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概述 次¥
钢 桥 概 述
※中国桥梁的发展 ※中国钢桥的发展 ※钢桥的分类 义钢桥实例赏析 次¥
※ 中国桥梁的发展 ※ 中国钢桥的发展 ※ 钢桥的分类 ※ 钢桥实例赏析
桥梁的发展
桥 梁 的 发 展
我国桥梁的发展 引言 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 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 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 我们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 该桥由他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但实际施工仍由丹麦康益 洋行承包下部结构和沉箱基础工程,上部结构钢梁则由英商道门朗公 司承包制造和安装。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大桥的能力,而政府 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当 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 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至令 仍发挥作用。这支队伍也是解放初期我国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后 来组建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 我国桥梁的发展 引 言 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 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 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 我们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 该桥由他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但实际施工仍由丹麦康益 洋行承包下部结构和沉箱基础工程,上部结构钢梁则由英商道门朗公 司承包制造和安装。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大桥的能力,而政府 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当 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 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至今 仍发挥作用。这支队伍也是解放初期我国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后 来组建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我国桥条的发展 向苏联学习,建设跨江大桥 1952年政府决定建设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 为此设立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全面学习研究苏联 在钢桥疲劳、焊接、振动,桥梁上下结构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方面的技 术。同期于1956年首先在东陇海线新沂河铁路桥上建成了跨度为239米 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这是重要的一步。 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采用了当时苏联最新的管柱基础技术,上部 结构钢桁架采用胎具组拼、机器样板钻孔的新技术。它是50年代中国桥 梁的一座里程碑,为中国现代桥梁工程技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兴建以及 桥梁深水基础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4年建成的南宁邕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按苏联闭口薄壁构件理论设计 的主跨55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箱梁桥。 50年代预应力砼简支梁桥的实现,使中国桥梁界初步具备了高强钢丝, 预应力锚具,管道灌浆,张拉千斤顶等有关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
一、向苏联学习,建设跨江大桥 • 1952年政府决定建设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 为此设立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全面学习研究苏联 在钢桥疲劳、焊接、振动,桥梁上下结构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方面的技 术。同期于1956年首先在东陇海线新沂河铁路桥上建成了跨度为23.9米 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这是重要的一步。 • 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采用了当时苏联最新的管柱基础技术,上部 结构钢桁架采用胎具组拼、机器样板钻孔的新技术。它是50年代中国桥 梁的一座里程碑,为中国现代桥梁工程技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兴建以及 桥梁深水基础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64年建成的南宁邕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按苏联闭口薄壁构件理论设计 的主跨55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箱梁桥。 • 50年代预应力砼简支梁桥的实现,使中国桥梁界初步具备了高强钢丝, 预应力锚具,管道灌浆,张拉千斤顶等有关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 • 我国桥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