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种鼻 《人间词话》 2007.1
三种境界 ——《人间词话》 2007.1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γ“衣帶渐寬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废,回头蓦见, 那人正在,灯火阚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 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 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清)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 ”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 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 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清)
落 法哪哪 荡帝术 费涛 我水纪毛 王维 时于请近三 症9 浑法 王国维(18771927), 生 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 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 国近代美学史上融中西美学为 体的第一人。著有《曲录》 《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 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品62种 以《观堂集林》最著名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 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 国近代美学史上融中西美学为一 体的第一人。著有《曲录》、 《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 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品62种, 以《观堂集林》最著名。 王国维
殊:恋 槛菊慈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高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岢彩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 殊:蝶恋花 鉴赏
蝶恋花(晏殊)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 上片寓情于景。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 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这正是抒情主人公悲 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以双燕相随而 去反衬人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用月已 圆而人未圆进一步烘托与映衬。作者对那皓洁的 月光羨极生妒、略致微词,是在情理之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又增添了 几分萧瑟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 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 • 上片寓情于景。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 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这正是抒情主人公悲 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以双燕相随而 去反衬人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用月已 圆而人未圆进一步烘托与映衬。作者对那皓洁的 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是在情理之中。 •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又增添了 几分萧瑟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 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