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往复泵理论流量不随排压改变。 0112下列空气室安装实例中, 是不正确的。 B C D 提示:泵进入排出空气室的流阻和作不稳定流动的液段长度应尽量小 0113船用泵中选用往复泵较多的是 A.压载水泵 B舱底水泵 C.冷却水泵 D.润滑油泵 提示:流量不大而常需自吸的泵可选往复泵。 0114往复泵在船上仍有少量使用是因其 A.价格相对便宜 B.自吸能力好 C.流量小仍可达到高压 D B+C 0115电动往复泵一般没有 机构。 A.齿轮减速 B.曲柄连杆 C.压力润滑 D.轴向推力平衡 提示:电动往复泵不存在(曲轴)轴向推力 0116舱底水泵常选用往复泵是因其 A.小流量高压头 B.可靠性好 C.自吸能力强 D.价格相对低 0117往复泵的自吸能力与 关系不大。 A.缸内余隙容积 B.泵的容积效率 C.吸入管密封性能 D.泵的作用次数 0118往复泵自吸能力好坏与泵的」 有关。 A.工作压头B.功率 C.密封性 D.几何尺寸 0119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常用的补救办法是 A.关小排出阀 加大转速 C.起动前向泵缸内灌液 D.调松安全阀 提示:缸内有液体时抽排气体时漏气少 0120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修理方法不包括 A.研磨泵阀 B.更换弹性差的活塞环 C.更换失效的活塞杆填料D.调整安全阀 0121往复式舱底水泵吸入滤器堵塞不会发生 A.过载 B.缸内液击 C.流量明显减少 D.吸入真空度过大 0122往复泵发生“气穴”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液温过高 吸高过大 C.吸入滤器堵 D.排出阀未开足 提示:查找不会使吸压过低的原因 0123往复泵过载的原因不包括 A.排出阀未开足 B.转速过高
提示:往复泵理论流量不随排压改变。 0112 下列空气室安装实例中, 是不正确的。 A. B. C. D. 提示:泵进入排出空气室的流阻和作不稳定流动的液段长度应尽量小。 0113 船用泵中选用往复泵较多的是 。 A.压载水泵 B.舱底水泵 C.冷却水泵 D.润滑油泵 提示:流量不大而常需自吸的泵可选往复泵。 0114 往复泵在船上仍有少量使用是因其 。 A.价格相对便宜 B.自吸能力好 C.流量小仍可达到高压 D.B+C 0115 电动往复泵一般没有 机构。 A.齿轮减速 B.曲柄连杆 C.压力润滑 D.轴向推力平衡 提示:电动往复泵不存在(曲轴)轴向推力。 0116 舱底水泵常选用往复泵是因其 。 A.小流量高压头 B.可靠性好 C.自吸能力强 D.价格相对低 0117 往复泵的自吸能力与 关系不大。 A.缸内余隙容积 B.泵的容积效率 C.吸入管密封性能 D.泵的作用次数 0118 往复泵自吸能力好坏与泵的 有关。 A.工作压头 B.功率 C.密封性 D.几何尺寸 0119 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常用的补救办法是 。 A.关小排出阀 B.加大转速 C.起动前向泵缸内灌液 D.调松安全阀 提示:缸内有液体时抽排气体时漏气少。 0120 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修理方法不包括 。 A.研磨泵阀 B.更换弹性差的活塞环 C.更换失效的活塞杆填料 D.调整安全阀 0121 往复式舱底水泵吸入滤器堵塞不会发生 。 A.过载 B.缸内液击 C.流量明显减少 D.吸入真空度过大 0122 往复泵发生“气穴”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液温过高 B.吸高过大 C.吸入滤器堵 D.排出阀未开足 提示:查找不会使吸压过低的原因。 0123 往复泵过载的原因不包括 。 A.排出阀未开足 B.转速过高
C.排出容器中气压过高 D.吸入阀未开足 提示:查找不会使排压或流量过大的原因 0124有可能使往复泵过载的是 A.吸入阀未开足 B.吸入滤器堵 C.排出滤器堵 D.发生“气穴”现象 提示:与上题相反。 0125关小电动往复泵排出阀不会导致 A.排出压力升高 B.电机过载 C.流量明显减少 D.安全阀开启 提示:往复泵容积效率较髙,流量受排压影响小 0126关小电动往复泵排出阀可能导致 A.流量明显减小 B.发生“气穴”现象 C.泵内发生液击 D.电机过载 0127电动往复泵流量不均匀是因为 A.转速太快 B.转速太慢 C.转速不均匀 D.都不是 提示:即使曲柄连均匀,活塞移动速度也是不均匀的。 0128往复泵的额定排出压力不受 影响。 A.密封性能 B.结构强度 C.原动机功率 D.泵缸工作空间大小 第三节齿轮泵 0129齿轮泵漏泄一般主要发生在 A.齿轮端面间隙 B.齿顶间隙 C.啮合齿之间 D.轴封 提示:齿轮端面漏泄途径既短又宽,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70%80%。 0130在拆检和装配齿轮泵时主要应注意检查 间隙。 A.齿顶与泵壳 B.齿轮端面 C.齿啮合处 D.泵轴伸出泵壳处 提示:齿轮端面漏泄量对容积效率影响最大,它与端面间隙的立方成正比 该间隙超过要求时应予修复。 0131齿轮泵端盖近啮合齿处常开有一对矩形槽,其作用是 A.存油防干磨 B.平衡轴向液压力 C.防止汽蚀 D.防止困油 提示:该槽即为卸荷槽。 0132齿轮泵端盖开卸荷槽后,若对漏泄影响不明显,则泵流量应 A.稍有增加 B.稍有减少 C.保持不变D.脉动增加 提示:开卸荷槽后,两对啮合齿之间的封闭的油可从卸荷槽挤入排出腔中, 不开则更多被挤出吸入腔。 0133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 A.减小压油口 B.增大吸油口 C.开卸荷槽 D.采用浮动端盖 0134齿轮泵非对称卸荷槽是 A.只在排出端有槽 B.只在吸入端有槽
C.排出容器中气压过高 D.吸入阀未开足 提示:查找不会使排压或流量过大的原因。 0124 有可能使往复泵过载的是 。 A.吸入阀未开足 B.吸入滤器堵 C.排出滤器堵 D.发生“气穴”现象 提示:与上题相反。 0125 关小电动往复泵排出阀不会导致 。 A.排出压力升高 B.电机过载 C.流量明显减少 D.安全阀开启 提示:往复泵容积效率较高,流量受排压影响小。 0126 关小电动往复泵排出阀可能导致 。 A.流量明显减小 B.发生“气穴”现象 C.泵内发生液击 D.电机过载 0127 电动往复泵流量不均匀是因为 。 A.转速太快 B.转速太慢 C.转速不均匀 D.都不是 提示:即使曲柄连均匀,活塞移动速度也是不均匀的。 0128 往复泵的额定排出压力不受 影响。 A.密封性能 B.结构强度 C.原动机功率 D.泵缸工作空间大小 第三节 齿轮泵 0129 齿轮泵漏泄一般主要发生在 。 A.齿轮端面间隙 B.齿顶间隙 C.啮合齿之间 D.轴封 提示:齿轮端面漏泄途径既短又宽,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 70%~80%。 0130 在拆检和装配齿轮泵时主要应注意检查 间隙。 A.齿顶与泵壳 B.齿轮端面 C.齿啮合处 D.泵轴伸出泵壳处 提示:齿轮端面漏泄量对容积效率影响最大,它与端面间隙的立方成正比, 该间隙超过要求时应予修复。 0131 齿轮泵端盖近啮合齿处常开有一对矩形槽,其作用是 。 A.存油防干磨 B.平衡轴向液压力 C.防止汽蚀 D.防止困油 提示:该槽即为卸荷槽。 0132 齿轮泵端盖开卸荷槽后,若对漏泄影响不明显,则泵流量应 。 A.稍有增加 B.稍有减少 C.保持不变 D.脉动增加 提示:开卸荷槽后,两对啮合齿之间的封闭的油可从卸荷槽挤入排出腔中, 不开则更多被挤出吸入腔。 0133 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 。 A.减小压油口 B.增大吸油口 C.开卸荷槽 D.采用浮动端盖 0134 齿轮泵非对称卸荷槽是 。 A.只在排出端有槽 B.只在吸入端有槽
C.一对槽向吸入端偏移 D.一对槽向排出端偏移 提示:卸荷槽向吸入端偏移可延长困油空间和排岀腔沟通的时间,减轻困 油现象。 0135齿轮泵困油现象不会导致 A.轴承负荷增大 B.工作噪声增大 C.容积效率降低 D.排出压力增大 提示:困油会使两对啮合齿之间的密封容积中的油压升高,而排压是取决 于排出条件。 0136需要开卸荷槽解决困油现象的是 齿轮泵。 A.正 B.斜 C.人字形 D.所有 提示:斜齿轮(或人字齿轮)一对齿在排出腔端刚啮合形成齿封空间时, 其靠吸入腔的另一端已即将脱胎换骨开,困油现象不严重。 0137消除不了齿轮泵齿封现象的措施是 A.降低泵的转速 B.降低油温 C.开卸荷槽 D A+B 0138需要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 A.齿轮泵B.往复泵C.叶片泵 0139不须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 A.旋涡泵B.螺杆泵C.离心泵D.A+B+C 0140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 A.排出口太小 B.转速较高 C.齿轮端面间隙调整不当 D.部分时间两对相邻齿同时啮合 0141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不平衡径向力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0142齿轮泵工作时所受径向力大小与 无关。 A.齿宽 B.齿顶圆直径 C.吸、排压力差 D.转速 提示:齿轮所受径向力与承压面积和吸、排压差有关,与转速无关 0143减小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的常用方法是 A.缩小排出口 B.修正齿形 C.开泄压槽 D.缩小吸油口 0144齿轮泵工作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A.不受径向力 B.受相等径向力 C.前者所受径向力较大 D.与C相反 提示:主动齿所受径向液压力和啮合作用力的夹角大于90°,故其合力 小;从动齿所受径向液压力和啮合作用力的夹角小于90°,故其合力大 0145关于齿轮泵下列说法正确的 A.内齿轮泵齿环与齿轮转向相同 B.机械轴封无须润滑 C.所输油粘度大则漏泄少,容积效率高 D.排压升高时实际流量不变 提示:机械轴封无油润滑会摩损很快;油粘度大吸入困难;排压髙齿轮泵 漏泄严重
C.一对槽向吸入端偏移 D.一对槽向排出端偏移 提示:卸荷槽向吸入端偏移可延长困油空间和排出腔沟通的时间,减轻困 油现象。 0135 齿轮泵困油现象不会导致 。 A.轴承负荷增大 B.工作噪声增大 C.容积效率降低 D.排出压力增大 提示:困油会使两对啮合齿之间的密封容积中的油压升高,而排压是取决 于排出条件。 0136 需要开卸荷槽解决困油现象的是 齿轮泵。 A.正 B.斜 C.人字形 D.所有 提示:斜齿轮(或人字齿轮)一对齿在排出腔端刚啮合形成齿封空间时, 其靠吸入腔的另一端已即将脱胎换骨开,困油现象不严重。 0137 消除不了齿轮泵齿封现象的措施是 。 A.降低泵的转速 B.降低油温 C.开卸荷槽 D.A+B 0138 需要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 。 A.齿轮泵 B.往复泵 C.叶片泵 D.A+C 0139 不须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 。 A.旋涡泵 B.螺杆泵 C.离心泵 D.A+B+C 0140 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 。 A.排出口太小 B.转速较高 C.齿轮端面间隙调整不当 D.部分时间两对相邻齿同时啮合 0141 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不平衡径向力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0142 齿轮泵工作时所受径向力大小与 无关。 A.齿宽 B.齿顶圆直径 C.吸、排压力差 D.转速 提示:齿轮所受径向力与承压面积和吸、排压差有关,与转速无关。 0143 减小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的常用方法是 。 A.缩小排出口 B.修正齿形 C.开泄压槽 D.缩小吸油口 0144 齿轮泵工作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 A.不受径向力 B.受相等径向力 C.前者所受径向力较大 D.与 C 相反 提示:主动齿所受径向液压力和啮合作用力的夹角大于 90°,故其合力 小;从动齿所受径向液压力和啮合作用力的夹角小于 90°,故其合力大。 0145 关于齿轮泵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内齿轮泵齿环与齿轮转向相同 B.机械轴封无须润滑 C.所输油粘度大则漏泄少,容积效率高 D.排压升高时实际流量不变 提示:机械轴封无油润滑会摩损很快;油粘度大吸入困难;排压高齿轮泵 漏泄严重
0146内啮合齿轮泵不比外啮合齿轮泵 A.流量脉动小 B.容积效率高 C.吸入性能好 D.困油现象轻 提示:内啮合齿轮泵漏泄途径比外啮合式多 0147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与齿环的转速 A.前者大B.后者大C.相同D.A或B 提示: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的齿数比齿环数要少 0148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靠 使隔板转过 180°,从而吸、排方向不变。 A.摩擦力 B.液压力 C.啮合齿作用力 D.手动调节 提示:这种泵齿轮的啮合齿作用力会使装齿轮的偏心短轴受一转矩,转向 改变时该转矩方向也变,从而使偏心短轴和月牙形隔板所在底盘转180° (背后销钉卡到盖板上的半圆形环槽的另一端)。 0149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 A.吸、排方向改变,但隔板位置不动 B.吸、排方向不变,隔板位置不动 C.隔板转过180°,吸、排方向改变 D.隔板转过180°,吸、排方向不变 0150内啮合齿轮泵中的齿轮和齿环的齿数 A.相等 B.前者多 C.后者多 D.A、B、C都可能 0151内啮合转子泵内、外转子的齿数 A.相等 B前者多一个 C.后者多一个 D.A、B、C都不对 提示:内啮合齿轮泵齿环在外面,齿轮在中间。 0152内啮合齿轮泵主、从动元件转向 A.相同 B.相反 C.A、B都有 D.顺时针转相同,逆时针转相反 0153内啮合转子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的优点之一是 A.流量较均匀 B.容积效率较高 C.吸入性能好,适用高转速D.适用工作压力高 提示:转子泵侧向吸入,不受离心力影响,而且吸入口大,故吸入性能好; 但是齿数少,流量脉动大;密封性也较差 0154内啮合转子泵的缺点之一是 A.吸入性能差 B.不适用于高转速 C.流量脉动率大 D.使用寿命较短 0155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其 A.流量脉动大 B.易消除困油 C.容积效率高 D.吸油区小 0156齿轮泵在船上一般不用作 A.驳油泵 B.辅机滑油泵 C.货油泵 D.液压辅泵 提示:齿轮泵适合作为那些流量小、对流量均匀性要求不髙的油泵
0146 内啮合齿轮泵不比外啮合齿轮泵 。 A.流量脉动小 B.容积效率高 C.吸入性能好 D.困油现象轻 提示:内啮合齿轮泵漏泄途径比外啮合式多。 0147 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与齿环的转速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同 D.A 或 B 提示: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的齿数比齿环数要少。 0148 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靠 使隔板转过 180°,从而吸、排方向不变。 A.摩擦力 B.液压力 C.啮合齿作用力 D.手动调节 提示:这种泵齿轮的啮合齿作用力会使装齿轮的偏心短轴受一转矩,转向 改变时该转矩方向也变,从而使偏心短轴和月牙形隔板所在底盘转 180° (背后销钉卡到盖板上的半圆形环槽的另一端)。 0149 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 。 A.吸、排方向改变,但隔板位置不动 B.吸、排方向不变,隔板位置不动 C.隔板转过 180°,吸、排方向改变 D. 隔板转过 180°,吸、排方向不变 0150 内啮合齿轮泵中的齿轮和齿环的齿数 。 A.相等 B.前者多 C.后者多 D.A、B、C 都可能 0151 内啮合转子泵内、外转子的齿数 。 A.相等 B.前者多一个 C.后者多一个 D.A、B、C 都不对 提示:内啮合齿轮泵齿环在外面,齿轮在中间。 0152 内啮合齿轮泵主、从动元件转向 。 A.相同 B.相反 C.A、B 都有 D.顺时针转相同,逆时针转相反 0153 内啮合转子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的优点之一是 。 A.流量较均匀 B.容积效率较高 C.吸入性能好,适用高转速 D.适用工作压力高 提示:转子泵侧向吸入,不受离心力影响,而且吸入口大,故吸入性能好; 但是齿数少,流量脉动大;密封性也较差。 0154 内啮合转子泵的缺点之一是 。 A.吸入性能差 B.不适用于高转速 C.流量脉动率大 D.使用寿命较短 0155 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其 。 A.流量脉动大 B.易消除困油 C.容积效率高 D.吸油区小 0156 齿轮泵在船上一般不用作 。 A.驳油泵 B.辅机滑油泵 C.货油泵 D.液压辅泵 提示:齿轮泵适合作为那些流量小、对流量均匀性要求不高的油泵
0157下列条件中单改变项不会使齿轮泵流量增加。 A.增大齿宽 B.增大节圆直径 C.减小齿数 D.增加齿数 提示:如节圆直径不变,齿数增加会使齿间容积减小 不会使齿轮泵容积效率减小。 A.油温低 B.转速太低 C.吸入真空度低 D.转速太高 提示:油温低或转速太髙都会使吸入困难,转速太低则漏泄相对增加,吸 入真空度低则有利于吸入。 0159 不是限制齿轮泵工作压力提高的障碍。 A.不平衡径向液压力 B.容积效率下降 C.困油现象 D.泵壳强度不足 提示:不平衡径向力和容积效率下降往往是限制泵排压提高的障碍,当然 机构强度和原动机功率也要满足需要。困油与工作压力提高无关。 0160高压齿轮泵采用间隙自动补偿的结构形式是为了 A.消除困油 B减少内部漏泄 C.减少磨损 D.减少噪音振动 0161限制齿轮泵转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原动机转速难以提高 B.会使轴承负荷过大 C.会增加吸入困难 D.会使困油现象加剧 0162齿轮油泵一般不宜反转使用是因为 A.电机换向困难 B.安全阀作用方向已定 C.困油现象会加重 D.液压径向力会不平衡 提示:电机接线相序改变即反转;困油与转向无关:径向力正反转都不平 衡 0163齿轮泵排出压力超过额定值不会导致 A.轴承负荷加大 B.磨损加剧 C.电机过载 D.流量急剧减小 提示:排压过大则不平衡径向液压力和输出功率都显著增加,理论流量不 变,漏泄有所增加。 0164使齿轮泵吸入真空度较大而吸油困难的原因不会是 A.泵内间隙过大 B.滤器堵塞 C.吸高太大 D.吸入阀未开足 提示:吸入条件差会使吸入真空度变大,而泵本身输油能力降低只会使吸 入真空度降低。 0165使齿轮泵吸入真空度不足而吸油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A.轴封漏泄 B.泵内间隙过大 C.拆修后装复时泵内未浇油D.油温太低 提示:泵密封性能差而输油能力不足,会使吸入真空度不足;油温低则粘 度大,吸入真空度会变大 0166齿轮泵工作中噪声过大的常见原因可能是 A.工作压力高 B.齿轮端面间隙过大 C.吸入管漏入空气 D.油的清洁度差 提示:吸入管漏入的空气到排出端压力升高可能溶入油中,“气穴”消失
0157 下列条件中单改变 项不会使齿轮泵流量增加。 A.增大齿宽 B.增大节圆直径 C.减小齿数 D.增加齿数 提示:如节圆直径不变,齿数增加会使齿间容积减小。 0158 不会使齿轮泵容积效率减小。 A.油温低 B.转速太低 C.吸入真空度低 D.转速太高 提示:油温低或转速太高都会使吸入困难,转速太低则漏泄相对增加,吸 入真空度低则有利于吸入。 0159 不是限制齿轮泵工作压力提高的障碍。 A.不平衡径向液压力 B.容积效率下降 C.困油现象 D.泵壳强度不足 提示:不平衡径向力和容积效率下降往往是限制泵排压提高的障碍,当然 机构强度和原动机功率也要满足需要。困油与工作压力提高无关。 0160 高压齿轮泵采用间隙自动补偿的结构形式是为了 。 A.消除困油 B.减少内部漏泄 C.减少磨损 D.减少噪音振动 0161 限制齿轮泵转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动机转速难以提高 B.会使轴承负荷过大 C.会增加吸入困难 D.会使困油现象加剧 0162 齿轮油泵一般不宜反转使用是因为 。 A.电机换向困难 B.安全阀作用方向已定 C.困油现象会加重 D.液压径向力会不平衡 提示:电机接线相序改变即反转;困油与转向无关;径向力正反转都不平 衡。 0163 齿轮泵排出压力超过额定值不会导致 。 A.轴承负荷加大 B.磨损加剧 C.电机过载 D.流量急剧减小 提示:排压过大则不平衡径向液压力和输出功率都显著增加,理论流量不 变,漏泄有所增加。 0164 使齿轮泵吸入真空度较大而吸油困难的原因不会是 。 A.泵内间隙过大 B.滤器堵塞 C.吸高太大 D.吸入阀未开足 提示:吸入条件差会使吸入真空度变大,而泵本身输油能力降低只会使吸 入真空度降低。 0165 使齿轮泵吸入真空度不足而吸油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 A.轴封漏泄 B.泵内间隙过大 C.拆修后装复时泵内未浇油 D.油温太低 提示:泵密封性能差而输油能力不足,会使吸入真空度不足;油温低则粘 度大,吸入真空度会变大。 0166 齿轮泵工作中噪声过大的常见原因可能是 。 A.工作压力高 B.齿轮端面间隙过大 C.吸入管漏入空气 D.油的清洁度差 提示:吸入管漏入的空气到排出端压力升高可能溶入油中,“气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