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存在决思维决能够 不能 定思维定存在反映 反映
1.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思维决 定存在 能够 反映 不能 反映
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 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 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 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 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 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 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 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 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 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 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人之际,合而为 董仲舒 “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也”。 曹思文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董仲舒 “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也”。 ——曹思文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心外无物” 王守仁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理在气先 朱熹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心外无物” ——王守仁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理在气先”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