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系统设计 主要任务:把系统分析阶段确定的逻楫模型向物 理模型(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方法)转化。 系统设计阶段又可划分为; 概要设计(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 阶段
1. 4 系统设计 • 主要任务:把系统分析阶段确定的逻辑模型向物 理模型(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方法)转化。 系统设计阶段又可划分为: 概要设计(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 阶段
1.4.1概要设计 主要任务 1.将系統划分成模块(最重要的任务); 2.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3.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4.决定模块间的接口; 5.进行教据库逻辑设计; 今划分模块的主要依据:尽可能提高模块独立性 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1.4.1 概要设计 ▪ 主要任务 1.将系统划分成模块(最重要的任务); 2.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3.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4.决定模块间的接口; 5.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 ❖ 划分模块的主要依据:尽可能提高模块独立性 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性:表示模块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模间的耦合性的强跼取决于模柍间接口的复杂性, 接口越单,耦合性燧低,模块独立性越好。反之, 模块独立性则差。存在以下4种耦合: 1.数据耦合两个模块彼此间通过参教交换信息, 而且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数据。 2.控制耦合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 3.公共耦合两个或多个模块通过一个公共数 据环境相互作用。 4.内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咸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转入另 一个模块内部(高级语言已社绝) 这四种耦合中内容耦合的耦合程度最高,数据耦合的 耦合程度最低
耦合性:表示模块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模块间的耦合性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 接口越简单,耦合性越低,模块独立性越好。反之, 模块独立性则差。存在以下4种耦合: 1.数据耦合 两个模块彼此间通过参数交换信息, 而且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数据。 2.控制耦合 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 3.公共耦合 两个或多个模块通过一个公共数 据环境相互作用。 4.内容耦合 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或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而转入另 一个模块内部(高级语言已杜绝) 这四种耦合中内容耦合的耦合程度最高,数据耦合的 耦合程度最低
內聚性:是指棋块内部各成分之间联系的强弱。内 聚性越好,模塽內部音成分的联系强度越大,会增加 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内聚可分为低、中、 高三类 1.低内聚包括 (1)偶然内聚一个模块完成一组任务,这些任 务彼此间既使有关系。关系也是 很松散。 (2)逻辑内聚一个模块完成的任务在逻辑上属 于相同或相似的一类。 (3)时间内聚一个模块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 段时间内执行
• 内聚性:是指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联系的强弱。内 聚性越好,模块内部各成分的联系强度越大,会增加 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内聚可分为低、中、 高三类: 1.低内聚包括: (1) 偶然内聚 一个模块完成一组任务,这些任 务彼此间既使有关系,关系也是 很松散。 (2) 逻辑内聚 一个模块完成的任务在逻辑上属 于相同或相似的一类。 (3) 时间内聚 一个模块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 段时间内执行
2.中内聚包括 (1)过程内聚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是相关 ,而且必须以特定次序执行。 (2)通讯内聚模块中所有元素都使用同一输入 数据和(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 据 3,高内聚包括 (1)顺序内聚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和同一个 处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处 理必须顺序执行。 (2)功能内聚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属于一个蓬 体,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 概要设计阶段量要任务是设计髙內合的模块
2.中内聚包括 (1)过程内聚 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是相关的 ,而且必须以特定次序执行。 (2)通讯内聚 模块中所有元素都使用同一输入 数据和(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 据。 3.高内聚包括 (1)顺序内聚 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和同一个 处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处 理必须顺序执行。 (2)功能内聚 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属于一个整 体,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 概要设计阶段重要任务是设计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