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关键: ①均布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在基础中心 线下最大。 ②沉降变形均发生于弹性变形阶段。 详见弹性力学
理解关键: ①均布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在基础中心 线下最大。 ②沉降变形均发生于弹性变形阶段。 详见弹性力学
1.岩质地基内附加应力P的分布 假定岩质地基承受的是均布荷载Po,基础宽度为b, 则地基内各处的附加应力P在中心线上是最大的,由弹性 力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可知,一般当: Z=0.5b时,P0.5Po Z=2.5b时,P0.2Po Z=5b时,P0.05Po
1.岩质地基内附加应力PZ的分布 假定岩质地基承受的是均布荷载P0,基础宽度为b, 则地基内各处的附加应力PZ在中心线上是最大的,由弹性 力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可知,一般当: Z=0.5b时,PZ=0.5P0 Z=2.5b时,PZ=0.2P0 Z=5b时,PZ=0.05P0 P0 PZ Z b
2.岩基地基沉降量计算 以岩石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可知: δ δ E=0→8= 6 E 对于岩质地基而言,ε就是垂向沉降量,具体到岩质地 基,则有
2.岩基地基沉降量计算 以岩石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可知: E E = = 对于岩质地基而言,ε就是垂向沉降量,具体到岩质地 基,则有 Z z Z E P =
当某深度处的岩层(可天然也可人工分层)厚为h时, 沉降变形量应为: S=62·h hPZ Ez 当已知岩基受压层范围(一般取P=0.1Po范围内的深度 内岩基各分层的E值(原位试验确定),各分层的厚度及 各层的平均附加应力时,地基岩体在基础荷载P。下的沉降 变形值就为: n S= ∑ △Si= hi i=1 i=l Ei
当某深度处的岩层(可天然也可人工分层)厚为h时, 沉降变形量应为: Z Z z E hP S = h = 当已知岩基受压层范围(一般取PZ=0.1P0范围内的深度) 内岩基各分层的Ei值(原位试验确定),各分层的厚度及 各层的平均附加应力时,地基岩体在基础荷载P0下的沉降 变形值就为: = = = = n i n i Zi hi Ei P S Si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