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 、填空题 1.货币是的必然产物。 2.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种形式,即 3.货币形态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即 4.货币的职能有 、五种, 其基本职能是 5.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体现在货币的」 职能上。 6.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四种类型,即 7.主币可以 、铸造,具有」 、法偿:辅币由 、铸造 具有 、法偿。 、单项选择题 在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时,等价物称为() A.个别等价物B.货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 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私人劳动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A.货币就是金银B.金银就是货币 C.金银天然地最适宜于充当货币D.金银不是货币 4.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纸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的()职能中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6.财政、信贷收支是借助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货币制度开始建立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8.在以下几种货币制度中,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是() 银本位B.金银复本位C.金本位D.金块本位 9.金本位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B.第一次世界大战 C.黄金储备不足且分布不平衡D.纸币的产生 10.以金币为本位币,但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兑换金块的 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B.金块本位C.金汇兑本位D.信用货币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以下特点() 它是价值的表现材料B.它是具体劳动的表现材料
第一章 货 币 一、填空题 1.货币是的必然产物。 2.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货币形态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货币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其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 5.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体现在货币的______职能上。 6.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四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主币可以______、铸造,具有______、法偿;辅币由______、铸造, 具有______、法偿。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时,等价物称为() A.个别等价物 B.货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价物 2.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A.货币就是金银 B.金银就是货币 C.金银天然地最适宜于充当货币 D.金银不是货币 4.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纸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的()职能中。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6.财政、信贷收支是借助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7.货币制度开始建立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8.在以下几种货币制度中,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是( ) A.银本位 B.金银复本位 C.金本位 D.金块本位 9.金本位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黄金储备不足且分布不平衡 D.纸币的产生 10.以金币为本位币,但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兑换金块的 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 B.金块本位 C.金汇兑本位 D.信用货币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以下特点() A.它是价值的表现材料 B.它是具体劳动的表现材料
C.它是抽象劳动的表现材料D.它是社会劳动的表现材料 E.它是私人劳动的表现材料 2.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A.同质可分B.体积小价值大C.不容易腐烂,便于保存 D.便于携带E.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3.纸币的特点是() A.产生于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B.它本身无价值 C.它是货币符号D.它需要强制流通E.它也具有与其他商品相 交换的能力 4.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是信用货币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C.是我国惟一合法流通的 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纸币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5.当今信用货币的主要构成有() A.现钞B.信用卡C.活期存款D.政府债券E.定期存款 四、名词解释 1.货币2.铸币3.纸币4.信用货币5.价值尺度6.流通手段7.贮藏手段 8.支付手段9.货币制度10.本位币11.辅币12.无限法偿13.有限法偿 14.金银复本位15.劣币驱逐良币16.金本位17.金块本位18.金汇兑本位 五、简答题 1.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 2.货币制度有那些构成要素,它是如何演变的?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 4.简述人民币制度的性质和内容。 六、论述题 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 第二章信用 、填空题 1.信用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和 2.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以和为条件的单方面 的 3.高利贷信用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其特点是 4.资本主义信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运动。 5.信用的基本形式有 6.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或形式提供的信用 7.商业票据,按签发人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债务人签发的称之为 债权人签发的称之为 消费信用的形式有 9.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 受到限制
C.它是抽象劳动的表现材料 D.它是社会劳动的表现材料 E.它是私人劳动的表现材料 2.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A.同质可分 B.体积小价值大 C.不容易腐烂,便于保存 D.便于携带 E.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3.纸币的特点是() A.产生于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B.它本身无价值 C.它是货币符号 D.它需要强制流通 E.它也具有与其他商品相 交换的能力 4.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是信用货币 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C.是我国惟一合法流通的 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纸币 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5.当今信用货币的主要构成有() A.现钞 B.信用卡 C.活期存款 D.政府债券 E.定期存款 四、名词解释 1.货币 2.铸币 3.纸币 4.信用货币 5.价值尺度 6.流通手段 7.贮藏手段 8.支付手段 9.货币制度 10.本位币 11.辅币 12.无限法偿 13.有限法偿 14.金银复本位 15.劣币驱逐良币 16.金本位 17.金块本位 18.金汇兑本位 五、简答题 1.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 2.货币制度有那些构成要素,它是如何演变的?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 4.简述人民币制度的性质和内容。 六、论述题 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 第二章 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是____和____。 2.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以____和____为条件的单方面 的。 3.高利贷信用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其特点是____、____、____。 4.资本主义信用主要表现为____资本运动。 5.信用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____或____形式提供的信用。 7.商业票据,按签发人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债务人签发的称之为____, 债权人签发的称之为____。 8.消费信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 9.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____、____受到限制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以前,信用主要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 A.生息资本B.信贷资本C.高利贷资本D.借贷资本 2.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 A.反对借贷B.取消利率 反对高利贷的非生产性D.利率要符合平均利润率的要求 3.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4.必须经过承兑才能转让流通的票据是() A.商业汇票B.商业本票C.银行汇票D.银行券 5.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三角债现象,本质上属于()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多项选择题 1.现代信用存在的基础是( A.市场经济的发展B.行为主体资金余缺的存在 C.所有制的不同D.现代银行的出现E.高利贷信用的削弱 2.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有(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国际信用 3.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属于(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高利贷信 用 4.国家信用的形式有() A.公债B.国库券C.政府信贷D.国家税收E.国家基本建设拨 款 5.下列属于直接融资方式有( A.银行存款B.银行贷款C.发行股票D.发行债券E.国际信贷 四、名词解释 1.信用2.金融3.高利贷信用4.商业信用5.商业票据6.商业 汇票7.商业本票8.银行信用9.国家信用10.消费信用11.直接融资 12.间接融资 五、简答题 1.简述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为什么资本主义以前高利贷信用能占统治地位,它有何作用? 3.商业信用有何特点、作用、局限性?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和联系? 5.国家信用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试述现代信用的作用。 2.在我国发展消费信用有何意义,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消费信用? 3.比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 谈发展直接融资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资本主义以前,信用主要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 A.生息资本 B.信贷资本 C.高利贷资本 D.借贷资本 2.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 ) A.反对借贷B.取消利率 C.反对高利贷的非生产性D.利率要符合平均利润率的要求 3.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是 (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4.必须经过承兑才能转让流通的票据是( ) A.商业汇票B.商业本票C.银行汇票D.银行券 5.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6.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三角债现象,本质上属于(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三、多项选择题 1.现代信用存在的基础是( ) A.市场经济的发展B.行为主体资金余缺的存在 C.所有制的不同D.现代银行的出现E.高利贷信用的削弱 2.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有(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国际信用 3.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属于(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高利贷信 用 4.国家信用的形式有( ) A.公债B.国库券C.政府信贷D.国家税收E.国家基本建设拨 款 5.下列属于直接融资方式有( ) A.银行存款B.银行贷款C.发行股票D.发行债券E.国际信贷 四、名词解释 1.信用 2.金融 3.高利贷信用 4.商业信用 5.商业票据 6.商业 汇票 7.商业本票 8.银行信用 9.国家信用 10.消费信用 11.直接融资 12.间接融资 五、简答题 1.简述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为什么资本主义以前高利贷信用能占统治地位,它有何作用? 3.商业信用有何特点、作用、局限性?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和联系? 5.国家信用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试述现代信用的作用。 2.在我国发展消费信用有何意义,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消费信用? 3.比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 谈发展直接融资的意义
第三章利率 、填空题 1.利息的本质是的转化形式。 2.市场利率反映了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当货币资金供应大于需 求时,利率呈趋势:反之,利率呈趋势。 3.按照计息方法的不同,利率可分为和两种。 4.按照计息单位时间的不同,利率分为(% (‰0)三种 5.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划分,利率可分为和 6.利率即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成的与的比率。 7.按国家对利率管理的角度划分,利率可分为和。 8.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利率可分为和。 9.一般把资金运动起点的金额称为;把资金运动结束时与现值等 值的金额称为 10.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 1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认为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和之间。 2.利率根据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可分为和 13.根据利率杠杆的功能,利率调低,则资金供给 14.利息税税率越髙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越;反之,税率越低的 债券,其税前利率相应 15.各种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称为_。 16.各期限相同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称为。 、单项选择题 1.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A.小于零B.大于零C.高于平均利润率D.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率 2.利息率的高低主要意味着() A.本金的多少B.期限的长短C.负债能力的强弱D.利息水平的高低 3.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 A.上涨B.下降C.持平D.随物价变动 4.某国某年的名义利率为20%,而通货膨胀率达13.5%,那么实际利率 应为() A.6.5‰B.16.75%C.5.73‰.2.865% 5.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A.保持不变B.与实际利率对应C.调高D.调低 6.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三年,按年计息, 单利计算,那么到期后应偿付银行多少本息() A.19.1万元B.119.1万元C.18万元D.118万元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三年,若以半年 为转换期,复利计息,那么,到期后应偿付银行多少本息() A.19.1万元B.118万元C.119.4万元D.119.1万元 8.目前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决定的。 A.商业银行自己B.中国人民银行C.财政部D.市场变动 9.优惠利率是相对()而定的
第三章 利 率 一、填空题 1.利息的本质是____的转化形式。 2.市场利率反映了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当货币资金供应大于需 求时,利率呈____趋势;反之,利率呈趋势。 3.按照计息方法的不同,利率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 4.按照计息单位时间的不同,利率分为____(%)、____(‰)、____ (‰0)三种。 5.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划分,利率可分为____和____。 6.利率即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成的____与____的比率。 7.按国家对利率管理的角度划分,利率可分为____和____。 8.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利率可分为____和____。 9.一般把资金运动起点的金额称为____;把资金运动结束时与现值等 值的金额称为____。 10.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____、____、____。 1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认为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_____和____之间。 12.利率根据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可分为____和____。 13.根据利率杠杆的功能,利率调低,则资金供给____。 14.利息税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越____;反之,税率越低的 债券,其税前利率相应____。 15.各种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 16.各期限相同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 A.小于零 B.大于零 C.高于平均利润率 D.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率 2.利息率的高低主要意味着( ) A.本金的多少 B.期限的长短 C.负债能力的强弱 D.利息水平的高低 3.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 ) A.上涨 B.下降 C.持平 D.随物价变动 4.某国某年的名义利率为 20%,而通货膨胀率达 13.5%,那么实际利率 应为( ) A.6.5%B.16.75%C.5.73%D.2.865% 5.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A.保持不变 B.与实际利率对应 C.调高 D.调低 6.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 100 万元,年利率为 6%,期限三年,按年计息, 单利计算,那么到期后应偿付银行多少本息( ) A.19.1 万元 B.119.1 万元 C.18 万元 D.118 万元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 100 万元,年利率为 6%,期限三年,若以半年 为转换期,复利计息,那么,到期后应偿付银行多少本息( ) A.19.1 万元 B.118 万元 C.119.4 万元 D.119.1 万元 8.目前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 )决定的。 A.商业银行自己 B.中国人民银行 C.财政部 D.市场变动 9.优惠利率是相对( )而定的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一般利率D.市场利率 10.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使贷款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变化不定 11.下调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投资相对() A.稳定B.下降C.上升D.波动 2.提高利率会使企业利润相对() A.减少B.增加C.不受影响D.不一定 13.当借贷资金的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越低,利率相对() A.不变B.多变C.越高D.越低 14.负利率是指() A.名义利率低于零B.实际利率低于零 C.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D.名义利率低于实际利率 15.所谓“利率倒挂”是指() A.利率小于或等于零B.存款利率小于贷款利率 C.存款利率大于贷款利率D.利息率大于平均利润率 16.如果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大于需求,利息率将趋于()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7.到期收益率是衡量()的指标。 A.利息的多少B.利息率的高低C.期限的长短D.负债能力的强弱 18.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是() A.贷款人取得的报酬B.借款人付出的代价 C.利润的一部分D.成本的一部分 19.我国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一般实行( A.基准利率B.公定利率C.官定利率D.市场利率 20.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市场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 本金应为() A.1005B.1050C.1000D.900 三、多项选择题 1.提高利率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包括() A.银行存款增加B.贷款规模收缩C.银行存款下降 D.即期消费减少E.投资规模的减少 2.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 A.平均利润率B.资金的供求状况C.商业周期 D.通货膨胀状况E.国际利率水平 3.按对利率管制程度的不同,利率可以分为() A.一般利率B.市场利率C.公定利率D.官定利率E优惠利率 4.促使贷款利息率上升的因素包括() A.平均利润率下降B.银行经营成本上升C.市场信贷资金供应增加 D.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E.商业周期处于经济扩张阶段 促使贷款利息率下降的因素包括() A.平均利润率下降B.银行经营成本下降C.市场信贷资金供应减少 D.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E.商业周期处于经济衰退期 6.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基本因素有() A.违约风险B.流动性C.变现成本D.税收因素E.风险补偿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一般利率 D.市场利率 10.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使贷款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11.下调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投资相对( ) A.稳定 B.下降 C.上升 D.波动 12.提高利率会使企业利润相对( ) A.减少 B.增加 C.不受影响 D.不一定 13.当借贷资金的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越低,利率相对( ) A.不变 B.多变 C.越高 D.越低 14.负利率是指( ) A.名义利率低于零 B.实际利率低于零 C.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 D.名义利率低于实际利率 15.所谓“利率倒挂”是指( ) A.利率小于或等于零 B.存款利率小于贷款利率 C.存款利率大于贷款利率 D.利息率大于平均利润率 16.如果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大于需求,利息率将趋于(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7.到期收益率是衡量( )的指标。 A.利息的多少 B.利息率的高低 C.期限的长短 D.负债能力的强弱 18.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是( ) A.贷款人取得的报酬 B.借款人付出的代价 C.利润的一部分 D.成本的一部分 19.我国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一般实行( ) A.基准利率 B.公定利率 C.官定利率 D.市场利率 20.一笔贷款 1 年的利息收益是 50 元,而市场平均利率为 5%时,那么 本金应为( ) A.1005B.1050C.1000D.900 三、多项选择题 1.提高利率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包括( ) A.银行存款增加 B.贷款规模收缩 C.银行存款下降 D.即期消费减少 E.投资规模的减少 2.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 ) A.平均利润率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商业周期 D.通货膨胀状况 E.国际利率水平 3.按对利率管制程度的不同,利率可以分为( ) A.一般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E.优惠利率 4.促使贷款利息率上升的因素包括( ) A.平均利润率下降 B.银行经营成本上升 C.市场信贷资金供应增加 D.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 E.商业周期处于经济扩张阶段 5.促使贷款利息率下降的因素包括( ) A.平均利润率下降 B.银行经营成本下降 C.市场信贷资金供应减少 D.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 E.商业周期处于经济衰退期 6.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基本因素有( ) A.违约风险 B.流动性 C.变现成本 D.税收因素 E.风险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