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054.1~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Drawing and design document of product 2000-03-30发布 2000-10-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1cs 0 .110 J0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5054.1 5054.6一 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Drawing and design document of product 2000-03-30发布 2000-10-01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JBT5054.4-2000 前言 本标准根据企业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需要,参照GBT178253-1999《CAD文件 管理编号原则》的规定,对JBT50544-199《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原ZBTJ010354 90)进行了修改与词整: 1.增加了第3章“基本原则”,原第3章调为第4章“一般要求”。 2.增加了不同介质CAD图或设计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相协调的要 3.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名称改为“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并增加了设计决策阶 件及“早期故障分析”等文件的尾注号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T50544-1999。 本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东拜、孟宪培
JB/T 5054.4- 2000 前 言 本标准根据企业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的需要,参照 GB/T 17825.3-1999 ((CAD文件 管理编号原则》的规定,对 JB/T 5054.4-1999《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原 ZB/T JOl 035.4 -90)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l.增加了第3章 “基本原则”,原第3章调为第4章 “一般要求”。 2.增加了不同介质 CAD图或设计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相协调的要 求。 3.附录A为 “提示的附录”,名称改为 “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并增加了设计决策阶段的设计文 件及 “早期故障分析”等文件的尾注号。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 5054.4-1999, 本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东拜、孟宪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JB/T5054.4-2000 Drawing and design document of produe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和文件或 CAD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企业可参照本标准制定细昊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710—1999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JBT50548-199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和借用件管理办法 BT8823-1998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基本原则 3.1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可采用下列字符 0-9阿拉伯数字 A-Z拉丁字母(0、I除外 短横线、圆点、/斜线。 3.2编号的基本原则 a)科学性选择事物或概念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b)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于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 分类体系 c)唯一性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d)可延性要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和概念时,不致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 还应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原有基础上的延拓、细化创造条件 e)规范性同一层级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一般要求 4,1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3-30批准 000-10-01实施
中华 人 民 共和 国 机械 行 业标 准 产 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JB/T 5054.4- 2000 编 号 原 则 代替JB/T 5054.4-1999 Drawing and design document of product -Numbering principl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 CAD 图和设计文件 (以下简称图样和文件或 CAD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企业可参照本标准制定细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10-1999 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JB/T 5054.8-1991 几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和借用件管理办法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 墓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可采用下列字符: 一 。一9阿拉伯数字; - A-Z拉丁字母 (O, 1除外); — 短横线、·圆点、/斜线。 3.2 编号的基本原则 a)科学性选择事物或概念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b)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 分类体系。 c)唯一性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d)可延性要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和概念时,不致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 还应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原有基础上的延拓、细化创造条件。 e)规范性同一层级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4 一般要求 4.1 每个产品、部件 、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3-30批准 44 2000-10-01实施
4.11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12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13同一CAD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1.4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1.5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4.2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一般有分类编号和隶属编号两大类。也可按各行业有关标准规定编号 4.3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分类编号要求相协调 5分类编号 分类编号,按对象(产品、零部件)功能、形状的相似性,采用十进位分类法进行编号。 5.1分类编号其代号的基本部分由分类号(大类)、特征号(中类)和识别号(小类)三部分组成 中间以圆点或短横线分开,圆点在下方,短横线在中间。必要时可以在尾部加尾注号 5.2大、中、小类的编号按十进位分类编号法。每类的码位一般由1~4位数(如级、类,型、种) 组成。每位数一般分为十挡,如十级(0-9),每级分十类(0-9).每类分十型(0-9),每型分十种 (0-9)等。 5.3分类码位的序列及其含义见表1 1分类码位表 分类号(大类) 特征号【中类) 识别号(小类) 尾注号 校验号 产品、部件、零件产品按类型,部件产品按品种,部件设计文件、产品改检验产品代号的码位 按特征、结构,零件按用途,零件技形状、进尾注号 按品种、规格编码尺寸、特征等编码 的规定编号。企业已开隈计算机辅助管理者,应将信息分类码中相应的大类号编入分类 2识别号中的零件也可编顺序号 3根据需要可在分类号前增加企业代号、图样幅面代号 5.4尾注号表示产品改进和设计文件种类。一般改进的尾注号用拉丁字母表示,设计文件尾注号用拼 音字头表示,参照附录A(提示的附录) 5用计算机自动生成产品代号时,应在代号终端加校验号(校验码)校验号应按GBT17710的 规定计箅、确定 6隶属编号 求属编号是按产品、部件、零件的隶属关系编号。 6.1隶属编号其代号由产品代号和隶属号组成。中间可用圆点或短横线隔开,必要时可加尾注号。 6.2隶属编号码位表见表2。需要时在首位前加分类号表示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大类
JB/T 5054.4- 2000 4.1.1 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4.1.2 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1.3 同一CAD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文件都应标注同一代号。 4.1.4 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1.5 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 4.2 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一般有分类编号和隶属编号两大类。也可按各行业有关标准规定编号。 4.3 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分类编号要求相协调。 5 分类编号 分类编号,按对象 (产品 、零部件 )功能、形状的相似性,采用十进位分类法进行编号。 5.1 分类编号其代号的基本部分由分类号 (大类 )、特征号 (中类 )和识别号 (小类 )三部分组成, 中间以圆点或短横线分开,圆点在下方,短横线在中间。必要时可以在尾部加尾注号。 5.2 大、中、小类的编号按十进位分类编号法。每类的码位一般由1一4位数 (如级、类、型、种) 组成。每位数一般分为十挡,如十级 (0-9),每级分十类 (0一9),每类分十t! ( 0一9),每型分十种 (0-9)等。 5.3 分类码位的序列及其含义见表 to 分 类 号 (大 类 ) 特征号 (中类) 产品按类型,部件 按特征、结构,零件 按品种、规格编码 表 1 分类码位表 识别号 (小类 ) 产品按品种,部件 按用途,零件按形状、 尺寸、特征等编码 尾 注 号 产品、部件、零件 的区分码位 设计文件、产品改 进尾注号 校验号 检验产品代号的码位 注 I分类号可参照JB/T 8823的规定编号。企业已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者,应将信息分类码中相应的大类号编人分类号 2识别号中的零件也可编顺序号。 3根据需要可在分类号前增加企业代号、图样幅面代号。 5.4 尾注号表示产品改进和设计文件种类。一般改进的尾注号用拉丁字母表示,设计文件尾注号用拼 音字头表示,参照附录A(提示的附录)。 5.5 用计算机自动生成产品代号时,应在代号终端加校验号 (校验码)。校验号应按GB/T 1771。的 规定计算、确定。 6 隶属编号 隶属编号是按产品、部件、零件的隶属关系编号。 6.1 隶属编号其代号由产品代号和隶属号组成。中间可用圆点或短横线隔开,必要时可加尾注号 6.2 隶属编号码位表见表2。需要时在首位前加分类号表示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大类 号
JBT5054,4-2000 表2求属编号码位表 隶属号 位 9 10 产品代号码位各级部件序号码位 零件序号码位 计文件、产品改进码位 63产品代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64隶属号由数字组成,其级数和位数应按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而定 64.1零件的序号,应在其所属(产品或部件)的范围内编号。 4.2部件的序号,应在其所属(产品或上一级部件)的范围内编号 6.5尾注号由字母组成,表示产品改进和设计文件种类。如两种尾注号同时出现时,两者所用字母应 子区别,改进尾注号在前,设计文件尾注号(参照附录A)在后,并在两者之间空一字间隔,或加一 短横线,见图1。 JT 气 技术条件尾注号 改进尾注号 产品代号 7部分分类编号和部分隶属编号 7.1部分分类编号其代号的构成和各码位的含义见表3。 表3部分分类码位表 分类号(大类) 特征号(中类) 识别号《小类) 产品代号 部件按特征、结构,零件按部件按用途,零件按形 品种、规格码位 尺寸、特征码位 设计文件.产品改进码位 注:企业已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者,应将信息分类码中相应的大类号编入分类号。 7.2部分隶属编号,其代号由产品代号、隶属号和识别号组成。其隶属号为部件序号,见图2,部件 序号编到哪一级由企业自行规定。识别号是对一级或二级以下的部件(称分部件)与零件混合编序号 (流水号)分部件、零件序号推荐三种编号方法。必要时尾部可加尾注号,见本标准54的规定。 零件、分部件序号(流水号)一识别号 部件序号 产品代号
JB/T 5054.4- 2000 表 2 隶属编号码位表 隶属号 码 位 含 义 1 2十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文件 、产品改进码位 6.3 产品代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6.4 隶属号由数字组成,其级数和位数应按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而定。 6.4.1 零件的序号,应在其所属 (产品或部件)的范围内编号。 6.4.2 部件的序号,应在其所属 (产品或上一级部件)的范围内编号。 65 尾注号由字母组成,表示产品改进和设计文件种类。如两种尾注号同时出现时,两者所用字母应 予区别,改进尾注号在前,设计文件尾注号 (参照附录 A)在后,并在两者之间空一字间隔、或加一 短横线 ,见图 to B328 2.3 a 一 IT 匕技术条件尾注号 改进尾注号 部件序号 产品代号 图 1 部分分类编号和部分隶属编号 部分分类编号其代号的构成和各码位的含义见表30 表 3 部分分类码位表 分类号 〔大类) 特 征 号 (中类 ) 识 别 号 〔小类 ) 尾 注 号 产品代号 部件按特征、结构,零件按 品种、规格码位 部件按用途,零件按形 状、尺寸、特征码位 设计文件、产品改进码位 注 :企业已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者,应将信息分类码中相应的大类号编人分类号。 7.2 部分隶属编号,其代号由产品代号、隶属号和识别号组成。其隶属号为部件序号,见图2。部件 序号编到哪一级由企业自行规定。识别号是对一级或二级以下的部件 (称分部件)与零件7昆合编序号 (流水号)。分部件、零件序号推荐三种编号方法。必要时尾部可加尾注号,见本标准5:4的规定。 零件、分部件序号(流水号)一识别号 部件序号 — 隶属号 产品代号 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