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技术》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针灸技术》是以针灸治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 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经络与腧穴》与《针灸治疗技术》之间的桥梁课程。它 将古今针灸临床常用技法单独训练,是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较为重要的临床技能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临床常用针灸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针灸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 展起来的各种输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作用原理,为针灸临床治疗打下坚实基 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高职高专层次使用,依据针推专业为农村基、城镇社区培养德才兼备 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三段六步"教学,使学生 由学习到练习到应用,由简入繁,由单一技术到综合技术应用,由被动学习转化为教学主体,教师 则由教学主导到教学为辅的过程,针灸技能至少三次重复使用练习,使学生能熟练综合应用针灸各 种技术并且具备处理简单临床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针灸治疗打下坚实的技术操作基础。具体的知 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 【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巩固针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针灸技术的基本概 念、特点与基本的操作技能,熟悉其应用原理及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常见的针灸技术的 起源和发展概况,了解古代有代表性的针灸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能熟练地进行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的基本操作,具有使用三棱针、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法 的能力;能预防和处理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具有使用耳针、头针治疗针灸常见疾病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 1. 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针灸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充满爱 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单项技术 项目一、毫针刺法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毫针的选择;毫针进针、行针、留针及出针等操作的基本方法:得气意义、表现、影响得气 的原因和促使得气的方法。 2.熟悉毫针常用的规格与结构;常用的针刺体位、消毒方法;候气、催气、行气和守气的含义;针 刺补泻;针刺宜忌;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3.了解了解《内经》、《难经》论刺法,以及历代医家的代表刺灸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1能熟练进行毫针定位、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的操作步骤
《针灸技术》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针灸技术》是以针灸治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 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经络与腧穴》与《针灸治疗技术》之间的桥梁课程。它 将古今针灸临床常用技法单独训练,是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较为重要的临床技能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临床常用针灸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针灸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各种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作用原理,为针灸临床治疗打下坚实基 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高职高专层次使用,依据针推专业"为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培养德才兼备 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三段六步"教学,使学生 由学习到练习到应用,由简入繁,由单一技术到综合技术应用,由被动学习转化为教学主体,教师 则由教学主导到教学为辅的过程,针灸技能至少三次重复使用练习,使学生能熟练综合应用针灸各 种技术并且具备处理简单临床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针灸治疗打下坚实的技术操作基础。具体的知 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 【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巩固针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针灸技术的基本概 念、特点与基本的操作技能,熟悉其应用原理及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常见的针灸技术的 起源和发展概况,了解古代有代表性的针灸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能熟练地进行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的基本操作,具有使用三棱针、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法 的能力;能预防和处理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具有使用耳针、头针治疗针灸常见疾病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 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针灸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充满爱 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单项技术 项目一、毫针刺法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毫针的选择;毫针进针、行针、留针及出针等操作的基本方法;得气意义、表现、影响得气 的原因和促使得气的方法。 2.熟悉毫针常用的规格与结构;常用的针刺体位、消毒方法;候气、催气、行气和守气的含义;针 刺补泻;针刺宜忌;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3.了解了解《内经》、《难经》论刺法,以及历代医家的代表刺灸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1.能熟练进行毫针定位、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的操作步骤
2.会运用基本的补泻手法。 3.能预防和处理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 【教学内容】 (一)毫针的结构与修藏 1.讲明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2.讲明毫针的选择,介绍毫针的检查与维修。 3.介绍毫针的保藏 (二)练针法 1.阐述练针的目的。 2.讲述和示范练针的方法。 (三)针刺前的准备 1.讲明针刺前的思想准备 2.重点讲述选择体位的原则及常用体位,讲明选择体位的注意点。 3.讲述选择针具的质量和规格。 4.讲述定穴与揣穴。 5.重点讲述针具器械、医生手指及施术部位的消毒。 (四)针刺方法 1讲明进针法的定义与要求;刺手与押手的定义及作用:通过示范讲明持针姿势。 2重点讲授和示范常用的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 3阐明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的重要性;针刺角度的定义、常用角度及适应范围;针刺方向的定义 及决定针刺方向的因素;针刺深度的定义、决定深度的原则及针刺深浅的依据。 4.讲明行针的概念;重点讲授和示范基本行针法、常用辅助行针法。 5.重点阐明得气的定义、表现、意义、影响得气的因素和促使得气的方法 6.讲述候气、催气、行气和守气 7.介绍治神与守神 8.阐明针刺补泻的概念、决定补泻效果的因素,讲授和示范常用单式补泻手法及烧山火、透天凉的 复式补泻手法。 9.讲明留针的定义、作用、时间、方法。 10.讲明出针的方法与要求。 五)针刺宜忌 讲述针刺时,部位、体质、病情和时间的宜忌。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1重点讲述晕针、刺伤脏器组织的表现、原因、处理和预防, 2讲明滞针、弯针、断针、血肿、针刺后遗感的表现、原因、处理和预防。 (七)介绍《内经》、《难经》及历代名家刺法。 任务二、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 际应用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四肢部穴位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三、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
2.会运用基本的补泻手法。 3.能预防和处理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 【教学内容】 (一)毫针的结构与修藏 1.讲明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2.讲明毫针的选择,介绍毫针的检查与维修。 3.介绍毫针的保藏。 (二)练针法 1.阐述练针的目的。 2.讲述和示范练针的方法。 (三)针刺前的准备 1.讲明针刺前的思想准备。 2.重点讲述选择体位的原则及常用体位,讲明选择体位的注意点。 3.讲述选择针具的质量和规格。 4.讲述定穴与揣穴。 5.重点讲述针具器械、医生手指及施术部位的消毒。 (四)针刺方法 1.讲明进针法的定义与要求;刺手与押手的定义及作用;通过示范讲明持针姿势。 2.重点讲授和示范常用的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 3.阐明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的重要性;针刺角度的定义、常用角度及适应范围;针刺方向的定义 及决定针刺方向的因素;针刺深度的定义、决定深度的原则及针刺深浅的依据。 4.讲明行针的概念;重点讲授和示范基本行针法、常用辅助行针法。 5.重点阐明得气的定义、表现、意义、影响得气的因素和促使得气的方法。 6.讲述候气、催气、行气和守气 7.介绍治神与守神 8.阐明针刺补泻的概念、决定补泻效果的因素,讲授和示范常用单式补泻手法及烧山火、透天凉的 复式补泻手法。 9.讲明留针的定义、作用、时间、方法。 10.讲明出针的方法与要求。 (五)针刺宜忌 讲述针刺时,部位、体质、病情和时间的宜忌。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1.重点讲述晕针、刺伤脏器组织的表现、原因、处理和预防。 2.讲明滞针、弯针、断针、血肿、针刺后遗感的表现、原因、处理和预防。 (七)介绍《内经》、《难经》及历代名家刺法。 任务二、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 际应用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四肢部穴位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三、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 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颈项、背腰部穴位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四、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 际应用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头部、面部穴位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五、牙痛的针刺治疗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常见病症牙痛的针刺治疗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头面、四肢部穴位的 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二、灸法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灸法的定义、特点:掌握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常用灸法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2.熟悉灸法的分类、作用及灸感、灸量、灸法补泻:熟悉灸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3.了解温灸器灸和非艾灸类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 能熟练地进行常用灸法的操作。 【教学内容】 (一)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阐明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灸用材料 重点讲述艾及艾制品,简介其它灸用材料, (三)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1.讲明灸法的分类。 2.重点讲述艾炷灸、艾条灸(悬灸、实按灸)、温针灸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3.介绍温灸器灸、灯草灸、黄蜡灸、天灸等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4.灸感、灸量和灸法补泻 5.阐明灸感的概念和现象。 6.讲明灸量的概念、灸量的计算、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灸量,施灸疗程 7讲明灸法补泻。 8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9重点阐明灸法的作用。 10#明洛法的活应范围 (六)灸法的注意事项 1重点讲述施灸时的顺序、灸法的禁忌。 2讲述施灸时的体位、灸后的处理、施灸安全等 任务二、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 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颈项、背腰部穴位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四、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 际应用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头部、面部穴位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五、牙痛的针刺治疗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常见病症牙痛的针刺治疗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毫针针刺头面、四肢部穴位的 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二、灸法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灸法的定义、特点;掌握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常用灸法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2.熟悉灸法的分类、作用及灸感、灸量、灸法补泻;熟悉灸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3.了解温灸器灸和非艾灸类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 能熟练地进行常用灸法的操作。 【教学内容】 (一)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阐明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灸用材料 重点讲述艾及艾制品,简介其它灸用材料。 (三)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1.讲明灸法的分类。 2.重点讲述艾炷灸、艾条灸(悬灸、实按灸)、温针灸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3.介绍温灸器灸、灯草灸、黄蜡灸、天灸等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4.灸感、灸量和灸法补泻 5.阐明灸感的概念和现象。 6.讲明灸量的概念、灸量的计算、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灸量,施灸疗程。 7.讲明灸法补泻。 8.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9.重点阐明灸法的作用。 10.讲明灸法的适应范围。 (六)灸法的注意事项 1.重点讲述施灸时的顺序、灸法的禁忌。 2.讲述施灸时的体位、灸后的处理、施灸安全等。 任务二、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 用中熟练掌握艾炷灸、隔药灸、艾条灸等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三、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 熟练掌握天灸及其他非艾灸类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三、拔罐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拔罐方法。 2.熟悉拔罐的作用、适应症和拔罐的应用注意事项。 3.了解拔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罐的种类。 【能力培养目标】 1.能熟练地进行拔罐操作。 2.能掌握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一)拔罐的起源和发展 简述拔罐的起源和发展。 (二)罐的种类 介绍竹罐、玻璃罐、陶罐、抽气罐及其优缺点 (三)拔罐的方法 1,讲明拔罐前的准备、其总的操作要领;重点讲授和示范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 法)的操作,讲述水罐法、抽气法的操作。 2.讲述和示范起罐法 3.讲明单罐、多罐等8种拔罐法的运用形式。 (四)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讲述拔罐法的作用、适应范围及其拔罐法的临床应用举例。 (五)注意事项 1.重点讲述拔罐法的施术部位,禁忌部位,禁忌症,操作要领。 2.讲明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多罐、推罐、刺血拔罐时的注意点,拔罐后的处理等 任务二、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症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症技术为例,使学生 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各种火罐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四、三棱针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 用中熟练掌握艾炷灸、隔药灸、艾条灸等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务三、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 熟练掌握天灸及其他非艾灸类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三、拔罐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拔罐方法。 2.熟悉拔罐的作用、适应症和拔罐的应用注意事项。 3.了解拔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罐的种类。 【能力培养目标】 1.能熟练地进行拔罐操作。 2.能掌握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一)拔罐的起源和发展 简述拔罐的起源和发展。 (二)罐的种类 介绍竹罐、玻璃罐、陶罐、抽气罐及其优缺点。 (三)拔罐的方法 1.讲明拔罐前的准备、其总的操作要领;重点讲授和示范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 法)的操作,讲述水罐法、抽气法的操作。 2.讲述和示范起罐法 3.讲明单罐、多罐等8种拔罐法的运用形式。 (四)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讲述拔罐法的作用、适应范围及其拔罐法的临床应用举例。 (五)注意事项 1.重点讲述拔罐法的施术部位,禁忌部位,禁忌症,操作要领。 2.讲明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多罐、推罐、刺血拔罐时的注意点,拔罐后的处理等。 任务二、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症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症技术为例,使学生 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各种火罐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四、三棱针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三棱针技术的特点: 2.熟悉三棱针的操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 【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进行三棱针的操作 2.具有针对不同病证选用不同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三棱针刺法 1.阐明三棱针刺法的概念 2.讲述三棱针针具特点及使用前的消毒方法。 3.讲述三棱针的持针方法和针刺时的押手方法。 4.重点讲述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和挑刺法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5.阐明三棱针刺法的作用、适应症以及临床应用举例。 6.讲述三棱针刺法的注意事项:防止晕针、注意消毒、操作要点、禁忌等。 任务二、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 用中熟练掌握三棱针点刺法及其他如刺血法、围刺法、挑刺法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四、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皮肤针、皮内针技术的特点; 2.熟悉皮肤针、皮内针的操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 3.了解火针、芒针的概念、特点、操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 【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进行皮肤针、皮内针的操作。 2.具有针对不同病证选用不同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皮肤针技术 1.阐明皮肤针刺法的概念。 2.讲述皮肤针的针具特点以及皮肤针的检查和消毒 3.重点讲授和示范皮肤针的持针式、叩刺法、刺激强度。 4.讲述针刺部位(循经叩刺、穴位叩刺、部位叩刺)。 5.阐明皮肤针刺法的作用、适应范围及临床应用。 6.讲述皮肤针刺法的注意事项:检查针具、注意消毒、操作要点、禁忌等。 (二)皮内针技术 1皮内针的概念、针具特点。 2皮内针的操作方法。 3.活应范围和注意事项页 (三)火针技术
1.掌握三棱针技术的特点; 2.熟悉三棱针的操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 【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进行三棱针的操作。 2.具有针对不同病证选用不同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三棱针刺法 1.阐明三棱针刺法的概念。 2.讲述三棱针针具特点及使用前的消毒方法。 3.讲述三棱针的持针方法和针刺时的押手方法。 4.重点讲述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和挑刺法的操作和临床应用。 5.阐明三棱针刺法的作用、适应症以及临床应用举例。 6.讲述三棱针刺法的注意事项:防止晕针、注意消毒、操作要点、禁忌等。 任务二、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为例,使学生在实际应 用中熟练掌握三棱针点刺法及其他如刺血法、围刺法、挑刺法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四、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技术 任务一、基本技能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皮肤针、皮内针技术的特点; 2.熟悉皮肤针、皮内针的操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 3.了解火针、芒针的概念、特点、操作方法、适应症与应用注意事项。 【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进行皮肤针、皮内针的操作。 2.具有针对不同病证选用不同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皮肤针技术 1.阐明皮肤针刺法的概念。 2.讲述皮肤针的针具特点以及皮肤针的检查和消毒 3.重点讲授和示范皮肤针的持针式、叩刺法、刺激强度。 4.讲述针刺部位(循经叩刺、穴位叩刺、部位叩刺)。 5.阐明皮肤针刺法的作用、适应范围及临床应用。 6.讲述皮肤针刺法的注意事项:检查针具、注意消毒、操作要点、禁忌等。 (二)皮内针技术 1.皮内针的概念、针具特点。 2.皮内针的操作方法。 3.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三)火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