药物寒热的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 性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