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 光周期: • 较短日照可刺激地上部形成生长物质如激素,促进 块茎的形成与生长。短日照下淀粉含量、GA3含量减少、 • 而ABA含量增多。ABA有促进块茎形成的作用,而 GA3则抑制块茎的形成。GA3/ABA降低到一定水平 (50以下)可能是块茎形成的重要条件。 • 因而,生长前期应在长日照下生长,促进茎叶生长, 生长后期处于短日照下有利于物质积累与块茎形成,从 而提高产量。 • 但不同品种类型对光周期的反应是有差异的,早熟 品种对光周期不敏感,但晚熟品种要求较严格。因而引 种时应注意
•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 光周期: • 较短日照可刺激地上部形成生长物质如激素,促进 块茎的形成与生长。短日照下淀粉含量、GA3含量减少、 • 而ABA含量增多。ABA有促进块茎形成的作用,而 GA3则抑制块茎的形成。GA3/ABA降低到一定水平 (50以下)可能是块茎形成的重要条件。 • 因而,生长前期应在长日照下生长,促进茎叶生长, 生长后期处于短日照下有利于物质积累与块茎形成,从 而提高产量。 • 但不同品种类型对光周期的反应是有差异的,早熟 品种对光周期不敏感,但晚熟品种要求较严格。因而引 种时应注意
• ★ 温周期: • 即昼夜温度的变化。 •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较低的温度特 别是低夜温可促进块茎的形成。适宜的低温是 15~18 ℃,高于21 ℃块茎生长降慢。 • 南方马铃薯产量低于北方主要是由于块茎形成期 间夜温较高,温差较小,日照较弱所致
• ★ 温周期: • 即昼夜温度的变化。 •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较低的温度特 别是低夜温可促进块茎的形成。适宜的低温是 15~18 ℃,高于21 ℃块茎生长降慢。 • 南方马铃薯产量低于北方主要是由于块茎形成期 间夜温较高,温差较小,日照较弱所致
• ★ 营养条件: • 植株的C/N比对块茎形成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 C素即碳水化合物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而 较高的N素有利于茎叶的生长。 • K素可促进碳水化合物向贮藏器官运转,促进块 茎膨大。 • 对K的吸收最多,其次是N。适当增施NK肥可提 高产量。每生产1000kg块茎需N5~6kg,P1~3kg, K12~13kg
• ★ 营养条件: • 植株的C/N比对块茎形成有较大的影响。较高的 C素即碳水化合物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而 较高的N素有利于茎叶的生长。 • K素可促进碳水化合物向贮藏器官运转,促进块 茎膨大。 • 对K的吸收最多,其次是N。适当增施NK肥可提 高产量。每生产1000kg块茎需N5~6kg,P1~3kg, K12~13kg
• 3、块茎生长调控与管理 • (1)打破块茎休眠 • ★ 温光处理:播种前30~50d,将块茎置于20℃的暗室 中,促进发芽,然后置于光照下,促芽健壮。也有通过 晒种来打破休眠的,把种薯放在阳光下摊开晒3~5天, 再堆闷1天左右,反复摊开晒,堆起闷,经15~20天, 即可见有芽出现。 • ★层积催芽:将块茎切块、沙藏、保湿,7~10d即可发 芽。 • ★激素处理:块茎收获前10d,用50mg/l的GA处理植株 或将切块的块茎置于1mg/l的GA中5~10min即可促进发 芽
• 3、块茎生长调控与管理 • (1)打破块茎休眠 • ★ 温光处理:播种前30~50d,将块茎置于20℃的暗室 中,促进发芽,然后置于光照下,促芽健壮。也有通过 晒种来打破休眠的,把种薯放在阳光下摊开晒3~5天, 再堆闷1天左右,反复摊开晒,堆起闷,经15~20天, 即可见有芽出现。 • ★层积催芽:将块茎切块、沙藏、保湿,7~10d即可发 芽。 • ★激素处理:块茎收获前10d,用50mg/l的GA处理植株 或将切块的块茎置于1mg/l的GA中5~10min即可促进发 芽
• (2)选择土地,施足有机肥。 • (3)合理密植 • 一般块茎作物单位面积光合生产率在叶面积系数 3.5~4.0时最高,因此,使叶面积能迅速达到这一 数值的密度为合理种植的密度。 • 如potato的株行距一般为15~30cm×60~80cm, 但随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而变化
• (2)选择土地,施足有机肥。 • (3)合理密植 • 一般块茎作物单位面积光合生产率在叶面积系数 3.5~4.0时最高,因此,使叶面积能迅速达到这一 数值的密度为合理种植的密度。 • 如potato的株行距一般为15~30cm×60~80cm, 但随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