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泊(舶)来品 〔例句〕就在离车站不远处,有一条小街,一个 接一个摊子,摆出来的全是泊来品。 〔辨析〕误解字义致误。泊、舶,读音均为b6。 “舶”从舟,义为大船。旧时从国外进口的物品, 多用大船从海上运来,故称“舶来品”。“泊”, 从水,本义指浅水,因“浅水易停”,故“泊” 有停靠义,杜甫绝句中便有“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名句。原来仅指停船,在某些方言中也指停车, 现“泊车”的说法已呈蔓延之势。“泊”字的水 旁,容易让人联想到海,联想到海上运输,于是 “舶来品”误为“泊来品
5.泊(舶)来品 〔例句〕就在离车站不远处,有一条小街,一个 接一个摊子,摆出来的全是泊来品。 〔辨析〕误解字义致误。泊、舶,读音均为bó。 “舶”从舟,义为大船。旧时从国外进口的物品, 多用大船从海上运来,故称“舶来品” 。 “泊” , 从水,本义指浅水,因“浅水易停”,故“泊” 有停靠义,杜甫绝句中便有“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名句。原来仅指停船,在某些方言中也指停车, 现“泊车”的说法已呈蔓延之势。“泊”字的水 旁,容易让人联想到海,联想到海上运输,于是 “舶来品”误为“泊来品”
6.脉膊(搏) 〔例句〕乐曲速度有如脉膊,忽快忽慢是不正常 的,这是有病的表征。 〔辨析〕字形类化改误。“脉”为月(肉)字旁, “脉搏”的“搏”也成了月(肉)字旁,这是想 当然类推的结果,膊、搏二字声符虽相同,其实 意义却大别。“膊”是名词,指人的胳膊、肩膀, “赤膊”即赤裸上身,和“脉”没有多少直接关 系。“搏”是动词,本义指搏斗,引申指跳动。 “脉搏”是一种生理现象,当心脏收缩时,由于 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于是便称之 为“脉搏”—一脉的搏动。写成“脉膊”显然是 说不通的
6.脉膊(搏) 〔例句〕乐曲速度有如脉膊,忽快忽慢是不正常 的,这是有病的表征。 〔辨析〕字形类化改误。“脉”为月(肉)字旁, “脉搏”的“搏”也成了月(肉)字旁,这是想 当然类推的结果,膊、搏二字声符虽相同,其实 意义却大别。“膊”是名词,指人的胳膊、肩膀, “赤膊”即赤裸上身,和“脉”没有多少直接关 系。“搏”是动词,本义指搏斗,引申指跳动。 “脉搏”是一种生理现象,当心脏收缩时,由于 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于是便称之 为“脉搏”——脉的搏动。写成“脉膊”显然是 说不通的
7.松驰(弛) 〔例句〕来人不过五十多岁,但一脸的沧桑感, 连眼角也明显松驰下来。 〔辨析〕音同形似致误。弛、驰读音均为chi,右 半部又都作“也”,一不留神便会混淆。“弛” 左边是“弓”,其本义自和“弓”有关,《说文》 的解释是:“弛,弓解也。”意思是放松弓弦。 由此引申指放开、松懈、解除、延缓等义。“驰” 左边是“马”,其本义自和“马”有关,《说文》 的解释是:“驰,大驱也。”意思是拼命赶马。 由此引申指车马疾跑、快速传播等义。认清形符 是辨别弛、驰的一条捷径
7.松驰(弛) 〔例句〕来人不过五十多岁,但一脸的沧桑感, 连眼角也明显松驰下来。 〔辨析〕音同形似致误。弛、驰读音均为chí,右 半部又都作“也” , 一不留神便会混淆。“弛” 左边是“弓”,其本义自和“弓”有关,《说文》 的解释是:“弛,弓解也。”意思是放松弓弦。 由此引申指放开、松懈、解除、延缓等义。“驰” 左边是“马”,其本义自和“马”有关,《说文》 的解释是:“驰,大驱也。”意思是拼命赶马。 由此引申指车马疾跑、快速传播等义。认清形符 是辨别弛、驰的一条捷径
8.一愁(筹)莫展 〔例句〕眼看大雁南飞,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寒 衣还是没有影儿,团部几位领导急得一愁莫展。 〔辨析〕误解词义致误。“一筹莫展”确实令人 犯愁,但“筹”没有“愁”的意思。筹,南朝梁 时的字典《玉篇》解释说:“算也。”其义为 筹码。通常以竹片或木片制成,故其字从竹。 “筹”的功用主要是计数,由此可引申为名词计 策、智谋,又可引申为动词谋划、筹措。所谓 “一筹莫展”,其中的“筹”便是计策,即一条 计策也想不出来。“一筹莫展”自会让人愁肠百 结,但此“愁”是结果,彼“筹”才是原因,不 能筹、愁不分
8.一愁(筹)莫展 〔例句〕眼看大雁南飞,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寒 衣还是没有影儿,团部几位领导急得一愁莫展。 〔辨析〕误解词义致误。“一筹莫展”确实令人 犯愁,但“筹”没有“愁”的意思。筹,南朝梁 时的字典《 玉篇》 解释说:“算也。”其义为 筹码。通常以竹片或木片制成,故其字从竹。 “筹”的功用主要是计数,由此可引申为名词计 策、智谋,又可引申为动词谋划、筹措。所谓 “一筹莫展”,其中的“筹”便是计策,即一条 计策也想不出来。“一筹莫展”自会让人愁肠百 结,但此“愁”是结果,彼“筹”才是原因,不 能筹、愁不分
9.穿(川)流不息 〔例句〕下午,随着警报响起,空气顿时紧张起 来,卫兵穿流不息地在院子里进进出出。 〔辨析)误解词义致误。成语“川流不息”,从 《论语·子罕》演化而来。原文是:“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即 河流。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如这河水 样,昼夜不停。”孔子以“川流不息”感叹时光 的飞速流逝,后多用来比喻连续不断。然而,无 论是古义还是今义,都以“川”为喻体。把“川” 误解为穿来穿去的“穿”,整个词义便失去了依 托,变得含糊不清
9.穿(川)流不息 〔例句〕下午,随着警报响起,空气顿时紧张起 来,卫兵穿流不息地在院子里进进出出。 〔辨析〕误解词义致误。成语“川流不息”,从 《论语• 子罕》演化而来。原文是:“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川”即 河流。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如这河水一 样,昼夜不停。”孔子以“川流不息”感叹时光 的飞速流逝,后多用来比喻连续不断。然而,无 论是古义还是今义,都以“川”为喻体。把“川” 误解为穿来穿去的“穿”,整个词义便失去了依 托,变得含糊不清