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 令=anp (。)sFA(=B)称为物质B的化学势 dU=(∈hmt6+c Hang 对组成不变的系统:(C dU=TdS-pd+∑l 因:H=U+p,则dH=7d5++∑mn---(2) A=U-S,则dA=-SdT+14+∑Hdha--(3) G=HTS,则dG=S++∑mn---(4) 一一--一组成可变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 1、化学势的广义定义:由(1)~(4)有 化学势的狭义定义:H1 注意:若不做说明,化学势指偏摩尔 Gibbs自由能。 保持温度、压力和除B以外的其它组分不变,体系的Gibs自由能随na的变化率称为化学 势,所以化学势就是偏摩尔 Gibbs自由能。 (二)化学势判据 化学势在热力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确定系统平衡与自发变化的重要参量,若系统不 做非体积功,则 %,<0自发过程 =0:可逆过程或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三)化学势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B→adhg=-dh 发生相转移的条件:(dG)nn≤0 dG=dG“+dG=p2dha+dhB dG=(4B-4)dmg≤0
- 5 - B , , (c B) ( ) c S V n B U n = 令 ---称为物质B的化学势 , , 1 ( ) ( ) B C B C k V n n S n n B B B U U dU dS dV dn S V = = + + , , 对组成不变的系统: , V nB U T S = , B S n U p V = − 1 1 B B B dU TdS pdV dn = = − + − − − − () 因:H=U+pV,则 1 2 B B B dH TdS Vdp dn = = + + − − − ( ) A=U-TS,则 1 3 B B B dA SdT Vdp dn = = − + + − − − ( ) G=H-TS,则 1 4 B B B dG SdT Vdp dn = = + + − − − ( ) -----组成可变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 1、化学势的广义定义:由(1)~(4)有 B , , , , , , , , ( ) ( ) ( ) ( ) c c c c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B B B B U H A G n n n n = = = = 化学势的狭义定义: B , , ( )T p nc B G n = 注意:若不做说明,化学势指偏摩尔 Gibbs 自由能。 保持温度、压力和除 B 以外的其它组分不变,体系的 Gibbs 自由能随 B n 的变化率称为化学 势,所以化学势就是偏摩尔 Gibbs 自由能。 (二)化学势判据 化学势在热力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确定系统平衡与自发变化的重要参量,若系统不 做非体积功,则 1 0 k B B B dn = :自发过程 =0:可逆过程或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三)化学势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 B B dn dn = − 发生相转移的条件: ( ) 0 T p dG , B B B B dG dG dG dn dn = + = + ( ) 0 B B B dG dn = −
结论: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的强度变量。 六、化学势温度、压力的关系 )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 P,Me JI,b-e 对于纯组分体系,根据基本公式,有 对多组分体系,把Gn换为B,则摩尔体积变为偏摩尔体积VB (二)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 a aG a aG a(-S) aT/P,B aT PP,严 P,bAne 根据纯组分的基本公式dG=-sdT+p 对多组分体系,把Gn换为2,则摩尔熵Sn变为偏摩尔体积SB 【例题解析】 【例1】298K,101.325pa时,n2mol的NaCl溶于1kg水中形成液体的体积与nB的关系为: =1.004+16625×10-2n2+1.7738×10-n32+1.1194×10n2 求:(1)水和NaCl的偏摩尔体积与n2的关系式。 (2)求NaCl的质量摩尔浓度为0.5 mol/kg时,时,水溶液中两种组分的偏摩尔量的值,并 说明其意义。 解(1):VB= =1.6625×10-2+3×1.778×10n2+2×1.1194×10n B/T, p,na 2 1000 水的物质的量为:n=M,1801gml 55.509mol 由偏摩尔量集合公式:V=nV+n2B VA=-(V-nn)=1.8040×10-2-1.598×10n32-2151×10n2 (2)略 【例题解析】见附页
- 6 - B B 结论: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的强度变量。 六、化学势温度、压力的关系 (一)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 c c c B c , , , , , , , B ( ) [ ( ) ] B T p n n T p n T n n G p p n = B c c , , , , B [ ( ) ] T n n T p n G n p = c , , B ( )T p n V n = =VB 对于纯组分体系,根据基本公式,有: m m ( )T G V p = 对多组分体系,把 Gm 换为 B ,则摩尔体积变为偏摩尔体积 VB 。 (二)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 B c c B c , , , , B B , , ( ) [ ) ( ] p n n T p n p n n G T T n = B c c , , , , B [ ( ) ] p n n T p n G n T = , , B ( ) [ ] T p nc S n − = = − SB 根据纯组分的基本公式 d d d G S T V p = − + m m ( ) p G S T = − 对多组分体系,把 Gm 换为 B ,则摩尔熵 m S 变为偏摩尔体积 B S 【例题解析】 【例 1】298K,101.325pa 时, B n mol 的 NaCl 溶于 1kg 水中形成液体的体积与 B n 的关系为: 2 3 3/ 2 3 2 1.004 1.6625 10 1.7738 10 1.1194 10 V n n n B B B − − − = + + + 求:(1)水和 NaCl 的偏摩尔体积与 B n 的关系式。 (2)求 NaCl 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0.5mol/kg 时,时,水溶液中两种组分的偏摩尔量的值,并 说明其意义。 解(1): 2 3 1/ 2 3 3 1.6625 10 1.7738 10 2 1.1194 10 2 A B B B B T p n V V n n n − − − = = + + , , 水的物质的量为: 1 1000 55.509 . 18.01 A A A W g n mol M g mol − = = = 由偏摩尔量集合公式:V n V n V = + A A B B ( ) 1 2 5 3/ 2 6 2 1.8040 10 1.598 10 2.151 10 A B A B B B V V n Vn n n n − − − = − = − − (2)略。 【例题解析】见附页
第二讲: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部分习题解答 【本讲重点】 1、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及其标准态的含义 2、非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 3、逸度的概念 【本讲难点】非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述相结合 【计划课时】2 【授课过程】 ●复习回顾 1、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ZB的定义为 ∠B def aZ p,n2(c≠B)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Z=n21+n2+…+n2=nZ 说明体系的总的容量性质等于各组分偏摩尔量的加和。 Gibbs-Duhem公式 ndz=0or∑x2dzB=0 说明偏摩尔量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的 2、化学势 化学势的广义定义:=(n)sm=(Cn)=(mn)=()P 化学势的狭义定义:pB=(),DA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dU=7AS-p+∑Hn----1) dH=TdS++∑2mB dA=-SdT+Vdp+>u,dn (3) dG=S7++∑h---(4 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
- 7 - 第二讲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部分习题解答 【本讲重点】 1、 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及其标准态的含义 2、 非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 3、 逸度的概念 【本讲难点】非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述相结合 【计划课时】2 【授课过程】 ⚫ 复习回顾: 1、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 ZB 的定义为: B , , (c B) B def ( )T p nc Z Z n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Z n Z n Z n Z = + + + 1 1 2 2 k k k B B B=1 =n Z ----------------------说明体系的总的容量性质等于各组分偏摩尔量的加和。 Gibbs-Duhem 公式 k B B B=1 n Zd 0 = k B B B=1 or x Z d 0 = ---------------------说明偏摩尔量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的。 2、化学势 化学势的广义定义: B , , , , , , , , ( ) ( ) ( ) ( ) c c c c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B B B B U H A G n n n n = = = = 化学势的狭义定义: B , , ( )T p nc B G n =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1 1 B B B dU TdS pdV dn = = − + − − − − () 1 2 B B B dH TdS Vdp dn = = + + − − − ( ) 1 3 B B B dA SdT Vdp dn = = − + + − − − ( ) 1 4 B B B dG SdT Vdp dn = = + + − − − ( ) 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