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教案 (出自:铜铃县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 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 容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 本课的选编意图,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对课文表述的事情产 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少年处在怎样的困境,又是怎 样勇于拼搏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中 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文本的空白点读出来。 此外,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 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 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 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教案 (出自:铜铃县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 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 容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 本课的选编意图,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对课文表述的事情产 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少年处在怎样的困境,又是怎 样勇于拼搏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读中 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文本的空白点读出来。 此外,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 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 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 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 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 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那 些杂技表演?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 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师一项很复杂的表演,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 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 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 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 一幕。(教师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4.教师导读:《顶碗少年》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 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 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 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 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那 些杂技表演?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 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师一项很复杂的表演,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 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 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 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 一幕。(教师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4.教师导读:《顶碗少年》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 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提纲导路,学生自读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 语的意思 不失风度惊心动魄附和陶醉不知所措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填空:这真是一场的杂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 旁边。 三、自学反馈,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文中的多音字。 喝(h& egrave;)彩屏(bing)住气附和(h& egrave;) 结(ji)实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采 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 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进行描写 最后抒发内心的感叹和激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5.交流: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当年看了一场怎样 的杂技表演? 6.教师小结:是呀,这场杂技表演令作者永生难忘,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描述也去好好感受一番
二、提纲导路,学生自读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 语的意思。 不失风度 惊心动魄 附和 陶醉 不知所措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填空:这真是一场 的杂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 旁边。 三、自学反馈,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 屏(bǐng)住气 附和(hè) 结(jiē)实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采 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 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进行描写, 最后抒发内心的感叹和激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5.交流: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当年看了一场怎样 的杂技表演? 6.教师小结:是呀,这场杂技表演令作者永生难忘,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描述也去好好感受一番
四、品析文本,感悟哲理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 杂技表演的惊心动魄,并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1)少年的表现 (2)碗的描写。 (3)观众的反应。 3.教师小结过渡: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呀,然而令作者永生难忘的仅仅是顶碗少年高超的表演 技艺吗?如果不是,那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每每想起心中 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呢?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面对失败时的表现 进行品析 (2)教师导言:在亲眼目睹了表演的全过程后,作 者对这场杂技表演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从文中找出来。 (3)指名反馈: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4)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交流: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来什么? 4.了解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齐读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教师引导交流:作者从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四、品析文本,感悟哲理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 杂技表演的惊心动魄,并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1)少年的表现。 (2)碗的描写。 (3)观众的反应。 3.教师小结过渡: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呀,然而令作者永生难忘的仅仅是顶碗少年高超的表演 技艺吗?如果不是,那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每每想起心中 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呢?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面对失败时的表现 进行品析。 (2)教师导言:在亲眼目睹了表演的全过程后,作 者对这场杂技表演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从文中找出来。 (3)指名反馈: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4)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交流: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来什么? 4.了解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齐读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教师引导交流:作者从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感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那么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又获 得什么启示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少年的动作(难度很大) 杂技表演(三次)对碗的描写(气氛紧张) (惊心动魄)观众的反应(扣人心弦) 坚持 失败成功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3.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
感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那么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又获 得什么启示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少年的动作(难度很大) 杂技表演 (三次) 对碗的描写(气氛紧张) (惊心动魄) 观众的反应(扣人心弦) 坚持 失败 成功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3.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