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论语》中的 ”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 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提到了“ ”的可贵品质 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4.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 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 抒发内心的 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5.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中“ 两句解释了不苟 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 “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 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 答案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 钟于我何加焉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 的句子是“ ”;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 化的句子是“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 答案1.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 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4.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 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 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5.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己所不 欲 勿施于人 4.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5.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不苟 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 “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 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 钟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 之 5.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 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答案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公将战曹刿请见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 ,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 ”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 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 ”就可以受到下 赏 答案1.虽欲言无可进者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 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5.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 6出师表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 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 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 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答案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不宜偏 私使内外异法也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不宜妄自菲薄 7桃花源记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2.《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2.公将战 曹刿请见 3.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5.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 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 赏。 答案 1.虽欲言 无可进者 2.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 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5.能谤讥于市 朝 闻寡人之耳者 6 出师表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 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 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3.不宜偏 私 使内外异法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不宜妄自菲薄 7 桃花源记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内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 5.《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 句子是 答案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 8 峡 1.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2.郦道元《三峡》中,写到了三峡两岸晴初霜旦之时高猿长啸的奇景 是当地渔者用歌声对此现象的描述 3.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 4.郦道元《三峡》中,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 5.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 答案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马 1.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 到《马说》中“ 2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常用韩愈的《马说》中的“ 两句慨叹。 3.韩愈的《马说》中的主旨句是:“ 4.《马说》中,作者开篇便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陋室铭 1.《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 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内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4.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 论魏晋 8 三 峡 1.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三峡》中,写到了三峡两岸晴初霜旦之时高猿长啸的奇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地渔者用歌声对此现象的描述。 3.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郦道元《三峡》中,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4.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5.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9 马 说 1.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 到《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常用韩愈的《马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慨叹。 3.韩愈的《马说》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作者开篇便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其真无马 邪 其真不知马也 4.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10 陋室铭 1.《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