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目的与要求: 了解该环节的业务活动及风险识别与评估 掌握和主要账户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重点与难点: 负债相关性账户的审计 所有者权益相关账户的审计 时, 2学时 导入 不规范的筹资,高额支付股息、利总,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化而收购、兼并、联营 等在现代企业屡见不鲜。它启示注册会计师要加强对企业筹资投资业务的审计。 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筹资与投资循环与主要财务报表项目对照表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记录 (一)筹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1.债券及债券契约 2.公司债券存根簿 3.股票 4.股东名册 5承销或包销协议 6.借款合同或协议。 7.公司意程或投资协议 8.有关的记账凭证 9.有关的明细账和总账 (二)投资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记录 1股要 2.债券 3债券契约 4.长期股权投资协议 5.股利或利息收取凭证 6.有关记账凭证 7.有关的明细账和总账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筹资循环内部控制 1.职责分离 2.授权批准 3.签订合同或协议 4,会计系统控制 5.定期对账 (二)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1.职责分离 2.授权批准
第十四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 目的与要求: 了解该环节的业务活动及风险识别与评估 掌握和主要账户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 重点与难点: 负债相关性账户的审计 所有者权益相关账户的审计 • 课时: 2 学时 导入: 不规范的筹资,高额支付股息、利息,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化而收购、兼并、联营 等在现代企业屡见不鲜。它启示注册会计师要加强对企业筹资投资业务的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筹资与投资循环与主要财务报表项目对照表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记录 (一)筹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1.债券及债券契约 2.公司债券存根簿 3.股票。 4.股东名册。 5.承销或包销协议。 6.借款合同或协议。 7.公司章程或投资协议。 8.有关的记账凭证。 9.有关的明细账和总账。 (二)投资循环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记录 1.股票。 2.债券。 3.债券契约。 4.长期股权投资协议。 5.股利或利息收取凭证。 6.有关记账凭证。 7.有关的明细账和总账。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一)筹资循环内部控制 1.职责分离 2.授权批准 3.签订合同或协议 4.会计系统控制 5.定期对账 (二)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 1.职责分离 2.授权批准
3财产保护控制 4.会计系统控制 5.定期对账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评价 一、了解重要交易类别与交易流程 (一)重要交易类别 重要交易举别: 筹资和投 重大账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财务费用 (二)交易流程 1.筹资交易流程 (1)筹资授权批 (2)签订合同或协议。 (3)取得资金】 (4)计算利息或股利 (5)修环本息或发放股利 2.投资交易流程 (1)授权批准 (2)取得证券或其他投资 (3)取得投资收益。 (4)处置投资 (三)了解的程序 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控制手册和其他书面指引,询问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观察操作流程等, 二、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确认和了解错报在什么环节发生,即确定被审计单位应在哪些环节设置控制,以防止或发现 并纠正各重要交易流程可能发生的错报 三、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了解筹资 不相关控制,尤其注意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的关键控制的状况,并以文字 表述、调查表、流程图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记录 四、穿行测试 选择一笔或几笔筹资及投资交易穿行测试 例如针对借款业务,追踪借款申请表的批准、借款合同编号、综合授信协议编号、记录借款 和收款凭证的日期、借款合同金额 限等与借款申请 表的 一致性 ,短期借款明细账贷方的 记永、借款备查账的登记 明细账 一致性 借款备查账与借款合同的一致性 等的整个交易流程,以证实之前对筹资、投资交易流程及相关控制的了解是否正确和完整。 五、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 通过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进行评价,同时结 合对被审计单位其他方面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 和范围如果了解到相关控制不存在或不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只执行 实质性程厅 而不进行控制测试 第三节筹资与投资循环控制测试 一、筹资循环控制测试
3.财产保护控制 4.会计系统控制 5.定期对账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评价 一、了解重要交易类别与交易流程 (一)重要交易类别 重要交易类别: 筹资和投资 重大账户: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财务费用 (二)交易流程 1. 筹资交易流程 (1)筹资授权批准。 (2)签订合同或协议。 (3)取得资金。 (4)计算利息或股利 (5)偿还本息或发放股利。 2. 投资交易流程 (1)授权批准。 (2)取得证券或其他投资。 (3)取得投资收益。 (4)处置投资。 (三)了解的程序 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控制手册和其他书面指引,询问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观察操作流程等。 二、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确认和了解错报在什么环节发生,即确定被审计单位应在哪些环节设置控制,以防止或发现 并纠正各重要交易流程可能发生的错报 三、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相关控制,尤其注意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的关键控制的状况,并以文字 表述、调查表、流程图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记录 四、穿行测试 选择一笔或几笔筹资及投资交易穿行测试 例如针对借款业务,追踪借款申请表的批准、借款合同编号、综合授信协议编号、记录借款 和收款凭证的日期、借款合同金额和期限等与借款申请表的一致性、短期借款明细账贷方的 记录、借款备查账的登记 、明细账与借款备查账一致性、借款备查账与借款合同的一致性 等的整个交易流程,以证实之前对筹资、投资交易流程及相关控制的了解是否正确和完整。 五、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 通过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进行评价,同时结 合对被审计单位其他方面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 和范围。如果了解到相关控制不存在或不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只执行 实质性程序, 而不进行控制测试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控制测试 一、筹资循环控制测试
二、投资循环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行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制定实质性程序的 方案 第四节负债筹资审计 一、借就审计 (一)借款的审计目标 1,确定借款是否存在。 确定借款是否均已记录 3 确定借款是 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确定借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 5.确定借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怡当。 (二)借款的沈质件程字 1获取或编制有关借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借款的增减变动 对年内增加的借款,了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还款日期、利率,并与相关会计 记录核对。 ·对年内成少的借款,检杏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3.检查借款的使用。检查借款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的规定,有无违约行为,是否达到预 期使用日标 函证借款 借款余额较大,或认为必要时,应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发函询证借款额、借款利率、已偿还 金领及利息支付情况 5.检查年末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检查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看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 逾期借款是否办理延期手续:分析逾期贷款的金额、比率和期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资信程 度和偿债能力】 6. 检查借款费用。重新计算借款利息,并与财务费用相关记录核对,看有无高估或低估借 款费用的情况:检查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借款费用资木化或费用化的处理是否 确。 7,检杏借款列报是否恰当」 二、应付债券审计 )应付债券的审计目标 1.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存在 2,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应付债券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限行的现时义务 4.确定应付债券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恰当记录 确定应付债券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厅 1,获取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杏应付债券的增加。 查阅债券发行申请和批准文件,检查发行情券所收款的收据、汇款通知单、送款登记薄及相 关的银行对账单和债券存根簿,确定债券发行是否收到款项 、账金额是否完整: 核实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与上期 较,检查是否有重大波动,如有查明原因 3.函证“应付债券”账户期末余额 为确定“应付债券”的存在或完整性 可直接向债权人及承销人进行函证
二、投资循环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行控制测试的结果, 确定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制定实质性程序的 方案。 第四节 负债筹资审计 一、借款审计 (一)借款的审计目标 1.确定借款是否存在。 2.确定借款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借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4.确定借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 5.确定借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有关借款 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借款的增减变动 • 对年内增加的借款,了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还款日期、利率,并与相关会计 记录核对。 • 对年内减少的借款,检查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3.检查借款的使用。检查借款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的规定,有无违约行为,是否达到预 期使用目标。 4.函证借款 借款余额较大,或认为必要时,应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发函询证借款额、借款利率、已偿还 金额及利息支付情况。 5.检查年末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检查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看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 逾期借款是否办理延期手续;分析逾期贷款的金额、比率和期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资信程 度和偿债能力。 6.检查借款费用。重新计算借款利息,并与财务费用相关记录核对,看有无高估或低估借 款费用的情况;检查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借款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处理是否正 确。 7.检查借款列报是否恰当。 二、应付债券审计 (一)应付债券的审计目标 1.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存在。 2.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应付债券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4.确定应付债券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恰当记录 5.确定应付债券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付债券 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应付债券的增加。 查阅债券发行申请和批准文件,检查发行债券所收款的收据、汇款通知单、送款登记薄及相 关的银行对账单和债券存根簿, 确定债券发行是否收到款项,入账金额是否完整; 核实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与上期比较,检查是否有重大波动,如有查明原因。 3.函证“应付债券”账户期末余额 为确定“应付债券”的存在或完整性-可直接向债权人及承销人进行函证
4。检查借款费用、应计利总、债券折(溢)价雄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检查利息调整是否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债券利息、溢折价计算、会 计处理是 正确,尤其注意资本化处理是否恰当,注意辅助费用(发行费用)是否按照会计准 则的要求来处理。 5.检查到期债券的偿还。 检查用来偿还债券的支票存根等原始凭证,检查相关会计记录,看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杏应付债券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三、财务费用审计 )财务费用的审计目材 1.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与财务费用有关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4.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己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已记入恰当的 6.确定财务费用在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财务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明细账、总账、报表数核对相符 2执行分析程序 将本期和上期财务费用各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 必要时比较本期各月份财务费用,看有无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 3,检查利总支出明细账,确认利总支出的发生及准确性 1宙查各项借款期末应计利息是否预计入账 (2审杏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结合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的审计,检查财务费用中是否包括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4,检查利息收入 细刘 确认利息收入的发生及准确性 (1)检查从其他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的利总收入有否按规定计缴营业税 (2)检查采用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 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是否正确。 5.检查“财务费用一其他”明细账,注意大额金融机构手续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 执行截止测试 ,检查财务费用各项目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7检查财务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香恰当 第五节所有者权益筹资审计 一、实收资本(股本)审计 (一)实收资本(股本)的审计日标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实收资本(股本)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实收资本(股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实收资本(股本)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4.确定实收资本(股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实收资本(股本)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制收济本(形本)减动情汉明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上与报老数总账数利 明细账合计数核 对是否相 2.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有关实收资本(股本)的规定。 收集与实收资本(股本)变动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合同、协议、公司章程及营业执照, 公司设立批文、验资报告等法律文件并更新永久性档案
4.检查借款费用、应计利息、债券折(溢)价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检查利息调整是否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债券利息、溢折价计算、会 计处理是否正确,尤其注意资本化处理是否恰当,注意辅助费用(发行费用)是否按照会计准 则的要求来处理。 5.检查到期债券的偿还。 检查用来偿还债券的支票存根等原始凭证,检查相关会计记录,看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查应付债券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三、财务费用审计 (一)财务费用的审计目标 1.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与财务费用有关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4.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确定财务费用是否已记入恰当的账户。 6.确定财务费用在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财务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明细账、总账、报表数核对相符 2.执行分析程序 • 将本期和上期财务费用各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 • 必要时比较本期各月份财务费用,看有无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 3.检查利息支出明细账,确认利息支出的发生及准确性 (1)审查各项借款期末应计利息是否预计入账。 (2)审查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结合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的审计,检查财务费用中是否包括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4.检查利息收入明细账,确认利息收入的发生及准确性 (1)检查从其他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的利息收入有否按规定计缴营业税。 (2)检查采用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 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是否正确。 5.检查“财务费用—其他”明细账,注意大额金融机构手续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 6.执行截止测试,检查财务费用各项目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7.检查财务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筹资审计 一、实收资本(股本)审计 (一)实收资本(股本)的审计目标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实收资本(股本)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实收资本(股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实收资本(股本)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4.确定实收资本(股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实收资本(股本)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实收资本(股本)增减变动情况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 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有关实收资本(股本)的规定。 收集与实收资本(股本)变动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合同、协议、公司章程及营业执照, 公司设立批文、验资报告等法律文件并更新永久性档案
3.检查实收资本(股本)增减变动的原因,查阅其是否与董事会纪要、补充合同、协议及其 他有关法律性文件的规定一致逐笔追查至原始凭证,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根据证券登记公司提供的股东名录,检查被审计单位及其子公司、合营企业与联营企业是 否有违反规定的持股情况 5,检查认股权证及其有关交易确定委托人及认股人是否遵守认股合约或认股权证中的有关 规定。 6.检查实收资本(股本)列报是否恰当。 二、溶本公积由计 资本公积审计目杨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资本公积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资本公积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资本公积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4。确定资本公积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资本公积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 否相符。 2.收集与资本公积变动有关的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资产评估报告等文件 资料,更新永久性档案。首次接受委托的,应检查期初资本公积的原始发生依据。 3.根据资本公积明细账,对股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各明细的发生额逐项审查。 4.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 5.确定资本公积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三、盈余公积审计 (一)盈余公积的审计目标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盈余公积是否存在! 2 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盈余公积是否均已记录 .确定盈余公积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4,确定盈余公积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成编制盈余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明细张、总账、报表数核对相符 .案 收集与盈余公积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等文件资料,并更新永久性档 3.对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发生额逐项审查至原始凭证 (1)审查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计提顺序、计提基数、计提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 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审查盈余公积的减少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取得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 予以核 检查有关会计处到 是否正 4.检查盈余公积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四、未分配利淘审计 (一)未分配利润的宙计目标 1,确定未分配利润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未分配利润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未分配利润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4.确定未分配利润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
3.检查实收资本(股本)增减变动的原因,查阅其是否与董事会纪要、补充合同、协议及其 他有关法律性文件的规定一致,逐笔追查至原始凭证,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根据证券登记公司提供的股东名录,检查被审计单位及其子公司、合营企业与联营企业是 否有违反规定的持股情况。 5.检查认股权证及其有关交易,确定委托人及认股人是否遵守认股合约或认股权证中的有关 规定。 6.检查实收资本(股本)列报是否恰当。 二、资本公积审计 (一)资本公积审计目标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资本公积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资本公积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资本公积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4.确定资本公积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资本公积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 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 否相符。 2.收集与资本公积变动有关的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会议纪要、资产评估报告等文件 资料,更新永久性档案。首次接受委托的,应检查期初资本公积的原始发生依据。 3.根据资本公积明细账,对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各明细的发生额逐项审查。 4.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 5.确定资本公积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三、盈余公积审计 (一)盈余公积的审计目标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盈余公积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盈余公积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盈余公积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4.确定盈余公积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盈余公积 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明细账、总账、报表数核对相符 2.收集与盈余公积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等文件资料,并更新永久性档 案 3.对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发生额逐项审查至原始凭证 (1)审查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计提顺序、计提基数、计提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 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审查盈余公积的减少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取得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 予以核实,检查有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盈余公积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四、未分配利润审计 (一)未分配利润的审计目标 1.确定未分配利润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未分配利润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未分配利润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4.确定未分配利润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